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道吗,对中国茶文化有最大贡献的竟然是......丨食话第67位讲者阮浩耕

2016-07-14 Food Talk 食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13176v62&width=500&height=375&auto=0

音频版: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提问,我们会邀请阮浩耕回答)

元稹的诗里讲到诗客和僧家这两个文人饮茶团体中,有相互交合重叠的部分,这部分作为僧家来说就是诗僧,作为诗客来说就是居士和隐者,这部分人对茶特别钟爱。唐代的茶僧能写诗的很多,唐代咏茶诗人一共187位,其中诗僧32位,占到了17%,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为什么元稹特别提到诗客和僧家,因为诗言和禅味的确是共通的,因为他们都是“清”,叫“诗言与禅味,语默此皆清”,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Food Talker:

阮浩耕,茶史专家,“五馆常客”。30多年躬耕于浩瀚茶史,著作等身。他认为,茶是通达内心的不二法门。就茗香遣诗怀,窥茶文化神与魂,可高蹈风尘,可参禅悟道。茶的魅力,在每一行珠玑字句之间,在每一次注汤幻诗之中。


(原文有删节,点击视频观看阮浩耕完整演讲内容。)


★TIPS

诗客、僧家&茶

诗境、茶境、禅境指南
做中隐的平地仙



诗客、僧家&茶


“茶:慕诗客,爱僧家”这个题目来自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茶诗。


一字至七字诗

以题为韵,同王起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首茶诗我过去也读过几遍,但是没有很在意,最近读了以后倒是有点新的感受,主要就是第三联:慕诗客,爱僧家。元稹这首诗是写给白居易的,元稹和白居易两位可以说是唐代诗坛的双璧,而且他们两个很有缘。元稹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58岁,元稹51岁,他们两个相差7岁。六年前,白居易到杭州当刺史,隔了一年,元稹就到会稽(绍兴)当刺史,两个人又在一起。这首诗写的是他们两个人对茶的喜爱,而这首诗又是特地写给白居易的。在这首诗里,我把中国的茶文化概括成为三个层次:一个是技能的层次,一个是生活艺术的层次,一个是道的层次。这首诗主要讲了茶从技到艺,又进入道这两个层面的内容。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意思是煮茶的时候,饼茶要用白玉雕的碾碾成抹茶,用红纱织的罗来筛选抹茶。在铫里煎的茶汤是黄蕊色,讲究的是嫩,也就是苏东坡有首诗里讲到茶汤的颜色叫鹅儿酒,鹅黄色的。茶汤盛到碗里的时候,是要有一层沫饽,像曲尘一样的花,这时,茶的确已经从技能升华到生活艺术的层面。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他邀请茶一起去陪明月,邀茶一起在晨前迎接朝霞,这样的生活将是会洗尽人在尘世间的劳倦,而且到醉后岂堪夸。这个“醉”是茶醉,也就是卢仝在《七碗茶歌》里讲到的“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到四碗的时候,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这就是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里特别讲到了诗客和僧家,由此我就想到中国寺庙的僧家对中国茶文化的确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萧翼赚兰亭图》辽宁博物馆藏版本(画作主体)


中国茶文化实际上很多“第一”是僧家创造的,这幅画是唐代阎立本所作,阎立本曾经是唐太宗的一个工部尚书,但是他喜欢画。这幅画的名字叫《萧翼赚兰亭图》,在中国古代绘画里,画到有茶的内容的,这幅是最早的。因为它讲的是唐太宗派萧翼以巧计从辩才和尚处赚得王羲之书法名迹《兰亭序》的故事。《兰亭序》是王羲之的那幅书法圣品,唐太宗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但是他一直没有看到真迹,王羲之的作品由子孙传下来,传到第七子孙智永的时候,他做了和尚,就把这幅作品传给了画里坐着的这个辩才和尚。唐太宗曾三次召见辩才问他《兰亭序》的下落,辩才都不讲,他说因为战乱这幅作品已经失散了,但唐太宗深信这幅作品肯定在辩才手里。于是他就派萧翼去找,萧翼到了浙江的绍兴,在云门市装扮成了一个书生跟辩才和尚套近乎,两个人建立了友谊。后来有一次,萧翼拿出了一些王羲之其他的小品作品,和辩才和尚讨论王羲之的笔迹,两个人对真假、优劣产生了争议,辩才在萧翼的一激之下露了底,他说你不信,我把右军的作品拿来给你对,这样他就把这幅作品拿出来了。



◎《萧翼赚兰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版本(画作主体)


同样题材的作品有两幅,这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这幅作品里就有正规的煮茶场景




唐太宗在朝是22年,公元627年到649年,这幅画的时代背景肯定在649年以前。陆羽《茶经》初稿的成书是761年,这幅画所反映的茶事活动,比陆羽《茶经》要早110多年。所以陆羽《茶经》里描述到有关煮茶的内容,应当主要来自于江南的寺庙。另外中国很多名茶都是从寺庙出来的,比如杭州的茶、宋代全国第一的日铸茶。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李白的这首诗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第一首咏茶诗,在李白之前,还有很多诗人在诗里面咏及茶,但是它们的主题不是咏茶,李白这首诗咏的茶恰恰又是寺庙的茶。到了唐代的开元年间,北方的茶通过寺庙普及。唐代的《封氏闻见记》里边就讲到,寺庙里的和尚,每天只能吃两顿餐,过午不食,而且晚上要坐禅,但过午以后可以喝茶,所以和尚都是“人自怀挟”,把茶带在身边,到处可以饮。于是北方也仿效了寺庙这种饮茶的方式,后来又盛行了茶馆。


中国寺庙创造了很多第一:唐代的煮茶,到后来宋代的点茶、分茶、茶百戏,茶诗当中最有趣味的诗,也都是出自寺庙。


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

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五代时期的福全和尚,玩茶百戏最出名。他的这首诗里提到茶汤的表面就是一幅水丹青,一幅用茶水幻化成的中国画。




中国寺庙里现在还留下了很多画,这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图》,还呈现了现在在日本茶道里仍然流行的四头茶会的原形。



这幅画里很生动地记述了宋代点茶的场景。



这幅是《五百罗汉图》里的备茶图。



这是把团饼茶碾成抹茶的。



这是南宋的碾茶图,这幅图里的主角又是一位高僧大德。


送南屏谦师并引

苏轼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苏东坡的这首诗,记述的是宋代点茶,点茶点得好,并且能留下姓名的,就是南屏净慈寺的谦师,苏东坡称他是点茶的三昧手。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叹鼎难调要公理,策动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这首诗写的是分茶,是在杭州写的。澹庵是南宋中书舍人胡铨的一个书斋,杨万里在胡铨的书斋里面,看到一个显上人在分茶,显上人是一个四川的和尚:除馑,分茶现在留下名字的显上人也是和尚。


把中国茶叶传到国外去的也是寺庙,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传到了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是杭州的径山寺。总的来说,寺庙的高僧大德,对中国茶文化做出了很多很多的杰出的贡献。




元稹的诗里讲到诗客和僧家这两个文人团体、饮茶团体中,是有相互交合重叠的部分,这部分作为僧家来说就是诗僧,作为诗客来说就是居士和隐者,这部分人对茶特别钟爱。唐代的茶僧能写诗的很多,我看了一下,唐代咏茶诗人一共187位,其中诗僧32位,占到了17%,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那么为什么元稹特别提到诗客和僧家,因为诗言和禅味的确是共通的,因为他们都是“清”,叫“诗言与禅味,语默此皆清”,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还要提到一个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人物,就是唐代的颜真卿,颜真卿在唐代大历年间到了湖州,他一到湖州就形成了浙西的文人集团。




这幅画是上海画家刘旦宅先生的作品,可惜他在前两年过世了,这幅画是颜真卿在湖州时与文人僧家一起喝茶吟诗的活动。




中间坐着的这个应该就是皎然,皎然是中国第一个提出茶道这个概念的人。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这首诗里把喝茶的精神提升到程序,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他说“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就讲到了茶道,这是一个精神的提升过程。所以提出茶道这个概念的也是寺庙僧家。


茶、诗、僧,它们三个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变成一个共同追求的境界,喝茶追求的是茶境,诗人追求的是诗境,佛教的禅宗就追求禅境。阅读了唐宋时代的诗以后,我恍然觉得要进入到这种境界,好像有一条路径,这条路径我把它概括成:从闲到忘机,再到方外乐。



诗境、茶境、禅境指南


什么叫闲,说得普通一点,闲并不是空下来不做事情,而是要把手边的杂物事情放弃,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周作人先生讲人需要做点无用的时期,比如看斜阳、看花、听雨、闻香,吃不为了解渴的茶,不为了充饥的点心。


所以在闲的过程中,中国的文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到寺庙去和僧家一起喝茶,我翻了诗里就有说到。譬如:“驾车出人境,避暑投僧家”,好像是诗人和僧家在对话。“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就是这几年为了周旋这些权贵客而感到疲倦,偷得半日闲,能够和僧人在一起。李远这两句最好,“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诗人说我和僧家都同在一个苦的空间,但僧家已经进入了空门,但是我呢,就是爱闲,以闲来得到半日或者一日的安乐。


周作人曾经有篇文章里这样一段话:人是需要有一点做和尚的心的,但不必真去做和尚,倘若真要去做和尚,就要做比和尚还和尚的和尚。所以,诗人讲的“君得空门我爱闲”,这个闲就是要有点做和尚的心,享受一点做和尚的清闲。


有闲而进入到忘机,机是机心,就是机谋、计策。人生在社会里,不得不有机,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生活或者事情,一定得有机。这些机是烦扰着你,在闲的过程当中,可以至少有这么半日、一日能够忘机。由看月、论诗当中可以忘机,“言忘绿茗杯”,就是在喝茶的过程当中,忘言就得意。“他日愿师留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在煎茶扫地当中来忘机。


由忘机再享受到方外乐,“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就是闲中天地阔于天了,所以是闲以后得到的方外乐,它的空间是可以和白云通的。


旋收落叶供茶爨,细捣枯花作印香。

书册满床画满槖,别无生计亦无妨。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事情都放掉了,扫扫落叶,煮煮茶,捣碎枯花来做印香,再有诗书陪伴,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东西都没有也无所谓了。



▌做中隐的平地仙


但是儒家的淡泊,佛家的放下,道家的自重,这种境界在当前社会中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因为我们生活上要进取,要更上一层楼,要奋斗。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我们杭州的两位老市长白居易和苏东坡,他们利用他们的智慧,就创造提出一个中隐的思想。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中隐》


白居易说到丘樊去太冷清,整天在朝廷里又太喧嚣,那就“偷得浮生半日闲”,过中隐的生活。白居易曾经有一首诗里讲到,他在杭州杭六百天,入山二十次,大约是五十天去一次,就是在空闲的时候,抽出时间去享受中隐的生活。


苏东坡也提出来,“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这就是刚才讲周作人说的,人需要有一点做和尚的心,但不必真去做和尚,可以做在家僧、有发僧,或者叫平地仙都可以。


品茗

罗春柏

是诗词还是另类的经文

爱不释手。孩子们

只饮出青涩。为什么

跋山涉水过来的你

亦品亦饮,轻轻昂首

又轻轻地低头,在杯中

望明月,壶里见南山。


从元稹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茶诗,到前几年珠海一位公务员的这首品茗诗,这首诗里的这条线就是中国的茶文化,在茶汤中享受着精神的这条线一直没有断。前面元稹的诗中写到“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罗春柏说茶杯里边可以望见明月,壶里能够见南山。我希望当今我们学一学白居易、苏东坡这种中隐的思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去过过中隐的生活。煮泉喝茶,是中隐生活当中的一个很好的内容。

图丨网络

致谢丨冀烁星

责任编辑丨绿绿

食话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食话】是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成员

文艺连萌丨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