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说】博物馆藏品为何“只藏不用”?

2015-06-28 弘博网


编者按
目前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率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很多伟大的杰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博物馆安放在漆黑的仓库内,远离公众视野。这一方面探讨的文章很多,本文暂不涉及;另一方面很多馆外学者难以接触珍品,无法深入研究,藏品的学术价值难以得到发挥。本期弘博说主要关注后者,并揭示藏品“只藏不用”其背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现象:国内学者观摩珍贵藏品要靠人脉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薛龙春在《博物馆藏品,外人哪得知》一文中描述了他申请观摩博物馆藏品的经历,他表示虽然最终申请成功,但都是出于朋友的帮助,而且看到的东西与申请目录差了很多。观摩过程中,不允许拍照一切都靠记忆。

事实上,没有过硬的人脉,类似的申请几乎无法得到批准。
有一次我在某大学的文物馆观看一件晚明的巨轴书法,这件作品的章法非常有特点,我怀疑与作者的书写环境有关,遂提出拍照的请求。工作人员委婉地拒绝了我,理由是这件藏品他们从未发表,而且他们目前还没有精力来研究。事实上,这件作品自从入藏之后,数十年来从未有人引用并讨论过。

同样,而他也记述了在国外申请调阅馆藏的截然不同的经历。据其描述,在国外不仅如果是专业研究人员,而且调阅的藏品基本在研究范围之内,申请一般不会遭到拒绝。而且有些博物馆还会有专门的人员陪同,记录研究人员在观看过程中发表的所有看法。


据了解在国外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藏品已经打包,或是正在修复),博物馆工作人员无端拒绝学者申请的话,一旦遭人投诉,他的职位可能不保。当然,你不能一次调阅过大的数量,或者纯粹出于欣赏的目的。

原因:是文物保护还是文物私藏

博物馆里藏品又珍贵又脆弱,博物馆必须要考虑到藏品的安全,所以有一些藏品会尽量减少使用次数。如果依照上面的情况一旦出台申请调阅的制度,向社会公布申请的条件、程序,许多研究学者会蜂拥而至,目前的博物馆显然没有这样的接待能力,那样也不利于藏品的保护。


不可否认确实依上所说,博物馆确实有确保文物安全责任,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这种现象的背后还隐藏一种狭隘的观念和意识,就是他们视文物为本馆“私藏”,只有本馆的研究人员可以接触这些文物,他们拥有这种藏品研究的优先权,而即使自己无力研究,哪怕封存起来,也不愿意有益于他人。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与保护单位,而非所有者。这种狭隘的观念和意识,并不利于藏品发挥其自身价值。

多年以前,西方的艺术史学者总是嘲笑中国人说,你们研究一辈子艺术,竟然没见过(几件)真迹。
薛春龙:每个博物馆都有不计其数的从未公开、从未被研究的藏品,垄断这些资源不仅损害了学术的公平原则,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博物馆专家莫名的优越感与惰性。如果我们永远需要依靠人脉而不是体制来成功实现申请,我们就不要奢谈学术与国际接轨
建议:藏品需要被不断研究
件藏品只有不断被学者研究,它的意义被不断发掘,其历史与艺术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那些大量印刷在学术著作中并被反复讨论的作品,慢慢都会成为艺术的“经典”。

目前国内的许多博物馆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方法来展示更多的藏品。比如在网上开放虚拟博物馆,将永久藏品进行数字化展示等等。


在国外除了为藏品制作数字版,一些艺术馆还另辟蹊径,比如瑞士舒克拉格现代博物馆实现“仓库式展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拉出滑架,欣赏那些已被存档或正在修复的艺术品。而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美术馆等机构,则另建了开放参观的保管中心。


针对如何协调保护藏品又能让学者借阅方面,有专家表示可以将研究者的申请条件定得稍高一些,在必要的时候审核申请者的先期成果,而且一次调阅的数量也可以有所限制,甚至一年(或两年)内只能申请一次。另外,还可以向学者开放已经建成的数据图片库。

参考文献:薛龙春《博物馆藏品,外人哪得知》、桓历萍《谈博物馆藏品的利用与文物库房开放》
弘博小编

话说对于娱乐圈艺人来说,很害怕一个词叫做“雪藏”,就是指所属公司将旗下艺人关进“小黑屋”,不允许其参加活动,从观众的视野里消失,直到被人淡忘,而他们的艺人价值也随之降到低点。


人尚且如此,作为博物馆里的藏品如果不加以宣传,把他们深藏库房,无法与观众见面,那么藏品的价值将无从谈起,所以如何在确保藏品的安全前提下,将文物有限度地向研究人员、向公众开放将是今后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回复“弘博说”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