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老干部?| 食话第64位讲者夏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11aq885f&width=500&height=375&auto=0
音频版: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提问,我们会邀请夏琛回答)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茶叶是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够让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国大胖子也感兴趣。我开始思考,作为一个生长在杭州的年轻人,我们周边有许多茶,而且龙井茶又闻名全球,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对茶产生兴趣呢?而且不仅仅是我,我身边同龄的朋友们,都对茶不太感兴趣,我们愿意喝咖啡、可乐甚至冰红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Food Talker:
夏琛,85后茶行业探索者,Tea Lab品牌创始人。不折不扣的“茶二代”,但爱茶是离开茶环境以后的事情。语言和商科的留学背景,使他兼具传统基因与西方思维,用跨界思维和开源平台,以最年轻的姿态探索茶叶这一古老植物的新可能。
(原文有删节,点击视频观看夏琛完整演讲内容。)
★TIPS★ 离经叛道的创业经历
外国人爱上中国茶
茶才不是吓唬年轻人的东西
茶也可以很酷做茶的经验
▌离经叛道的创业经历
我是夏琛,我出生在一个挺特别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但我从小就是比较离经叛道的孩子。以前我在念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边念书边做生意,成为淘宝的第一批卖家,那个时候的淘宝还没有支付宝也没有快递,所有的生意都是同城交易,顾客下单以后,我就骑着自行车去送货。那个时候我非常享受赚钱的感觉,最后就开始翘课去送货,还被老师抓过。
我不仅爱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经常玩一些在大人眼中觉得坏孩子才会玩的东西,比如滑板、BMX、小轮自行车。到了大学,我更加变本加厉了,我在大学里组了一支乐队,玩的是摇滚里最叛逆的朋克。玩乐队的动机就是为了靠演出赚钱,就那么单纯。乐队玩得还行,我们曾经开过几次演唱会,来的人最多的一次有四千多人。通过玩乐队,我在大学里算是个小红人,也赚了点外快。
我拿着这些外快又开始创业了,我卖过衣服,卖过面膜。学校经常把我当成创业的典型,登报表彰,但是很不幸,我的这些创业项目最后都夭折了,基本上就没成功。我毕业以后不得不去就业了,没有继续创业当老板了。
毕业后我去了某著名的培训机构当托福口语老师,干了一年,很难说有没有把学生教好,但我把自己教得挺好的,我把自己送进了美国德州大学的商学院。我念的是供应链管理的硕士,那个专业在全球排在第四,前面三名是麻省理工、哈佛和剑桥。那个时候我算是半个学霸,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于是到了美国我又不念书了。
我和我的室友租了这台车,就是在电影里经常会看到的美国警车。我们花了17天,开了8500公里,绕着美国大陆转了一圈。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中是非常难忘的,我们在沙漠里露营扎帐篷,有一次被野狼突袭,我们的帐篷都被咬破了,但因为我们带了枪,开了一枪把野狼给吓跑了。
经历了这件刺激的事情后,我的创业心又蠢蠢欲动了。那是2013年,我在美国组建了一个团队做智能硬件,我们很幸运,融到了一笔天使轮的投资,还得了德州一个创业大赛的亚军,被德州州政府送到硅谷,去参加一个全球的创业大赛。这个大赛有来自全球两千多家公司参加,我们获得了前十名,是中国人在美国创下最好的历史记录,我自己也获得了爱立信的绿色商业奖。
那个时候我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要发了的节奏。但人就是不能太得瑟,这个时候噩耗就降临在了我的头上。我团队里的两个成员都是技术大牛,一个是复旦的副教授,一个是北理工的博士,他们俩一个跳槽去了谷歌,一个跳槽去特斯拉,就在我们融完钱以后。
▌外国人爱上中国茶
技术完蛋了,于是我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这时候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我这折腾了一路,我到底在干什么,接下来我又应该干什么。在我思索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在美国读商科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老师,他是我们商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最大的民营航空西南航空的副总裁,他是一个大胖子,我和他关系挺好的。有一年我圣诞节放假回国,再回美国的时候我就想给他带点礼物。我在家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这么个东西。
这个是湖南安化的砖茶。我不认识这个东西,就觉得很好玩,家里有块茶叶做的砖,送给老外也挺新奇的。我也没问爸妈,就偷偷带走送给我的老师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了!
当时我的确对茶一无所知,我把茶砖送给老师以后,自己也忘了这回事了。过了三个月,我的老师打电话给我,他说:夏琛,我把你的茶喝完了。我心想这是要投诉我,不给我毕业吗?
他说,我喝了这个茶之后体脂降低了,我去查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相关的实验,很多论文都有记载,中国安化的茯砖茶对人体降三高有非常好的功效,你送给我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介绍呢?我非常羞愧,我送给他的时候我对茶一无所知,直到老师跟我说了,我才第一次发现,原来茶叶是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够让一个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国大胖子也感兴趣。和他聊完以后,他就要求我每年给他寄两块砖茶。我现在其实挺后悔的,当时让他做我的代理,现在我也可能发财了。
跟他聊完以后我就开始思考,作为一个生长在杭州的年轻人,我们周边有许多茶,而且龙井茶又闻名全球,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对茶产生兴趣呢?而且不仅仅是我,我身边同龄的朋友们,都对茶不太感兴趣,我们愿意喝咖啡、可乐甚至冰红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份好奇,我开始跟我的朋友们聊茶叶,到最后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我们这一代人觉得茶叶有一个特征:老气,非常地老气!喝茶都是大伯大妈干的事情,茶太土了,咖啡才洋气。我跟他们说了我在美国的经历,他们也觉得挺震惊。这时候我发现有一个使命摆在了我的眼前,一个连老外都感兴趣的中国传统的好东西,年轻人却不太关注它,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改变茶叶在我们心目中老气的形象,于是我就想让茶酷起来。
▌茶才不是吓唬年轻人的东西
这其实是件挺难的事情,恰好那是我的团队出问题的时候,我也没有多想,我把我的车和美国所有的家当都卖了,买了一张机票就回国了。我在2014年的6月1日回国,6月2日,杭州的6.2节,我就注册了一个品牌,叫Tea Lab,Tea:茶叶,Lab:实验室。实验室既代表着我希望用更科学、客观的方式来做茶叶,也代表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茶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茶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我从一个完全不懂茶的人,想要开始做茶,我就得先学茶,要做新东西就要先了解老东西。于是2014年开始,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和我团队的伙伴一起到中国各个茶产地走访、咨询和学习,向许多在科研、种植、加工方面的老前辈学习讨教,完全是从零开始学。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行程达80000多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这段行程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让我终于对茶叶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个场景大家应该都挺熟悉的,就是一套现在很常见的所谓的茶具,暂且不说这个茶具的形制是不是正统、美不美观,淘宝上258包邮一整套,很便宜。你们能不能想起第一次坐在这套茶具前的心情?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这套东西的时候,我对面坐着一个穿着茶服的茶艺师,我的心情就两个字:恐慌。我很怕他们问我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因为我根本答不上来,但他们是一定会问的,而且随后还发生了更恐怖的事情,茶艺师泡了一碗茶给我说,来,你尝尝这是什么茶。我说,这个是好茶。这样回答应该不会错。这样的经历,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共鸣。我就开始反思了,为什么茶非得是这样的,我不相信传统的茶一直就是这种吓唬年轻人的东西。
这是宋代的斗茶图,宋人在斗茶的时候,姿态、神情很放松,古代人是用一种很愉悦的心态在泡茶。但为什么现在我们泡茶的时候非要弄出一幅非常清高的样子呢?非要装神弄鬼地去跟别人吹嘘呢?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所谓的“老茶人”,他跟我说,小夏你知不知道,我从来就不喝三十年以下的茶。那时候我觉得他好厉害呀,后来一想觉得不对,龙井也喝三十年以上吗?这样的人现在还是不少的。我觉得这样不是传统,真正的传统应该是很放松的。在我心目中,像古人这样的饮茶传统,我们该如何继承呢?有三点:有料、有趣、有用。
● 有料:我们在表达茶叶、体验茶叶的时候,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茶好喝就是好喝,不好喝就是不好喝,价格是没有关系的。有时候一款很贵的茶,可能因为品质不好、存放不当、泡的水平不好,就是不好喝,我们不应该为了面子去说这个茶真是好啊。
● 有趣: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茶的时候,虔诚是需要的,但是不用太严肃,因为它本来就源自生活,因此我们希望用更轻松的方式去表达茶叶。
● 有用:我那个美国大胖子老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茶叶让他体验到了一身轻松的感觉,可能很多药物都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块茯砖茶就解决了,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有用。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茶叶做更多功能的研究,用更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开发出茶更多的用途来。
▌茶也可以很酷
在创新这条路上,Tea Lab一直在做一些跨界的事情。首先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产品,可能没有人猜得出来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用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梗制成的复合板,这块板材用的蒸青茶。它可以替代现有的木渣板或者刨花板,来做家具或者墙面装饰。我们把茶叶中低价值的这部分用很环保的方法重新利用起来,做成了现在这个产品。我们正在和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平台合作众筹一款茶几,以前的茶几只是一张泡茶用的桌子,我们希望我们的茶几是一张用茶做的桌子,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从喝茶本身来讲,我们也出了一款探索性的产品,还在实验当中。用过盖碗的人都知道盖碗很烫手,我曾经被盖碗烫过很多次,任何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可能都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拿着盖碗倒茶的时候特别容易滑掉。我们把高分子纳米材料融入到玻璃和陶瓷中去,希望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让盖碗的导热变慢,不那么容易烫手,就是那么一点小小的改变,不改变它的器型,也不改变茶叶在盖碗中与水的交融,不会影响茶叶冲泡的品质。这是我们在做的另外一个探索,这两个产品是我们跨界的一个代表。
社交货币是我们创新的第二点,宋代斗茶,其实是一种社交的形式,在现代,茶叶也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送礼还是大家一起喝茶聊天,我们希望通过更有意思的方式来做茶叶的社交。
斯里兰卡的茶园很漂亮,而且他们还有茶叶城堡。我们回来以后,就开始考虑要带更多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深入到全世界各地的茶园里去,一起参与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直到最后品饮的一整个流程。这样的体验,我们称之为旅行,不仅仅可以让大家去学习茶、了解茶,在这个过程中,小伙伴们都会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固定成员,这是我们线下的第一种社交方式。
第二种社交方式,是我们线下的体验店,现在还在概念阶段,今年9月份就会在上海大悦城开出第一家店。这家体验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DIY部分。
我们把茶叶里面的各个成分单独地罗列出来,比如茶花、茶籽、茶梗,还有茶叶的粗老叶、夏秋茶,你可以用这些茶叶自己动手去制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面膜、肥皂、洗手液,包括刚才提到的板材,可以现场自己做一些小家具,这是一个体验的一个部分。
另外一部分涉及陈列和饮用,现在有许多茶叶品牌都在尝试做所谓的年轻化茶品牌,但大家会觉得那些茶品牌越做越像咖啡店。我觉得茶叶和咖啡是不可能一样的,茶是具有东方美学的东西,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因此我们在表达茶叶的店铺时,会和传统咖啡店那些西方快消品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的店铺里会大量运用这种更生态的东西,比如植物和一些木质的结构。
第三要回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让茶本身酷起来。我们和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一个主厨合作,做了两款饮料,左边这款是一个冰块,这些冰块可以加到鸡尾酒里,冻的是薄荷叶和茶叶,把茶和酒做了融合。右边是一款水果茶。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现在买到的进口水果茶,包括德国的、比利时的,99%都是加香精的。但是中国人对香精很敏感,觉得香精是个不好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做水果茶的时候是拒绝香精的,全部用纯天然的原料来做,希望把茶叶的形态做得比咖啡还要炫酷,比鸡尾酒更好玩。
▌做茶的经验
之前我所有的创业经历中,有些经验其实是帮助我现在做茶的,我也希望分享给大家。我希望有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茶叶这件事情。
● 开源:就是一家公司把它的源代码免费贡献给所有人使用。我们公司就会把所有的产品配方公开给大家,这是同行业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们敢这样是因为我们的创新能力很强,可以不停地出新东西,把成熟的东西公开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在最好的技术和最好的产品,也帮助更多的人来了解茶。
● 透明、标准和普及:这些是来自工业社会的概念,现在很多人在茶行业也会听到。透明就是茶叶的整个过程可以溯源,可以追溯到这片茶产自哪一片茶园,是谁打了药,谁采摘的。标准化就是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普及化是能够让所有的产品,包括茶叶和泡茶用到的产品,都趋于低价。现在很多做产品的创业公司,都会打着消费升级的旗号,开始卖很贵的东西。我觉得茶不应该是这样的,茶应该是回归生活的,我们的产品会更平民化一些。
● 精神内核与品牌辨识度:现在茶品牌很多,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茶品牌,但中国茶品牌的主力客群都是35岁甚至40岁以上的消费者,年轻市场一直比较被忽视。虽然近年来许多大厂也开始想转型做年轻市场,但是很难,因为他们的品牌基因就比较老气,我觉得不见得能做得多好因此我们把品牌从一开始就设定成非常年轻化。
● 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在互联网行业被说烂的词,如果我在一个互联网的分享大会说重视体验,大家肯定要说我土,但在茶行业了说“用户体验”这个词的人并不多。刚才的盖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每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能够熟练、轻松地使用一些器皿,让没有茶叶专业背景知识的人,也能给自己泡出一杯很得体的茶,这就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 死磕产品:我们公司到现在成立了两年,我们没有融资,没有做销售,也没有太多地公开露出。直到今年,我才开始逐步地去做这些事情,之前的两年我们都在积累期,一直在针对我们所有的技术和产品做铺垫,希望当我们横空出世的时候,大家觉得我们没有让这些等待的人失望。
● 农业特斯拉:这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在中国诞生一个农业特斯拉,或者说是茶叶特斯拉。不管最后我是不是农业特斯拉的老板,也可能是在座的某一位同学,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应该开始思考,如何用科技,如何用更具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做一些传统的产品,这样才会真正地把老东西传承下来,而不至于让它在历史长河当中,被其他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妖魔化或者扭曲了。我们要保存茶叶的真我,让茶回到本质,让茶为人服务。
图丨夏琛
责任编辑丨绿绿
食话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文艺连萌丨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