查看原文
其他

Live Shot丨刘益平:三口风吹出个千年金衣

2015-07-08 食话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m0158sh9dnz&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家好,我是富阳市受降东坞山豆腐皮厂的刘益平,我们附近的土特产有很多,比如说临安的山核桃、诸暨的香榧。今天我和大家来分享我们富阳的美味——东坞山豆腐皮。


东坞山位于富阳、余杭、西湖三区交界处,群山环抱,东面是龙坞村,山的北面是小和山森林公园,我们的位置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背面。东坞山村原属于受降镇,因为这里是侵浙日军接受投降的地点,现在隶属于银湖街道。我们家家户户都在做豆腐皮,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这个产业。




这是我父亲,他今年72岁了,是东坞山豆腐皮的非遗传承人,东坞山有句话叫“三口风吹出千年金衣”,“千年”指的是东坞山豆腐皮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金衣”指的是做出来的豆腐皮薄如蝉翼,营养价值很高。三口风更是东坞山的绝活,豆腐皮就是靠这个手艺流传下来的。我父亲13岁就开始学做豆腐皮,靠三口风吹出了无数张的金衣。


1东坞山与豆腐皮的渊源




这是东坞山古道,勤劳的东坞山人都是沿着这条古道翻山到杭州,走街串巷去卖豆腐皮的。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半夜三、四点钟爬起来,走四、五个小时的古道,挑着豆腐皮到杭州来卖,差不多要到傍晚的时候才到家,晚上1点钟又开始起来做豆腐皮了。我们那边有句老话就叫“鸡叫出门,鬼叫进门”,说的是做豆腐皮相当的辛苦。


我们东坞山豆腐皮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与佛教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东坞山有九庵十三寺,就是九个尼姑庵十三个寺庙。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来的时候就把这些寺庙差不多都烧掉了,但是豆腐皮这门手艺流传下来了。


有这么一个典故,说是一个小和尚在磨豆浆、做豆腐的时候,太专注于念经,错过了豆腐出锅的时间,当他去捞的时候,他看到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皮,他把这层皮捞起来尝了一下,味道比豆腐还要好吃,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方丈。几经改良,捞出来的豆腐皮薄如蝉翼,后来就起名为“豆腐衣”,又叫“豆腐皮”。寺院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当地村民就生产豆腐皮供寺院食用为生。东坞山也有一些传说,相传唐僧西天取经回来,唐朝皇帝唐太宗摆素斋招待,其中有一道菜叫“木耳豆腐皮”,就是用东坞山采购的豆腐皮制作而成的,这在《西游记》第100回合中有记载。




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来到杭州,也品尝了用东坞山豆腐皮制作而成的“龙凤腿”、“全家福”、“游龙戏珠”、“素烧鹅”等名菜。特别是曾任国务院副委员长的蒋正华也为我们东坞山题了“东坞山——中国素食文化村”的美誉,这都源于东坞山的历史渊源。


2如何成就一张豆腐皮


全国各地都有做豆腐皮,为什么唯独富阳的豆腐皮这么出名呢?


第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因为东坞山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市场占有率也高,在江浙沪一带家喻户晓。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村民为了逃难,逃到全国各地去,并把这个手艺也在当地传播开来,所以说富阳东坞山也是豆腐皮的发源地之一。东坞山的豆腐皮曾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老字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每一年的杭州、上海的省农博会上,我们的豆腐皮是一个非常畅销的产品。


第二,我们东坞山是山好、水好、环境好,我们东坞山有3500亩的森林植被,森林占有率在80%以上,所以说当地的山水好。




第三,我们做豆腐皮的时候十分用心,从原材料把关,再加上我们当地的山水资源,还有三口风的绝活,我们捞出来的豆腐皮具有皮薄油润、落水不糊、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


第四,我们豆腐皮也在不断地进行推广,杭州市政府联合杭州农办、富阳区政府、区农办在我们东坞山连续举办了三年的“东坞山素食文化节”。有许多素食爱好者,特别杭州市民,有些都是翻越古道来我们东坞山品尝,参加这个活动,也进一步提高了豆腐皮的知名度。


3不简单的制作工艺


说到豆腐皮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活。豆腐皮由选豆、浸泡、磨豆、煮浆、滤浆、上锅、捞皮等十多道工序组合而成,每一道工序都将影响整天的产量。




比如说在选豆的时候,要选用颗粒饱满、无杂质、出浆率高的豆子,我们尝试了安徽豆、江苏豆、东北豆、湖南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才知道哪一种是好的。在煮浆的时候,要控制它的时间,时间太长会影响出浆率,整个出产率就低了;时间太短,做出来的豆腐皮有豆腥味。捞豆腐皮的过程中,要控制气压和温度,这又涉及到我们东坞山的三口风的绝活;还要把多余的浆刮掉,所以东坞山豆腐皮看起来是透明的,口感也更香脆。


用豆腐皮制作的产品有很多,素烧鹅、响铃、豆腐皮包糯米饭、素鸡腿等等,这些菜品在全国各地的江南特色饭店里都有。所用的豆腐皮基本都来自我们东坞山。


4传承与创新


豆腐皮也经历了好几代的变革。最早制作豆腐皮时,烧柴火煮浆,柴火烧起来之后有烟味,而且森林植被也被破坏了。为了保护东坞山的森林资源,豆腐皮制作进行了第二次变革,就是用煤饼制作、煤饼烘干,但是也有烟味,而且生产环境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对人体不好。直到1997年,我们全部采用了蒸汽制作、蒸汽烘干,这样捞出来的豆腐皮口感有豆香味,而且营养价值更高,产量也有所提高,生产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方法在东坞山推广开来,延续到今天。


现在我们做的豆腐皮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良,豆腐皮机器流水线也适应了不同市场的需求,增加了产量。现在有很多市民都慕名而来,到我们这里来参观,也把我们的豆腐皮都推销出去。


我们有责任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好,把这个产业传承好、保护好。“游千年古道健身,品千年金衣养身”,欢迎所有的朋友到我们东坞山来走走看看,谢谢!


图/食话君的照相机


▷ 勘误:【食话】前天推送滕军康的现场分享视频,有一处文字错误:

原文“但是我们古法酱油不用菌种,用的是自然界的野生米曲霉、黑曲霉、红曲霉,这些东西的生长,我们称之为发花。8到30天以后,将温度控制在30度到35度或36度之间,不要很高,温度很高原料就要坏了。”


修改“但是我们古法酱油不用菌种,用的是自然界的野生米曲霉、黑曲霉、红曲霉,这些东西的生长,我们称之为发花。发到三四天以后,将温度控制在30度到35度或36度之间,不要很高,温度很高原料就要坏了。”


食话君正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各地方言,今后再也不用担心听不懂世界各地分享者讲话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