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推荐】博物馆文创产业:新发展需破瓶颈

2015-01-09 陈弘毅 弘博网



博物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近年发展较好,但不少博物馆的文创运营还存在人才、机制、经营三大短板,应从理念、人才与文物数字化等方面加快博物馆文创事业建设。


现状


河南省博物院副院长丁福利指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相比,我国博物馆文化产业总体来讲还处于起步、探索和培育的初级阶段。


山东博物馆陈列部一位负责人说,我国博物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近年取得了较大进步,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博物馆建立纪念品商店,并从多种渠道引进充实所销售商品。目前,故宫博物馆、国博、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馆属企业,从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截至2014年8月底,故宫开发文创产品6750多项:“从朝珠耳机,到朱门金钉旅行箱,再到故宫元素系列服饰,现在的故宫文创产品已经不同于早期的简单文物复制品,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


单霁翔说,重视文创产业是当今博物院服务于社会需求、致力于传播故宫文化的结果:“了解受众的兴趣点,通过学术研究挖掘藏品内涵,制作、推广有趣并有文物特点的文创产品,是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有力途径。”


北京文博交流馆馆员孙淼认为,目前我国博物馆产品开发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由本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开发部门自行开发设计、委托外加工生产;全权委托、授权合作企业涉及并制作生产;博物馆与企业合作开发,并委托生产。无论哪种开发生产模式,文化产品都必须体现博物馆的特色与相关文物艺术和文化特征。


一些博物馆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还表现出区域性和层次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成熟度表现出从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其中,中、东部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已在开展,一些产品开发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从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而西部地区博物馆受制于人力、资金与观念等因素,文创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制约


业内人士认为,缺乏文化产品设计、开发、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发展与博物馆整体运行机制问题,产业链条不完善、营销机制等问题共同制约着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丁福利等指出,就目前看来,不少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存在千篇一律,文创产品研发层次较低,纪念价值较低的问题。


孙淼说,“文化产品缺乏新意,很难让旅客产生购买兴趣。此外,文创产品需要能够传承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目前不少文创产品只满足于简单地将文物图案"复制粘贴"到器具上,没有"创造"与"再提炼"的过程,文创产品实用性较差。”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博物馆文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较为紧缺,严重制约了博物馆文创发展。


北京、江苏、山东等地一些公立博物馆负责人认为,在博物馆文创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产业链不明晰的问题。“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多集中在纪念品开发上,还没有从产业角度开发,市场机制运作不够,更谈不上产业规模化。”产品开发缺乏创意性,缺乏对本馆藏品和观众需求的调查分析,“有纪念品,而无创意产业,有经济效益,而缺乏艺术性和原创性的长效投入机制”现象凸显,制约着相关博物馆文创事业的持续发展。


专家认为,现行博物馆管理机制也是阻碍文创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例如,许多博物馆还停留在“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的传统管理模式上,而很少考虑如何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开拓新的市场,研发新商品;有些博物馆缺乏有效的企业化运作机制……


做法


业内人士建议,基于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向着更高层次与“发散式”的需求发展,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需从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完整、高效的文创产业链的打造。


首先,理念要与时俱进。业内人士指出,现代博物馆应当在保持自身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机构性质的基础上,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大量引进市场化理念、方法,建立起符合其外部环境的整理体系和运作模式,例如,通过组建博物馆商店联盟的形式,将博物馆文创商品以更加符合市场规律、更加多元的行销方式推出,避免因公立博物馆本身的事业单位性质导致文创产业发展障碍。


其次,营销设计要多元化。博物馆应吸引多样化人才,组建独立的文创产品研发生产部门,在研发部门中以博物馆专业人员、研发专业人员为主,确保开发产品贯彻博物馆特殊文化底蕴的需求,并将这些文化内涵融合在具备市场空间的产品中,生产更具独特性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同时要注重文物数字化。业内人士指出,不论是北京故宫的吉祥物“壮壮”和“美美”,还是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系列产品、“朕知道了”胶带等,都是在文物数字化的前提下通过融入色彩、审美的现代理念设计而成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行销处副处长王耀锋表示,文物数字化是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的必然需要,“数字化是文物信息再次利用过程中一种减少损耗的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也是对文物的"再认识",更能够明确文化资产的所有权,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


(本文来源于新华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