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头条】故宫成立文博法治研究所 试填补无博物馆法的空白
某网店在售的仿故宫藏《兰亭集序》
2001年,故宫将馆藏古书画进行仿真印刷,委托一图文制作公司扫描100幅仿真作品,该公司私自保留了图片存档,进行打印并廉价销售。
2008年,故宫对于该公司对故宫仿真画进行复制、销售的行为提出诉讼。但因为故宫起诉的名目是著作权被侵犯,而被告律师强调,复制品不具备著作权,原告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人”,最终,故宫只得忍气吞声,作撤诉处理。
一位文博业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因为没有博物馆法,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尚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博物馆的展览、教育、商业行为的规定,在法律上都是空白。因此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博物馆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纠纷。“上世纪90年代就有单位打着故宫旗号卖东西,所以需要成立专门部门处理这些问题。既然在法律上没有依据,只好自己开始研究起来。”
2月27日,故宫研究院宣布成立文博法治研究所。
在全国博物馆中,故宫是唯一成立了服务于博物院事业的专业法律部门的机构;而故宫研究院文博法治研究所,则成为了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发展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研究机构。故宫院长单霁翔介绍,在今天文博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着法治规范的问题,“成立文博法治研究所,就有关文博行业的法律问题进行专向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故宫曾于1998年成立了法律处,负责建章立制、合同审核、维权诉讼、普法宣教等日常工作,并为故宫文博事业发展,古建大修、文物清理等中心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服务和支持,近年来更扩展到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
但故宫法律处处长、文博法治研究所所长陈俊旗感到,博物馆在市场经济下的弱势,“不论是自身的保护、管理,还是与各方面的关系处理,法律依据比较差,不适应目前博物馆的发展需要。”
上述文博相关人士介绍,3月即将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有望为规范博物馆监督管理、加强行政执法提供法律依据,但这仍只是行政法规,而非法律。在法律上,涉及博物馆的只有《文物保护法》,且关注的更在于博物馆内的文物。“日本的博物馆法是教育法,将博物馆与国民教育捆绑在一起,而我们只强调文物保护,并且即使在这一点上,有些细节的内容也并不是很清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故宫成立法治研究所,是否显得太过超前?“一点也不超前,反而已经滞后了。”该人士说。
在这位人士看来,故宫文博法治研究所的成立,对文博界也将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毕竟故宫是最典型的代表,如果它对某种现象、情况有所突破,那么其他单位今后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按照这个案例执行。”
2016年,研究所将建立文博法治文库,编纂故宫法制史等资料,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向社会普法。参与筹建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法治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法律委员会,联络文博法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为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建言献策,同时还将以各种形式展开海内外文博法治领域的学术交流。陈俊旗说,“故宫是一个特殊的博物馆,我们希望能像长城和大运河一样,有一个故宫保护条例,研究所的研究可以为此提供立法依据,实现全面的依法治理。”
“我们身在第一线,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博物馆的名称名誉权、为观众服务、自身工作建设等方面,希望能够尽量提供素材、资料,如有理论支持则更好,向有关方面建言献策。”陈俊旗说,他更透露,希望能以此在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司法免扣押条款”等问题上有所推动。他并呼吁国内的大型文博单位,如国博、上博、国图等,在文博法治上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故宫今年招13名博士后
除了文博法治研究所,明清宫廷技艺研究院也于当日成立。故宫所藏文物中,所含的工艺类别达七八十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水准。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明清宫廷技艺研究所所长陈丽华介绍,研究所将启动《乾隆花园内檐装修特种技艺恢复实录》的整理与编辑,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清宫藏毯”,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北故宫等合作“中国珐琅艺术研究”的项目,与台北故宫合作“乾隆御制诗文款识玉器的研究”的项目等。
与文博法治研究所与政法大学的合作类似,明清宫廷制作技艺研究所与美国世界文物建筑保护基金会、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结成伙伴。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介绍,这将是今后的一个基本原则,故宫研究院的研究机构必须与院外学术机构结成合作伙伴,合作展开学术研究,并制定较为成熟的近中期学术成果。
郑欣淼还通报了一年来故宫研究院在机构整合、机制创新、项目实施、成果出版等学术工作中取得的进展。《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的首部成果《江苏》[贰](南京卷)、目前中国陶鬲最完整最前沿《中国陶鬲谱系研究》均已出版,而“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也已在去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在人才上,故宫研究院已返聘18名退休的专业人士,既有咨询专家、专业学者,也有项目专家、技术人才。而去年更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傅熹年院士、德国海德堡大学雷德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罗森教授、国家图书馆李致忠研究馆员为首批顾问。
2013年故宫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属于我国文博系统的首个博士后站,去年招收了4名博士后,而今年则扩招为13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向早报介绍,去年信息公布后,收到了20份简历,“院里觉得我们的研究方向可能对优秀的博士、学者还是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于是在全院范围对正研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了13个专业方向。”
目前2015故宫博士后的招收信息已可在故宫官网查询,研究方向包括史前与先秦考古学、古建筑研究、明清档案及宫廷史研究、考古学(侧重建筑考古)、明清宫廷史、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创新、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史研究、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甲骨文整理、故宫藏唐卡的科技修护研究、古窑址调查与研究、明代宫廷工艺史、明代工艺美术史、宫廷戏曲研究等。其中故宫院长单霁翔将担任古建筑研究方向的导师。
弘博评:故宫的文博法治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文物保护、博物馆发展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研究机构,也是唯一服务于博物院事业的专业法律部门的机构。全国4000多家博物馆,故宫仅此一家,而有实力做这种事儿的博物馆也是少之又少。故宫走在这个行业的前面,可是整个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仍是滞后的,这种滞后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不论先天的条件如何难以改变,但是行业在变革,主动也好,被逼也好,行业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故宫尚且遭遇著作权被侵犯没有得到法律保护的事儿,其他博物馆的境况可想而知;法律上没有对博物馆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的博物馆法,即将出台的《博物馆条例》只是行政法规……前路还很艰难,但是不会绝望,毕竟已经在尝试提供立法依据,在呼吁整个行业形成合力,这些就是曙光。
(文章来源于澎湃新闻网,原标题:吃过没博物馆法的亏,故宫建文博法治研究所自己来研究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弘博网今日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