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说】“3D打印技术及在考古文博行业的应用”
图为克孜尔石窟用3D打印技术复制的两尊半身天人塑像
3D打印,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它已经在诸如医疗、珠宝、玩具、体育用品、工业设计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但是,在文博领域中运用3D打印技术,还着实是一件新鲜事儿。
昨天,小编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组织的“一带一路”暨人大考古学科建设研讨会。会上,康硕集团副总裁段戈扬做了一场“3D打印技术及在考古文博行业的应用”的报告,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眼球。报告中,段戈扬先生首先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它是一种采用逐层打印的快速成型技术,整个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处理、分层叠加成型和后期处理三部分。然后,他指出在考古文博领域,3D打印主要可以应用于文物修复和文物复制品制作两大方面。用传统方法进行文物修复和复制品制作,不仅需要有相关专业人才,而且还存在时间长、精度低等不足。此外,在修复和制作过程中,还需要直接接触文物实物,这多多少少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最后,他认为3D打印之所以能适用于考古文博领域,主要有以下原因:1、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表面光洁度的技术,能做到在对文物处理过程中不失真。2、使用“蜡”作为成型材料,这与我国传统制作工艺“失蜡法”所使用的材料一致。3、处理过程中,不需要直接接触实物,并且能够做到“一键操作、无人值守”,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既省时又省力,在处理过程中顺便还能对文物进行电子资料存档。
其实,国内已经有相关文博单位开始采用3D打印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就是其中一家。“在 3D 打印技术出现之前,仿制文物以及修复文物,都要在文物原件上覆一层软泥,工匠以此为基础才能制造蜡模。但这种传统手法多少会让文物受到污损。至于那些诸如绢帛、绸缎、陶俑等特别脆弱的文物,几乎不敢怎么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部副部长余健面对媒体时曾这样说,“以往,我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描线来制作模具。制作一件简单的青铜器仿制品,大约需要花去一个熟练工匠一个月的时间。有了 3D 打印机,他们只要用一个多星期扫描、打印、建模,之后的一个多星期将打印出来的零件组装起来。其中,打印一个青铜器部件需要 10 小时,比我们手工复制要快很多倍。整个过程总的算来,要比原来节约一半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复制和修复的误差几乎为零,对文物的损耗也几乎为零。”
3D打印虽然算不上一项新技术,但在考古文博领域的应用的却才刚刚起步。从三星堆的例子可以看出,使用3D打印制作文物复制品的做法完全可行。文物复制品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不能与真品相比,但在某些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及博物馆教育中,完全可以替代真品。至于在文物修复方面如何使用3D打印,有国外学者提出:可以先将与残缺文物相类似的完整文物进行打印处理,然后再将需要的部分从处理好的复制品上切割下来,再与残缺文物进行拼合。
总之,不论是文物修复还是文物复制,3D打印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此,小编很是看好,也很是期待,不知您是什么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