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说】博物馆展览谁来评价?

2015-02-07 曾 瓦 弘博网


弘博说博物馆展览谁来评价?
背 景
2014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已经启动,这是中国大陆境内博物馆展览的最高级别奖项,本期弘博说就来聊聊博物馆展览及展览评价。
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奖项设置
一般是最佳历史类陈列展览3个、最佳艺术类陈列展览1个、最佳自然类陈列展览1个、最佳科技类陈列展览1个、最佳纪念类陈列展览2个、最佳进步陈列展览2个。最佳进步陈列展览奖只能颁发给县级博物馆、行业性专题博物馆、非国家一级或二级博物馆的民办博物馆。每个展览只能参加一届、一个奖项的评选。
关于评奖标准
关于评奖标准,小编没有查到正式版文字说明,但从历年获奖情况分析:观众参观人数、社会关注程度、展览配套文创衍生品开发及销售情况都是很重要的指标,当然专业角度的展陈评价也是非常重要。一般从展厅面积、展线长度、文物展品件数及组成、灯光、色调、风格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整个展览体系的设计。

那展陈设计评价有没有更加细致的标准?比如多大面积、多少件文物应该有多长展线、配合怎样的灯光色调,这还真没有,也不太可能有。还是那个恒定的道理,因时、事而异。但这个问题还是要讨论,评论是促进一个领域进步的重要推动,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文学评论的文艺事业的发展情况,博物馆展览也同样如此。


到底什么是好展览,展览评论怎么做,表面上看起来是多样性的标准,根本上也是没有理论的共识。那我们来“剥洋葱”,这种共识的难点在哪?大的方面从展览的受众、受众的标准来说。这里不包括美术馆、艺术馆、画廊之类的泛博物馆,仅讨论标准意义上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
博物馆做展陈设计的时候有没有目标受众?
除了专门有特殊针对对象的展览(比如专门针对儿童的),其他大多数的展览很难限定目标群体。你说一个关于年俗的展览,还能细分出不同群体吗?男女老幼,各种身份、各种背景的人都要过年,都是博物馆想要吸引的人。再比如某个主题的展,顶多能大致分为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而这两大类是分散在各个群体中的,专业观众有男女老少之分,专业也有不同角度之别,普通观众也会因个体差异性有不同的关注点。展览本身也有多个角度的分类,基于分类的不同,评价也是不同的。比如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主题类展览和艺术类展览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是没有固定受众的,是面向全社会的。
那都没有固定受众了,还能讨论受众的标准吗?

答案是能,如果因纷繁差异性而放弃讨论,那基本会陷入不可知论。就从最粗线条的划分开始梳理,也是博物馆评论经常讨论的问题,博物馆评论是由专家学者来做还是普通大众来做?可不可以统一起来有一套标准,这可真不行。博物馆专业性较强,圈内圈外差异比较大,就我所见这种学术性和大众性是很难调和的。基于此,美国展览评优体系有两种形式,一是美国博物馆协会(AAM)展览评价标准体系,带有半官方性质;另一类是民间的博物馆展览评价标准体系,带有民间咨询性质。民间体系由四大标准组成:舒适度、吸引度、提升度、有意义程度,并且每项标准之下包涵4到8个表现方面(二级指标)。中国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的规定是“评委会由15位专家组成,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派出2人,主办方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各出1人,其余11位专家来自各界,按照奖项分类从专家库中随机抽签选定。除指导单位、主办方派出的4人,其余的11人不可以同时担任初评、终评的评委。”应该是一种专业性的评选,因为还是业界的专家学者参考指标,依据标准评选出的。


现有的博物馆展览评论基本还是业界的声音,文学评论、美术评论其实都是如此,并没有把一般读者的感想包含在内,主要还是一种专业的、理论上的评论。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圈外的、民间的声音都是零碎的,而且也难以避免自身立场的局限性,想要从一个较高层面获取对于博物馆展陈设计有参考意义的想法和建议并不是一件易事儿。一方面普通观众不具备系统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博物馆还没有培养起观众这种习惯。博物馆对公众的社会教育功能到底要传播什么?我想,提升审美素养、培养批评的能力、引导对于自身兴趣的发掘与认知、满足自身需求的主动性是博物馆教育的应有之义。

作为一名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选择及评价

我选择去看一个展览,首先关注的是主题,我感兴趣的展即使收费、即使已经听说布展一般,我也会去看,因为我有兴趣知道不好在哪里,回来吐吐槽也是很有趣的嘛~这个就得说到国家博物馆了,国博总被吐槽,没办法,树大招风,大家都很关注。国博的展览我都特别有兴趣,主题都很吸引我,但是多数情况下失望而归。常设展览“非洲木雕展”被批评为“是一个清理出通道的仓库”,“丝绸之路” “江汉汤汤”展就是一堆重器的排列。我期望很高的“玛雅美的语言”展没有我希望获取的关于玛雅文化的解读的展示,逻辑结构分离而简单,展品的介绍也很简略。我能理解可能展览背后可能有很多博物馆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政治、外交方面的,但是长时间不给人一种惊喜感,似乎也不合适。我吐槽归吐槽,但是国博的新展我大多会去看。所以作为观众,小编想说,在策展时还是应当较多考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一些政治上允许可以不用做的、生硬的爱国主义教育展、政治学习展真的应该多考虑一下有多大必要。


其次,我要关注这个展有没有“看点”。看点有很多类,有价值的文物、有趣的展陈方式、展览背后的社会影响甚至一些炒作都会成为看点。我会冲着数字化展示手段去看国博的《乾隆南巡图》数字展厅,会因为《资治通鉴》手稿去典籍博物馆,有机会的话也会去看上海龙美术馆展出的2.8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再有,我评价一个展览,也不会有什么完整标准,只会保存展览最核心记忆,传播的时候也只会强调这种记忆。你要问我,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秦与戎》展如何啊?我会说,“我觉得很不错,学术的感觉很强,填补了我的一些知识点空白,布展也很专业,就是看起来很简陋,但展出文物很有学术价值的”。我也一直记得首博的“呦呦鹿鸣”展,“层次分明,展厅布置特别有氛围,展出文物都特别精美”这些就是我的核心记忆,至于什么霸国跟燕国公主有什么关系这类的争论我觉得不那么重要吧~
结语
其实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展览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多关注博物馆的展览,并传达出你的看法,作为公共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是与你密切相关的,你应当充分享受她能提供的养分,同时为了获取更多,适当的反馈有很大的价值,能够促成业界与社会一起努力,切实提升博物馆展览水平。耳边回响起《大话西游》里唐僧的话,“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 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什么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展览展线的信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弘博讲坛】博物馆展览展线知多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