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视野和角度又会对博物馆有怎样的影响?
一般认为,保管部是博物馆主要业务部门之一,是整个博物馆工作的的基础,负责博物馆藏品的保护管理、征集以及研究等工作。文物的保管传统认为轻松简单,但实际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工作。其工作具有风险性、单一性和繁琐性。
南京博物院有一个工作程序表,这很能反映保管工作的全过程:
接收→鉴选→登记→编目→入库→保养→提用→核对→注销→统计
这个简明工作程序表,可作正规博物馆保管工作的参考,但不一定适用于人员少的文物陈列室。
送走客人,保管员按部就班地把藏品一件件退回库房,经过仔细检查,归还到原来的柜架,然后在编目卡上填写使用记录。接着把客人们的议论整理腾清,装进藏品档案。
上上下一下,进进出出,已经工作了近三个小时。现在有了点“宽余”,保管员坐下来继续编辑《馆藏抗日战争时期文献资料专题目录》。已经有人把这些目录改编为分类卡片,说它是一种较好的进行专题研究的工具。使人极易掌握和理解博物馆的部分材料。因此,保管员都把它看作是份内的作业,孜孜不息地去完成。
刚刚有谈到博物馆的保管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这里就不乏考古、文保人员。考古与博物馆的另一点重要连接还在于,博物馆文物来源方面。来源大致有这几种:一是保管人员的征集;二是文物工作队(或考古队)送来的发掘品;三是文物商店交来的文物,四是陈列部门为了陈列需要而征集来的文物。考古发掘是博物馆文物的重要来源,一般是将考古发掘的的高亮点文物送到博物馆里进行展示。一定程度上,考古学家确实在为博物馆提供资料。新形势下,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都在不断完善,身份定位也不断在变化,有学者也提出一线考古工作者的身份转变问题,从资料提供者到课题组织者。
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的王青老师文章中可以看到考古人对自身身份定位转变的思考。
从考古人的思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考古工作对于博物馆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资料提供者,这点无论是从考古人的角度还是博物馆工作的角度而言,都是如此。不仅是博物馆的文物来源,还有文物保管、研究等工作也与考古关系密切,在展览、宣教方面也是如此。博物馆的展览有不小比重的考古成果展、精品展,其实不止这类展览,很多文物展我都觉得如果能够还原文物出土环境那就太好了,会蕴含更丰富的信息,对于文物的理解也会不一样。考古人看待文物的角度,以及对于文物的理解也值得关注。我有一种很主观的认识,大多数人看待文物,那就是一件古物;考古人看一件文物,那是能看到文物背后的人和事的,眼前不仅仅是一个物件,而是特定时空维度下流淌、绵延的一个动点,这可能就是考古学追求的“透物见人”吧。(关于考古成果展更深入的解读,还请您查看弘博网4.18号推送的访谈)
最后的结论是,考古为博物馆提供了资料,但绝不仅仅如此,它的理论观念、研究视野、技术手段都对博物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