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握定性研究的本质

点击上方关注“公共管理”

作者简介

王雨磊,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对于经验意义的建构与互动。定性研究是关于如何整体处理人类经验的学问。具体来说,定性研究既是旨在探究未知的经验系统,也是力图省思已知的经验结构。

  探究和省思经验结构

  不同的群体、阶层都有其自身稳定的经验意义系统,这为我们彼此理解制造了障碍。定性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明确那些我们未知的经验结构,为理解研究对象打下基础。如果我们看见了一个社会事实,但是却不辅以意义上的理解的话,我们并不能说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个事实。

  定性研究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探究未知的经验,也可以帮助我们审慎地省思原本已知的经验结构。我们的信念系统有时候会固化为一种思维地图,作为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和起点。思维地图的好处在于,它为我们节省了思考的时间,让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梳理生活经验,并进一步将生活程式化。但是思维地图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它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如“山东人都能喝酒”、“女博士不食人间烟火”、“文科生的数理思维很差”等。人类的行动具有高度反身性,当你越相信一个信念时,这种信念便越容易转化为行动力。因此,我们不能依靠一些主观意见和刻板印象来作出理性决策,我们需要更加本真的经验事实,有必要借助定性研究审慎地省思我们身处和面对的经验系统,更为本质地理解人与社会。

  定性研究最终目标是为了整体把握事物本质。定性,即为确定事物性质。性质,是一种沉淀于事物中的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倾向。确定事物的性质,就是要将那些内在的、稳定的、持久的倾向与外在的、易变的、暂时的倾向区分开来。通常强调,做研究必须有一定的“调查必要时间”。因为只有足够的时间,你才能辨别事物的内在特性与外在特性、稳定特性与不稳定特性、持久特性与不持久特性。

  避免形成闭路的意见循环

  人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经验来填充所观察到的经验现象。比如,我下乡调研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渔船的照片,有回复说,他想拥有一艘船,打渔吃鱼,周游天下。这是一种对打渔生活的诗意想象。事实上,渔民的日常打渔生活十分辛苦,不仅要收拾船只,还要结网收网。在渔村,我观察到很多老少包括十岁左右的小孩都辛苦地清理渔网。

  做定性研究的难点在于,如果研究者没有经验,就可能缺乏对研究对象的理解的基础;但是如果研究者过分沉浸和相信自己的经验,便可能替代对研究对象相关经验的解读。因此,做定性研究必须放下思维定式与价值预设,朴素地面对社会生活的经验。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设身处地站在研究对象的结构环境和生活处境中去观察、理解和体会,而不是将自己的观念体系和价值系统套用在研究对象上。定性研究不能掉入一些概念和想象的陷阱中,更不能被那些以讹传讹的标签所误导。

除此之外,做定性研究最危险的是,在进行研究之前,研究者可能就已经形成了一套预设,然后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寻找那些有利于既定预设的材料,然后再将这些材料拼凑成一套看似合理的论据,用来验证自己的预设,最后形成一个闭路的意见循环。因此,每个研究者都要走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框架,对自己的经验保持适度的怀疑,甚至挑战。研究者要尊重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和经验系统——可能是研究者的一个盲区,需要尽可能地还原和体察对方的意义构造。这就要求定性研究者时刻保持对研究对象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同时必须保有移情的能力:既要感知并把自己置身于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又要体察并提炼自己没有直接经历过的生活或社会过程。

  阅读研究对象的经验结构

  经验系统是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者要回到研究对象的经验本身,只有回到研究对象原初的经验本身,才能理解彼此。研究者要学会阅读研究对象的经验,除了放下自己的经验包袱之外,还要试图深入对方的经验系统,并且在充分体察的基础之上去理解这些经验。

  然而,这并不是说将研究对象的经验绝对化、神秘化,而是要打开经验,仔细阅读这些经验纹理,并有效解读这些纹理的脉络、来源与原理。研究者阅读经验,不仅要阅读经验的“A面”,也要阅读经验的“B面”。只有同时熟识经验的双面,研究者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认识对象的行动逻辑及其意义。这也就是实地研究的必要性。有时候我们在实地研究中见识的“B面”并不一定全部都会写进研究之中,但它是构成我们系统认识的基础要件。“B面”如同地基,等建起高楼大厦,地基早已深入地底,虽然不可见,但是却离它不得。

  对于解读经验,定性研究既需要回到原本的事实和经验本身,又需要超越经验和事实,上升至理论甚至经典。定性研究者需要学会讲故事。讲故事的基础是充分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和后果说清楚,而不是按照讲述者既定的思维定式,把故事架构给肢解了。当然,我们需要阅读经验,却又不能朴素地复述经验,陷入朴素的经验主义。因此,定性研究还必须具有理论上的想象力。定性研究就像拔萝卜,研究者既要尽力揪住萝卜叶,又要想办法拔出萝卜根。拔萝卜的力度一定要控制好,既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又要小心不能把萝卜根扭断;不然,根是根,叶是叶,我们就得不到一个完完整整的“萝卜”了。

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加关注

微信号:chinagggl

公共管理学科评估,几家欢喜几家愁?

2005-2016 哪些人成为公共管理学科长江学者?

公共管理与政治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公共管理学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排行(高校榜单与机构榜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