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ive Shot丨王令凯:我的沙拉主义

2015-10-10 食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68stmh5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是米有沙拉的创始人王令凯,大家也可以叫我小令。今天我站在这里,其实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好像每一位在讲的前辈都有自己的经验,有自己非常丰富的知识,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有的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这些年我其实走了很多地方,也听到了不少对我的评价。最近对我的评价好像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些很空很大的名号,什么北大学霸,什么沙拉女王,什么知名作家,什么网络红人之类的,我通通都不喜欢。我最喜欢的称呼是什么呢?其实是对我比较熟悉的一些朋友对我的评价,他们管我叫"疯子",对,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叫我"疯丫头",说这疯丫头怎么搞的,她怎么去北川支教去了,怎么去赈灾去了,怎么一下又跑到巴基斯坦、阿富汗去了,怎么好好地她拿了哈佛的offer,她不去读,她去创业去了,唉,公司开到一半挺好的,盈利也特别好,终于上正轨了,突然她又什么都不要了,这疯子她又去开沙拉店去了,她又跑国外去了。


其实很多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有不解,当然也有阻挠,但对我来说呢,我觉得听到还有人管我叫疯子,我就特别的开心,我觉得特别的有存在感,我觉得自己好像还真真实实地活着,还没有在这个社会当中失去自己最本真的样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穿了我平时比较喜欢穿的衣服,然后在这里面给大家讲一些,就是实实在在的话,也没有什么大道理。我特别喜欢旅行,如果说是在微博上或者豆瓣上认识我的人呢,其实都知道我的,之前的那十年都是在路上玩,我特别感谢旅行。


我的一个闺蜜她曾经说,她说我虽然不知道她这些年发生了多少事情,但是每一次她从路上回来,我都看到她真真切切的改变,她变得开始褪去自己的盔甲,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像她自己,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感受。我在旅行中认识很多很多的人,碰到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他们都让我开始变得自信,开始变得相信别人,也开始变得对这个世界更温柔。


我还要感谢旅行,因为它也让我认识了沙拉,让我完全改变了我现在的生活。很多人会问我,说你是怎么想到做沙拉的呀?这么突然而然的,跟你过去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是的,我是一个之前跟餐饮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这是非常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北欧吃到了一次非常好吃的沙拉,但是那会儿我还没有想要跟它产生什么联系。但第二次,那次我遇到了比较大的挫折,我情感上和经济上都遇到了重创,我就去泰国散心。那天我住青旅,我上铺是一个新加坡的男孩,他跟我说,天天吃那些米粉什么都腻了,我带你去吃个好吃的吧,然后他就带我去了一家专门做沙拉的店。其实那是我第一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吃到沙拉,在两年前我跟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觉得沙拉嘛,不就是几片菜拌一拌,浇点丘比沙拉酱,是吧?这怎么能当饭吃呢?但是那一次却完全完全挑战了我这个固有的观念。




我就着这个酱吃,这是我已经吃了一半的样子,它本来是更丰富多彩的,我就着酱汁把肉送进嘴里的时候,我当时就特别大惊小怪、大呼小叫,我说,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沙拉!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沙拉!然后我对面那个新加坡男孩,我叫他阿ter,他跟我说,不是吧,你怎么会没有吃过,这在我们国家很正常哦。我当时说没有啊,我真的没有吃到过。确实在两年前咱们国家应该真真切切是没有专门做沙拉的店的,甚至是一些西餐厅,它的沙拉都是非常简单,非常的单一。


当时,我还没说完他就接着说了,他说也是哦,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们大陆报道的什么死猪肉、地沟油这些乱七八糟的,我跟我妈妈还一直说,你们好可怜啊,大陆人。他说完这句话,我就愣住了。我本来是挺口舌伶俐的,但那会儿我就愣了几秒钟,我说不出话来,因为他说的是真的。其实我不是一个特别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我不会特别激进地去维护自己国家。我去过很多国家,我也从来没有一刻会觉得做中国人是件羞愧的事情,但说实话,在那几秒钟,我是觉得有点丢人,就是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有点丢人,也有点难过。为什么难过呢?我觉得在别的国家很正常的东西,为什么在我们国内就没有呢?为什么在东南亚这样经济比我们落后许多的国家,都可以这么多人在吃沙拉,而我们国内却没有呢?


我们国家多的是什么?多的是麻辣烫、小龙虾、麻辣香锅,夫妻肺片,这些重口味的东西。为什么沙拉就不能来我们国家呢?我当时经过了一番非常简单的思考,然后我就回复他,我说,行,现在是没有,但是一年以后会有的,你相信我,我就这么跟他说。估计他是以为我赌气,他就也非常nice地跟我说,他说好啊好啊,那我等你哦,一年后你要开哦。


其实我当时是有一点赌气的,也有一点志气,但其实也是下了决心的,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做,可以做,也必须要做,然后那次我过了几天回到中国,我花了很短的时间,把我当时的游戏公司转让给了我的朋友,然后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用很快的速度办了签证,订了机票,连攻略都没怎么做,我就出国了,开始了我的环球沙拉之旅。




说环球其实不确切,因为其实我是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去了十几个国家,主要是意大利、北欧、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摩洛哥,还有日本。在这些国家打工的经历我就不多说了,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不像去法国蓝带学院学那样。其实就每天都是6点起床,然后晚上12点才能拖着特别特别疲倦的身躯回到住的小窝里面,然后还要被周围的人用不理解的眼神看,这个女孩到底干吗的?天天早出晚归的。在餐厅里面嘛,我什么杂活都干,一人身兼多职,擦盘子、拖地、打扫、端茶、送水,还有做沙拉,有的时候还要做饮料,什么都干。其实这中间有过很多次,我都觉得是不是没有什么必要这么做,这么辛苦,有过特别迷茫的时候,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也有过很崩溃的时候。


比如说大年三十晚上看着朋友圈里面大家都在秀特别好吃的年夜饭,然而我面前还堆着几百个碗要洗,我就觉得特别崩溃。但是这8个月里,越往后,在我心里,这件事已经不仅仅像刚开始一样,是一种单纯的个人意愿,单纯的想做或者单纯的承诺了。我走的地方越多,我看到的国外的人们的饮食现状越多,我就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咱们国内的饮食现状,食品安全现状跟国外的差距。那个时候是我不羁的这几年当中,第一次觉得有社会责任感,这是实话。我一般不会有太强的要为社会做什么的感觉,确实没有,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讲情怀的人,但是那会儿呢,我就觉得我应该要为中国的社会做点事情,我应该要改变中国人不良的饮食现状。所以其实越到后来,意志就越坚定,它已经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最初的一个单纯意愿了。


在这一路的过程中其实也经历了许多,也自以为学到了很多,我的总结就是"一碗沙拉"。其实 一碗沙拉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鲜和酱汁,生鲜包括蔬菜的选择、处理,食材的精确搭配,还有酱汁的精确配比。蔬菜还有其他食材并不是选越贵就越好的,它们的搭配也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说胡乱地搅一搅,什么跟什么配都可以,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在欧洲的几个月当中学了特别多的关于蔬菜和食材的搭配和选择还有处理。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酱汁,关于酱汁我说两个特别小的故事。其实酱汁也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以为就超市里面选的那几种丘比沙拉酱。其实酱汁根据它的口味还有季节、功能,可以有上百种之多,一点儿都不夸张,而且每一种的口味都会有非常大的区别。我记得我当时是为了一种比较酸的叫做tartar酱的酱料,就一直追着一个小商贩。他就是推着一辆车卖东西的,我追着他追了17天,我天天去买同一种东西,吃到最后自己都快吐了。我天天就追着他,说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做这个酱汁?第十七天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他说好吧,好吧,我告诉你吧,但是等你以后回中国开了店,你一定要把照片发给我看。另外一个故事是在摩洛哥的时候,跟着一个当地人找到当地的一个老爷爷家里面,他们家大概已经做了上百年的蛋黄酱了,就是专门做蛋黄酱那个底酱。当时他用了一个特别大的铜盆,在那儿用手搅酱,我特别不理解,我说这有那么多机器,有自动打蛋机,你们干嘛非得用手打呀,多累呀,是不是?那老爷爷他就跟我说,他说这只有手腕的力度才能最好地明白这个酱汁打到什么程度了,它的厚薄、它的均匀是不是最好的,它的味道是不是最合适的,机器永远是感知不到这些的。这事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所以现在我们仓库里面每天都会有好几个人在那边手动地打酱,都没有用机器,因为我始终觉得他说的是对的,是真的。


我自以为我自己学到了这些就差不多能够开沙拉店了,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但其实不是的。当我快要学成归国的时候,来到最后一个国家——日本。在日本他们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用心。当时我在日本打工的那家店,它并不完全是卖沙拉的,它其实是主做三明治的。那是家非常小的店,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人排队。当时我就觉得这都那么多人排队了,其他同事怎么还慢悠悠地、慢悠悠地在那儿花10分钟做个三明治呢。我就说赶紧做,赶紧做,然后我就一个人在那特别快,用我惯有的高效率,啪啪啪,就做了好多的三明治出来,然后我以为今天应该受表扬了吧。结果晚上我们老板我做的那一筐三明治全都端回来,放在我面前说,谁做的谁把它全吃了。我当时特别委屈,为什么呀?这好好的不卖多浪费,还让我吃?他说这东西是残次品,它是垃圾,它没法卖给顾客。我说怎么就残次品,怎么就垃圾了?他把我做的三明治拿出来跟我同事做的一对比,我一看,确实横切面难看了一点。我同事做的三明治横切面整整齐齐,工工整整的,每一点肉松啊,番茄啊,芝士片都露得一模一样。我那个就是咱们全家超市卖的那种差不多,就是歪七竖八的。我当时是觉得有差距了,但我还是觉得挺委屈的。我说,外面那么多人,我不还想为店好一点嘛,多赚点钱,多卖点三明治。当时他就火了,他其实很少发火,他是个特别少说话的人,但他当时就火了。他就跟我说,他说这食物不管怎么样,它都不能快着做,他说食物是有感情的,做的人感觉得到,吃的人更加感觉得到,然后他就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你自己做的垃圾你自己给我吃了。于是我当时就一个人默默地在那吃,20多个三明治,吃得都快吐了,还没吃完。但我当时越吃就越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这是迄今为止,在我8个多月的学习当中对我影响最深最深的一件事,可能没有教给我什么技术或者其他东西,但我觉得,做饮食,做食品,哪怕你有再高的技术,你有再高的水平,都敌不过一颗特别特别用心的,这样一个心。


所以我现在对我们员工说,说你甭管外面顾客排的有多少,你不用管有多少人在催,你都给我把东西给我做好了,慢慢做,每一样都不能越过它该有的步骤。我知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这样做可能蛮傻的,但我相信吃到的人真的可以感受到,就是一份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它真的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回国以后呢,我就开始开店了,这中间的过程我也不多说了,因为其实作为一个不太会世故,也是初来乍到到上海的一个女孩子,自己开店,我觉得如果在座有一些餐饮界的前辈的话,一定是了解有多辛苦的。我在我的一本书里面提到过一句话,我可以用那句话来总结一下,就是主角是同一个不知江湖险恶的女子,但是凶恶的配角在不断地更迭。确实如此,这一年多的过程中,有很多次其实自己都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觉得做这个选择是错误的,觉得自己简直太傻了,放弃了这么多来做这么一件这么累,这么难以持续,可能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希望的事情。


但是每当我快要绝望的时候呢,都会有那么几个人出来,这些人不是我的朋友,也不是我的家人,他们都是陌生人,他们有的给我写很长很长的这个卡片、信,有的给我在微博上,给我留非常非常长的言,有的千里迢迢跑到我店里面只为了吃一盘沙拉,然后跟我说一声小令谢谢你,还有的呢,在吃完沙拉以后他跟我说,他说我从来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沙拉,说,谢谢你,你说的都是真的,我开始知道这个沙拉是可以当主食的。其实我听到这些话,我应该非常非常高兴,我也确实非常非常高兴,但是最让我感到高兴和感动的话呢,是有几个人对我说,他说我吃完你这盘沙拉,我就觉得自己变成更好的人了,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更喜欢自己了。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感动,所以后来有杂志什么的采访我,他们问我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沙拉,我以前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会说我喜欢呀,我愿意,而那次以后呢,我就开始回答大家,我说因为我觉得它会让我变得更好,它会让我更喜欢我自己。确实如此,做这么一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可能不被所有人看好,可能会有很多的追随者、抄袭者。这样一个事情,它能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我不断地在看到,有人在被我改变,有人的生活,有人的饮食,他们真的因为我而改变了,就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特别棒,特别优秀。自己做了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然后自己会特别特别地喜欢自己,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是一个追求自我成就实现感的人,我觉得金钱、名利什么的都带不了,但只有这种就是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做成了某件事情,自己让一部分人慢慢地在变好,慢慢地在改变,这样一种成就感是对我特别、特别、特别重要的。




这是我这一年多以来,能够让我坚持下去的其中一点,那其实还有几点,我把它也归结成了一句话——放下不需要的,才可能圆满。因为我们米有沙拉主要是做沙拉的,这期间不乏有人会跟我说,他说你这做沙拉,光做沙拉怎么行啊,这冬天怎么过呀,这就算是夏天你这光卖沙拉也不行啊,你还得加什么,加三明治,对不对?你得加帕尼尼,你得加咖啡,你得加果汁,什么什么都得加,这样才能盈利,能走远,能满足最多人的需求。其实我也犹豫过,包括我们员工也跟我提议过。但后来我去拜访了一位老先生,他是专门做木板的,特别小,特别精致的木板,他就做那么几种,但是呢,特别受欢迎。我当时就问他,我说您这个手艺这么受欢迎,你怎么不多做几种,多卖几种?然后他就跟我说,他说把美好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才配得上美好两个字。我当时突然就豁然开朗了,我觉得这果然年纪大还是不一样,他说的这一番话立马就把我给点醒了。确实是这样,我们总想把很多不需要的,甚至不该出现的东西不断地往里加,想让自己最出众的那种东西变得越来越好,这个心是不错的,但是往往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丢掉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而往往你把这些不需要的,不该出现的东西把它放下,你这个东西才能保证,保持它最完满,最圆满,最初始的这个样子。


除了这个其实也遇到过一些别的情况,比如说蔬菜,我跟大家披露一个本来不该披露的事情。大家看到的一些精品超市也好,或者说是一些专卖这种蔬菜的这个地方,打包好的,特别精装的,售价非常高,说是有机蔬菜。其实我可以跟你们说,这些蔬菜都不好,它们都打了氮气,这个其实也是我在后来才知道的,刚开始做沙拉店的时候我不知道,直到有一位顾客他来找我,他说我在来你们家之前,我去吃过北京还有杭州的一个牌子的沙拉,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吃出了一股工业的味道,但我在你家好像没有吃到,我吃到的是一股草的味道。我当时说这我倒不知道唉,我还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我不太了解。


后来我在这个行业的时间长了,我才知道,虽然对于沙拉这个刚刚兴起还未成熟的这样一个行业,都已经开始乱象丛生了。什么乱象?基本上大家都在打氮气,氮气是干什么用的?保鲜用的呀,对不对?我们本来蔬菜早上进过来,晚上卖不掉,就只能丢掉,因为不能放到第二天了,它就不好了。那打了氮气它就能放七天,甚至更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打氮气,当时其实我们内部的人也提议,他说老大,我们每天丢掉的蔬菜有点多呀,有点浪费呀,花了那么多钱去运输,但是免不了总有特别大的损耗,咱们要不也打打氮气吧、我当时就特别特别生气,我说如果我们也这么做了,那我还有什么资格,什么脸面去跟大家说,我们做的沙拉是最健康、最安全、最好的?他说咱们卖这么便宜,我们家沙拉就40多块钱一份,你卖这么便宜,你就说你用的是最好的蔬菜,人家也不信啊,对不对?你看他们用的不好的还卖那么贵。我说这个东西好不好,圆不圆满,完不完美,其实最大的界定是在人自己的心里的,它不是由外界来评判的,如果我们真的做了什么违背自己本心的事情,那我觉得我今天也根本没有脸面,没有资格站在这里跟你们来讲这些,我也不好意思讲,我也说不出口,这个我觉得也是不断地在支持我走过这一年时间里面的一个信念。




最后一点就说得比较大了,这前半句话"真善美是中国最大的机会",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在遇到宝珠奶酪的老板娘——宝珠姐的时候她跟我提到的。她也是一个一位非常有坚持的做餐饮的人,始终还是坚持着用酒酿去做奶酪,可能并不知名,因为她也是比较低调。我说宝珠姐,你为什么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呢?她跟我说,她曾经去跟台湾的一位林老先生交流过,然后林老先生告诉她真善美是中国最大的机会。我当时就说不出话来了,我本来是一个满能说会道的一个人,然后当天我就说不出话,我当时其实真的差点就眼眶就红了,就想哭出来了。因为确确实实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耳边充斥着的声音全都是你应该快一点,你应该快一点,你看别人都怎么样了,我们现在是不是太慢了,永远都是这样的话。然后突然间遇到了一个比我还慢,比我还认真,然后比我还坚持着这么一件真善美的事情的人出现,出现在了我的这个生活中,我觉得就特别感恩,也特别感动,终于有人和我一样在坚持着一件大家都觉得很傻的一件事情。林老先生说的是中国最大的机会,你们觉得这个机会是什么呢?是赚钱的机会吗?是成名成功的机会吗?我觉得都不是,我觉得这个机会是让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真善美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一个怎么样不安的生活当中这样一个机会只要有人还在坚持着真善美这件事情,才会有人意识到这个社会还存在着很多不真、不善、不美的人和事物只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人反抗这一点,我觉得在坚持着真善美这件事情的人,才能有动力,更坚持下去,他们才有机会把自己的真善美发扬光大出去。


我那天没有告诉宝珠姐我为什么这么感动,虽然我从来不说真善美这个词,但确确实实它也是我们米有沙拉一直以来最大的动力,我特别感动有人说出了这样一句我说不出来的话,她比我说得更高更远更有价值。所以我特别特别地希望在座的以及其他的各位,咱们中国人可以更多地关注到身边不真、不善、不美的这些事情,更多地去抵制,那些大家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好生活环境问题也好生活质量问题也好我觉得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坚定地走下去,我们才会最大地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我也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像宝珠姐一样,让我看到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我也相信我会一直走下去,一直在路上,谢谢大家!


图/王令凯、食话君的照相机

责任编辑/小娟



♪ 新浪微博搜索"食话",来找我们玩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