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ive Shot丨林家驹:美 只是第一步

2016-05-12 Food Talk 食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99b9qjx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提问,我们会邀请林家驹回答)


林家驹,美食杂志视觉设计师。平面设计出身,资深美食杂志工作者,曾任《贝太厨房》美术总监,现《橄榄餐厅评论》视觉顾问。作为杂志视觉工作者,他用图像色彩来呈现美食,但传达的又不仅仅只是食物。





(原文有删节,观看林家驹完整演讲内容,请点击播放视频。)


我是林家驹,我是香港人,我是一个美食杂志的美术总监、顾问。包括我家人在内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干吗。



其实美术杂志的视觉顾问或是美术总监,像乐队里的指挥家,我要求编辑写多少字要求美编文字大一点、小一点、左一点、右一点,要求摄影师用什么角度去拍照用什么样的灯光硬光还是软光,还有化妆师用怎样化妆模式去呈现模特的样子。可能我说得还不是非常清楚,我们先用杂志封面作例子。




这本杂志是我现在在做的《橄榄餐厅评论》。




这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封面图,我给大家五秒钟的时间猜一下我做了什么手脚,我提一下我做了非常非常多的手脚。

好了,谜底马上揭开。




这个是原图。




第一步我加了这个碟背景肉,




但是发现没有火了,我就加了火。




然后我嫌不够,手也加长。




然后再加了这些,




做出了最后的封面。


其实我们在做杂志的时候,我们有一点像化妆师。因为拍照的时候,环境跟时间都来不及,所以我让摄影师分开拍,我再把图组合起来,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封面图。这个封面的图可以引起我们的食欲,就好像我们看到漂亮的女孩子都希望多看几眼。但其实只会Photoshop,也不一定可以当美术总监,因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技能。


做杂志的美术总监我们需要从策略性的方向去考虑一本杂志的设计,每一年年底,我们都会回顾我们去年的杂志做得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然后定下明年杂志的栏目和基调。



这就是我跟编辑一起商量出来的第二年的栏目。




这个时候我工作的第一步开始,颜色定调。为什么用颜色是第一步?因为杂志是一个视觉的媒体,我们需要把颜色呈现出来,所以定颜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估计很多人都看过这本杂志,这是我改版前的《贝太厨房》。左边这本杂志,我们从颜色上很难看清主题,是观测夏天让我们清凉的冰淇凌,还是一个圣诞节的专题,我们都不知道。还有右边那个,我简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季节,只看到一勺子虾。所以,2013年我给《贝太厨房》改版的时候,第一事情就是给2014年定好了12个月所有的颜色。




我们看到这些小方格,左边是主要的颜色,右边是辅助的颜色。




举个例子,我在3月份的封面里用了粉红色,因为春暖花开,女孩子希望脱下大衣,展露美好的身段。所以我用了粉红色代表春天的颜色,然后配上脂肪量比较低的食物,带出清新的感觉。




到5月份又不一样了,尽管同样是粉红,但是色调已经不一样了。右上角那本是7月刊,我用了绿色和其他一些清凉的颜色,因为夏天我们会更热,所以我们心里头就会渴望一种清凉的颜色,让我们看的时候更愉悦一点。




但是有时候事情会赶不上实际的变化,因为当年有巴西的世界杯,所以我在七八月的时候改了一下颜色,我用巴西世界杯的颜色作为主色调,还加了关于巴西烤肉的一些文章在里头,以配合巴西人热情似火的性格。




当然了,拍摄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去年我就给《橄榄餐厅评论》做了一次改版,我改版的时间是从5月份开始,5月份除了定颜色以外,我还定了拍摄的角度,每一期都要摄影师用同样的角度、同样的图形去拍照,这样对读者来说有非常高的辨识度。远远看到,哪怕看不清橄榄两个字,我们也看得清同样结构、同样图形的封面,离报亭很远也会看到橄榄的封面,这些封面维持了七个月。


我们看完女孩子的脸,我们就开始看内在,就是她的性格怎么样。同样,在做食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从照片里带出食物的性格或文化的背景。




这是温州的大妈,她跟我们平常看到的广场大妈差不多,很难看出她有什么样的性格。但这位温州大妈做海鲜非常好吃,当时我在做这个专题的时候,我真的挠爆了头,我不知道怎么用图片去展现她的性格跟食物背后的故事。我就拿了一张纸、一支笔,写了很多关于温州海鲜跟大妈的事情。




比如温州附近有蓝色的海,海边肯定有船,因为主题是海鲜,所以想到鱼虾蟹这些,还有我们说的鲜味是什么,比方说是菇、竹笋,还有一些配料,姜、葱、蒜之类的。我把这些列了出来以后想了很久,画了一张这样的草图。我就拿去跟摄影师商量,他们都觉得很好,然后我们就拍出这样的图片。




蓝色的背景,是蓝色的丝布,就是海洋,左下角白的地方是陆地,上面有一条船,船里有海鲜。




我们还拍了一组这样的,左上角的船里有帆,这样我们不光拍到一张很漂亮的图片,同时我们还把它的文化背景带了出来,图片说了自己应该说的故事。


去年5月份我帮橄榄做了面条的专题,说到面条,大家一般会想到阳春面、炸酱面之类的。




但这种面呈现在杂志上时,应该不太吸引大家的胃口吧,我当时接到这个提案的时候,心里也想了很长时间,想不出来怎么样去表达才好。




后来我回家,刚好看到我太太在画她明年要出版的书,我看到她左手边那两个小人后面的一些放射性的线条,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很有冲击力,而右手边那个的话就觉得虚弱无力。当时我在想,面条是中国一种很重要的主食,带给我们生活必须要的能量,所以我就把这个想法跟我的摄影师讨论了一下,我们拍出了这样一张照片。




这个面条传递了能量,我们用了不同的灯光、不同的角度试了很多次,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它不光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向我们传递了面是什么样东西,同时也呈现了面条另外一个我们不常看到的角度。



然后我就想到,有面肯定要有面粉,面粉以上就是麦,麦有麦粒,麦粒也正像我们几千年吃面文化的脉络,它也有一个时间表。


我经常跟不同的摄影师合作,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特殊的技能。



大家看这两张照片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看左边的照片时,可能会发现这个啤酒里头是没有泡沫的,这个情况啤酒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我怀疑这个摄影师用了茶,然后上面用女孩子打头发用的摩丝做出泡沫。右边那个图呢,冰淇凌在拍照的时候是不可能不化的,而我们看到这个冰淇凌是完好无缺的,所以他可能是用了土豆泥,加了巧克力粉或其他的颜色粉做出来的。同样,我们拍照的时候,我们也会用一些小技巧。




这是前几天我们在拍果汁的大片,拍果汁的时候,我跟我的摄影师一起,还有我们的编辑,我们拍了很长时间都觉得颜色不对,后来摄影师找了一些儿童应用的水彩颜料加进去,最后出来的结果很理想、很吸引人。这个摄影师比较坏,他调完以后我都不在,他也不告诉我,我就喝了一口,还好因为是儿童颜料,可以食用,所以我喝完以后还能坐在这儿跟大家说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小道具。


Max Factor的创办人说过,In our factory,we make lipsticks.In our advertisement,we make dreams.(我们在工厂里头生产的是口红,但我们的广告里头我们做的是梦。)同样,我们在做美食杂志的时候,我们像是一个化妆师,把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引起读者的食欲,这个就是我自己给我们做美食杂志的一个定义:We make appitise(我们创造胃口)。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和男女是生存、繁衍的一个最重要任务。为什么我会拿出这个来说呢?我们在国内做杂志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说美食,就用美食。但是在外国,我就会看到很多外国的杂志他们用让我脑洞大开的方法去做一本杂志。




比方说是这一本,一个是男版一个是女版。




还有左边这一本是刚出版的荷兰的一本美食杂志,右手边是法国的一本美食期刊,它们都跟孔子说的话非常呼应,让我们脑洞大开。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做一本不同的美食杂志,跟我们现在有的不一样。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我平常的工作环境,很多时候图片的大小、文字的数量,都是它跟我一起定下来的。




- 孙小美带来一波彩蛋,戳她直达!-



图丨林家驹、食话君的照相机

责任编辑丨潘潘


食话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食话】是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成员

文艺连萌丨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