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六年来,许杰馆长除了介绍甚少曝光的精彩私人收藏(如2012年秋天展出的雅虎创办人杨致远夫妇的中国书法收藏),积极开拓亚博馆极具特色的亚洲文物收藏与当代艺术的对话,藉此为美国观众提供全新的亚洲艺术体验。明年,2016年是亚博馆成立五十周年,将推出重头大戏,展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瑰宝文物,这将是故宫珍藏第三次赴美展出。
记者余小蕙(下面简称“余”):请问您2008年接掌旧金山亚博馆馆长一职时,贵馆在美国博物馆界和世界亚洲博物馆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您上任后如何擘划亚博馆未来的蓝图?
余:请您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
许杰:例如我们最近一项展览“绮丽”(Gorgeous)的图录,感觉像本时装杂志。为什么?我们觉得艺术是人类创作的精华结晶,但今天的艺术应该走向大众,成为普罗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特地将展览图录做成像一本杂志,让观众比较容易接受,内容的编排形式也如此,把画册里头的馆长序言做成像杂志发行人的序言。“绮丽”这个展览正观照了我刚才提到的两条路线。此展由我们博物馆和旧金山现代美术馆(SFMOMA)合作;SFMOMA 目前正闭馆修建,收藏正好可大量提供外借。这项展览在亚博馆举行,主要策展也是我们自己的团队。我们以“绮丽”(gorgeous)来表述艺术精彩绝伦和与众不同的特性。展览一半是亚博馆的亚洲古代文物收藏,另一半是 SFMOMA 的收藏,主要是近代和当代西方艺术,但也包括其他地区,如日本的艺术家。我们根据一些命题,包括艺术如何表现“危险”这个概念,“缺陷”如何成为一种美等等,把古今中外、亚洲跨地域的艺术作品都放在一起对照展出,带给观众惊奇。许杰多观众都认为亚洲不属于他们的文化或语言背景,亚洲艺术有难度,他们看不懂。然而你换个角度,例如日本茶道器皿的造型经常是不规则的,这个“缺陷”对照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用捡拾而来的东西做成艺术品,虽然两者不尽相同,但仍有着某种共同特质,就是缺损变成一种美的手段。又如中国金碧辉煌的山水画对照另一个民族的艺术,同样也是用金的颜色来表现壮观的气势,虽然功用不一定相同,但展现的艺术视觉效果却很相似。通过这种并置对照的手段,我们希望帮助美国观众克服对亚洲艺术的陌生感,让他们认为亚洲艺术是很容易亲近、接受和理解的。我们把出土时手臂就不在了的西汉陶俑和德昆宁(Willem de Kooning)形象夸张变形的画放在一起,让观众对这两种艺术产生一种全新的领受,由此感觉亚洲艺术其实不难入门。
余:观众对这个展览的反应如何?
许杰:非常好!这大概是我们所有展览中艺评家最欣赏的一个,观众的反响也很好。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内容、手段很新奇,没有人做过;第二,图录的形式像杂志,从来没有一家博物馆这么做过的;第三,我们策展人撰写的说明牌也不是一般传统的写法,一般说明牌都是写着这张画出自德昆宁之手,他想表现什么等等,而我们则采对话的方式,策展人提出很多问题,比方说,他会写道,我看德昆宁其实想表现什么,但或许杰也有其他想法,你觉得呢?每一个说明牌都是采和观众互动对话的形式,提出许杰多问题。其实我们馆内对这样的做法也有过许杰多辩论,就是博物馆一直是一个权威性的艺术机构,假如我们把一切都放开,观众是否因此感到疑惑,怀疑我们的专业知识。然而我认为今天信息化的时代,所有的权威都受到挑战,你有权威,你可以表述你懂的,但艺术同时也是无止尽的,你可以提出你真切感受到的问题,如此观众会感觉写说明牌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同他们对话,这也代表对观众的一种尊重,触动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感受。事实上说明牌也就只有那几个字,无法包罗万象,但观众看了之后能够受到启发,自己提出问题,从自己的角度去观读作品,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观众成为参观博物馆经验的主动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余:您认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经营的关键在于要注重和观众的互动和沟通?
余:除了展览,收藏也是博物馆一个的重要业务。现在亚洲艺术品在全球市场的价格不断攀升,而且私人收藏家的财力雄厚,往往比博物馆经费还充裕。请问您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许杰:我认为这个问题里头的“挑战”是否成立,这是可以质疑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强烈感觉到中国艺术品价格飞涨,私人收藏家的实力远远超过博物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历来都是以私人收藏为主的局面。尤其美国博物馆绝大多数都是靠私人收藏的捐赠;永远都是私人收藏反馈社会,将收藏捐出建立一座博物馆或是捐给现存的博物馆。我们博物馆当然也有一定的典藏经费,我们是有目标的进行收藏,重点在当代艺术品,就是要把我们博物馆的艺术故事继续讲下去。除此之外,我们博物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起点很高,如我所说,旧金山亚博馆自建馆以来一直在国际享有极高声誉,因此有不少收藏家愿意捐赠艺术品给我们。我们也会主动和许杰多收藏家互动和建立关系,希望他们将来会把部分藏品捐赠给我们。捐赠其实还是博物馆收藏最主要的手段--当然我的指的是美国博物馆而言--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反而大大鼓励收藏家去收藏。有一次我参加拍卖行宴请重要收藏家的餐会,因为这些收藏家都同博物馆有关系,席间大家各自介绍自己的收藏项目,轮到我发言时,我笑称我专门收藏收藏家。我无非就是希望说服收藏家将东西捐赠给我们,所以面对收藏家的庞大财力,我一点都没有压力。
余:您如何与收藏家建立互动?在中国艺术领域,今天许杰多中国藏家基于民族情感或对艺术的热情,积极从海外将买回中国文物。您出身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人和的优势,请问您如何经营和中国收藏家的关系?
许杰:我想有几方面,首先收藏家考察一个博物馆馆长,主要看这馆长的眼光,他对博物馆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愿景如何。在美国,馆长是主要的决策者,为博物馆擘画方向是他的权力也是责任。你眼光好,收藏家自然有兴趣和你交往。第二,许杰多博物馆馆长,包括我在内,都是专业出身,因此能够和收藏家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收藏家对我们有启发,我们对他们也有帮助,因此建立出一种心心相惜的关系,如果大家都对同一类文物有兴趣,就容易成为朋友,加上你鉴定方面的知识和眼光,收藏家会尊重你。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展览这个部分,我们做展览时不光从其他博物馆借作品,也从私人收藏家那儿借作品,当然我们首先要求的是文物和艺术品必须达到博物馆收藏的标准,我们才会展出,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也和私人收藏家有许杰多互动。这些都是博物馆和收藏家不同交往的面向。当然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足以欣慰的是很多收藏家对我们非常亲密和信赖。
余:请问您上任以来,旧金山亚博馆接受过哪些重要捐赠呢?
许杰:例如今年夏天我们将第一次展示亚博馆收藏的当代艺术。展品全部出自我们博物馆收藏,来自不同收藏家的捐赠和我馆自己的购藏。此展将具体展示我们近年来在当代艺术方面的作为和成绩。
余:雅虎(Yahoo)创办人杨致远的中国书法收藏曾在亚博馆展出(“法迹:观远山庄珍藏法书选”)。请问是如何促成的?
余:能否请您顺道介绍一下旧金山亚博馆的中国策展团队?
许杰:我们中国部门的策展团队主要有两名策展人,一位刚到任五个月左右,考古专业出身的焦天龙博士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考古学家。这会是未来我们博物馆中国艺术的主要面向;大陆艺术最精彩、最吸引眼球、最新鲜可介绍的恐怕就是最新考古出土品。和其他亚洲国家不同,中国大陆的考古出土品特别丰富,所以我和焦先生合作,希望将来大大推广和增多我们中国古代艺术的展览。另外一位中国策展人在我们博物馆工作已将近二十年,贺利是中国陶瓷界很有名的陶瓷专家。
余:明年旧金山亚博馆将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合作,展出故宫典藏精品文物,能否请您谈谈这个展览?
许杰:明年是我们博物馆成立50周年庆,我们将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同意出借典藏文物,在我们博物馆展出。很难得的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来美国展览过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1961年),曾赴旧金山等城市巡回展出;第二次是1996 年,故宫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合作“中华瑰宝: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珍藏”特展,当时我正好拿到大都会一项研究奖助金,虽然我的工作和故宫展览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帮了一点忙。除此之外,看到这项展览对我产生很大的震撼,当时这个展览在美国四大城市巡回,也到了旧金山亚博馆展览。明年,也就是继1996年展览20年后,故宫博物院藏品将第三次在美国展出。换言之,国立故宫博物院三次赴美,都来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诚属难得。然而相较于前两次旧金山只是展地,这次将由我们自己和故宫博物院一起组织,之后并巡回到休斯敦。
余:展览内容?
许杰:当然都是很重要、珍贵的艺术品,但我们的眼光侧重在皇帝的品味,因为故宫不论是北京或台北的故宫,都是来自同一个皇帝的收藏,尤其以乾隆皇帝为主,但中国从宋徽宗以后,历史上有许杰多皇帝都对艺术品感兴趣,比如明代宣德皇帝,所以故宫的收藏就是帝王的收藏,它是中国艺术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形成今天这样的格局,与帝王的艺术品味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切入去讲述皇家收藏的特性,这是我们的一条主要线索。
余:所以内容包罗万象?
许杰:没错,各个艺术种类都有。
余:去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巡回展出,也是强调皇家收藏。
(文章来源于“雅昌艺术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回复“弘博名家”,查看往期内容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