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FoodTalk01 Intro 食话是一个独立的媒体平台。关注食物相关的社会学、科技创新、农业未来、城市发展以及人性思考等更多层面,以多元、开放、包容的心态,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善意、具有分享特质与诸多协作可能的人文生态圈。非周末晚8点准时推送。微博@食话 音频版: (看完演讲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下直接留言提问,我们会邀请蔡蔡回答) “梢”创立的这个城乡结合部,我觉得它建立起这样一种连接:可以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古老食物非常纯粹的味道,非常原始的一个样貌,可以被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Food Talker: 蔡蔡,诸暨香榧世家传人。在上海做了五年的家具设计师,却始终被故乡的一颗香榧羁绊。最终,她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守护最后一片千年古树群。为了让大家能在朝九晚五里乞得一个蜂儿榧子香,她决定用设计之美,让这一古老物种散发新的活力。 (原文有删节,点击视频观看蔡蔡完整演讲内容。) 大家好,我是蔡蔡,85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出生在浙江诸暨香榧森林公园的一个香榧世家。刚刚视频中最后出现的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清楚他讲的什么,因为那是夹杂着我们诸暨口音的普通话。他说的是,我叫蔡建华,我是这里的一个榧农,我在这里陪伴这些香榧树很多个一千零九十五天了。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一千零九十五天的故事。   一千零九十五天其实就是一颗香榧成熟的时间,整整三年。这就是我的故乡,浙江诸暨,它属于会稽山脉,这里海拔大概850米左右。每年9月初,空气中就能闻到一些特别奇特的香味,这就预示着香榧成熟了,可以去采摘。   说到这里,其实我觉得应该还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香榧它是个什么鬼?它是不是可以吃的,还是一种装饰品或者其他东西?它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一个物种,它的果实是一种坚果,可以吃。然后外面这个壳是硬的,壳要去掉。里面有一个黑色的仁衣,那个仁衣也可以吃。它最早出现在中侏罗纪时期,就是恐龙时期的中侏罗纪时期。南宋的诗人苏东坡,大家应该都知道,苏东坡也有为它写过专门的诗歌。作为一个撩妹的工具,它还出现在《红楼梦》的小说里面。具体是哪一段,大家可以去看食话公众号的推文。   香榧是属于红豆杉科的一个物种,所以它的树龄可以特别长,可以上千年。它除了树龄长之外,果实的成熟时间也特别长,从开花到结果,就是需要整整三年。 我们家乡诸暨这一带的古树的树龄,在五百到一千多年这一个阶段。在2012年的时候,它被评为了全球的农业文化遗产。因为诸暨市属于吴越之地,它有越王勾践、西施美人,香榧其实跟这些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所以这些传说也是我们诸暨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 虽然从小吃这种非常昂贵的零食,但是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感觉。因为小时候这个果子它就是不怎么值钱,9月初的时候成熟了,漫山遍野滚来滚去都是这个果子。实际上它也没有人去正儿八经地采收,或者去把它炒制加工。到了11月份的时候,我的爷爷,他会挑着担,把这个果子挑到离我们蛮远的一个镇上去销售。如果他一天脚程够快,可以当天赶回来的话,我还可以吃到他换来的酥饼、麦芽糖,那才是我小时候真正喜欢的。      然后慢慢长大一些,上了学,我也到了城市里面去读书。这个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照片,大家能不能从这三十几个小朋友里面找到我?你们找一找笑得特别灿烂,特别呆萌的那个。大家好像还蛮聪明的,就是在第二排右数的第三个,嘴巴裂得特别大的那个。 其实我每次就是因为要上学,然后回到家乡时候看到父母亲特别辛苦,但是我又不能帮上任何的忙,我也不会去山上去帮他们做农活这些事情,所以我觉得还蛮内疚的。我四年大学,就是美院毕业之后,我就开始工作,在上海做家居设计,是一个有独立的设计工厂的一个设计工作室。这个过程其实还蛮开心的,因为你可以看到自己手绘的草图,它从这个方案变成了一个模型,然后慢慢就变成了一个产品,最后变成一个商品出现在各种空间里面,被使用起来,会觉得很满足。      山里人能出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所以我父亲,他比我们家乡的其他乡亲们,就是要走路更带风一点,他觉得我让他非常自豪。但是其实,他自己本身年轻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山村里面也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读书人。他连着考了三年的大学,但是就每次只差那么几分没有考上,但最后我爷爷奶奶也没有办法再继续支持他了,所以只能结束了。但是在那个以后,父亲就一直自己努力保持自学,后面就考上了国家的二级林业技师,其实我也蛮佩服他的。父亲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待在山上的人,这二十多年的一个时间里面,他经常会整天整天地在山上待着。他觉得跟那些古树在一起,就是让他感觉特别的踏实,特别自在。因为他技艺精湛,也会被很多我们周边的其他村落请过去,去讲解古树的这种养护方式,包括一些小树的培育知识。 我每年回去的时候,父亲会经常带着我去各个山上走一走,逛一逛。他会告诉我说,你看那个山它叫什么名字,那个山头叫什么名字。哪个山头上面的古树是我们家的,哪个山头上面有爷爷亲手种下的树,哪个山头有他自己亲手种下的树。因为我跟香榧其实就是一直有着这种联系,我对它的情感还是蛮深厚的。所以我每年都会问我父亲去讨要一些,送给我的朋友。但直到有一次,我的朋友直接地跟我说,“蔡蔡你看,你给我吃的这个果子,它味道还蛮好吃,蛮香的,听你这么说它的故事,它的这个价值也很高,但为什么它的形象包装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很惊讶。然后我就一想,我觉得是啊,我明明是一个做设计的人,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把香榧以更好的体验带给大家。  在那个时期,我的工作中也遇到蛮多的变化。设计师的工作如你们所知,就是每天会有开不完的脑洞,改不完的图纸,熬不完的夜。你在那样日复一日的过程中,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开始变得很麻木了。我整个人每天离开床之后,就是待在椅子上面,几乎很少有时间起来去做做运动,或者是干什么,我就这样陷在那个里面。 那段时间我脑海里出现最多的画面,应该就是我,算是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吧。我高中刚刚毕业的时候,就是2015年吧,不对,是2005年的时候,11年以前,那时候我还小。05年的时候,那个暑假我拿到了美院的录取通知书,准备去上大学。我觉得好像心情也放松了,是不是也去做点什么其他的事情,我就想去开一个儿童的绘画培训班。我自己跑到各个学校门口去派发传单,一个星期之后,也没有一个人来报名。我就非常郁闷,然后就垂头丧气就回到了家里。那一天,我爸妈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就比平时多烧了几个小菜。吃晚饭的时候,我父亲跟我说,“小鸟长大了,它就是需要飞出去的。那至于飞得高,飞得低,飞的好不好看都没有关系。只要你飞回来的时候,知道这个鸟巢它一直都在。”   2015年的时候,年初我就辞了职,回到了家乡,重新做回了大山的孩子。但是只有当回去之后,我才发现说香榧的现状不是太好。因为它古树在逐年地减少,它不仅有一些自然灾害,比如雷电、暴雨、台风这些东西。它还有一个天敌,就是白蚁。白蚁在我们家乡来说它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东西,为什么?因为白蚁它可以把一整棵古树蛀空,但是蛀空之后,外表看起来是完好无损的,这给我们当地的乡亲们采摘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伤害。因为树看着是好的,那么爬上去采摘的时候其实非常非常的危险,因为它非常容易折断,然后人就会掉下来摔伤。 其实回去之后,我也遇到了第二个困难,因为当地跟我年纪相仿的这些人,差不多也都到城市里面去工作,没有几个人待在家里。那留下来的那些也仅仅是希望说,香榧可以有更大的产量。他们不停地会去施放化肥,施放那些除草剂,想要自己更省力,然后可以收获更多,卖更多钱。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它带来的伤害其实是不可恢复的。 然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混乱,很多经销商包括那些批发的或者是做品牌的,或者等等。他们其实会把很多已经氧化掉的,陈年的一些果子混到今年的新品里面去销售,但是在城市端的消费者往往是不知情,买回去吃了之后就会说,这个果子那么贵,又那么难吃,我以后再也不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就做了“梢”这个品牌,“梢古树香榧”。因为设计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视觉方面的东西,它还可以用设计师的品味去挖掘,这个产品本身的这种蕴含的美,它的灵魂,尤其是这种古老的传统食物。其实我觉得它除了传承之外,更需要的是一个创新,就是让它的体验更适合现代人的这种消费方式。 那我为什么定位在古树这个里面,是因为对于香榧这个物种本身来说,它的寿命非常长,其实它真正能称得上是古树的,也只有那些八百年、九百年,或者是一千多年的一些古树。那些几十年的古树有些还不会结果子,那些几百年的,就是两三百年的其实也是一个小树的状态,就是对于它自己本身物种来说是一个小树的状态。所以我们就开始把这个古树按照树龄来进行分类,然后分类去采收,分类去炒制,那这样可以提升它的价值。   为了不辜负这种古老的食物,我就请来了一个我的插画师朋友Lemon,请她画了一些以香榧树叶为形状的这种插画的画作。我觉得这个画本身就是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时间去完成的,它跟我们要传达的这种森林,这种时间的质感是非常吻合的。然后我们又用传统的纸包装的形式来呈现,跟这种时尚的手绘线条来做一个碰撞,突出这古老食物的新的魅力。 这几年对我自己来说,其实我觉得成长还是蛮多的,但常常也有走进一些困境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我就会一个人走到山上,去爬爬山,去看看那些古树。坐在那个古树的地下,抬起头看着天空,然后你看到阳光那样一束一束地穿过那些细细密密的树叶,洒在你的脸上。飘过来的风,又是夹杂着那些淡淡的,薄雾一样的那种轻柔的感觉。在那个瞬间,你会感觉自己好像原地复活,像一株吸满了天地之间灵气的小草,可以毫不畏惧地继续站起来走下去。 我这两年收获到的,也可以说是让我自己内心感觉非常安定的东西,是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们家乡那些乡亲们,他们看到我们把古树按树龄来分类,哪怕提高了成本也要去用环保的自然养护方式去做。他们也知道,尝了这个果实之后,觉得味道其实是差距很大的。所以他们现在也开始,我们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开始慢慢的去向我们学习。同时也因为这样子,整个香榧森林公园的香榧的品质高起来之后,提高了竞争价值,他们自己收获到的也比往年的,收益比往年更多。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去年的时候有遇到一个在国外的姑娘,她定制了一份我们的香榧去送给她的妈妈。她说她妈妈在国内,每年都会去买很多的香榧来吃,但是自从买了那份之后,她妈妈就告诉她,以后只吃我们家的香榧。为什么?因为她妈妈说,吃到了让她觉得是,她当时五六十年代吃到的那个香榧的味道。所以我就一直觉得,我自己只是做了一半,另外一半是来自于就是山上的那些乡亲们,还有就是来自于城市端的你们。 “梢”创立的这个城乡结合部,我觉得它建立起这样一种连接:可以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古老食物非常纯粹的味道,非常原始的一个样貌,可以被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可以感受这种不急不躁,非常慢的生活本来的节奏。然后,这个节奏就其实跟香榧的它的成长时间一样,需要三年,它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这个就是我觉得是“梢”的力量。为什么那么说,因为“梢”它本身就是代表了像树梢一样,向着阳光,可以积极地向上生长。那同时,“梢”也代表了细枝末节。它也警示我,作为一个做食物的人应该有的,对细节的尊重。   点击名字,查看食话分享大会现场视频 ▼ 陈立 | 罗锡芹 | 叶文侃 | 路易 | 桃二 | 周大宝 滕军康 | Roman | 刘益平 | 琪琪 | 林珂 | 韩省华 庞颖 | Alex Mok & Briar Hickling | 倪进庄 | 大瞿 | LuLu | 徐征洋 潘兴祥 | 老波头 | 寺尾千佳子| 赵博 | 朱华夏 徐嘉 | 管家 | 董定珠 | Franck Pecol | 王令凯 | 张新宇 张岳 | Julia Zotter | 郑斌 | 卢丹 | 汪一昕 | 林国平 Gerald Furtado | 小鱼 | 陈旻 | 食家饭 | 成爱国 唐建军 | 阿彬 | 老童 | 毛晨雨 | 张卫星 | 滨斌 左壮 | 林琪 | 谌涛 | 林家驹 | 王小冬 | Davide Croatto & 张雷 安峰 | 王勇 | 顾勇 | 冯文 | 董磊 | 马坤山 王建荣 | 夏琛 | 林勇 | 阮浩耕 | Yoga | 张士康 Erica Huang | 伯恩 | 张如愚 | 知其白 | 王婧 | 童启华 图丨蔡蔡 责任编辑丨玄玄 文艺连萌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