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弘博推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 •镜花水月 展”策展人访谈录
访谈录
Andrew Bolton: 最主要的动机可能是借亚洲艺术部百年庆之时进行合作。我们也想深入挖掘中国对西方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影响,以及中国对西方的兴趣。从时尚界而言,非常多设计师—例如香奈儿,迪奥,巴黎世家等等—已经在中国展示设计系列了。这不仅仅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能,也因为在建立之初这些品牌就备受中国美学的影响。我想梳理一下中国对西方在更大范围中的影响,这就要追溯到18世纪以前。
Andrew Bolton: 当时装设计师—尤其是今天的设计师—寻找中国灵感时,他们往往倾向于从电影入手。某种意义上,电影是他们观察中国的"窥镜",所以电影必然是展览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对王家卫仰慕已久,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他在电影中对时尚非常敏感,也因此是展览艺术总监的不二人选。我们一起挑选影片,后期剪辑全部由他担纲。我们也与非常杰出的灯光设计师Philippe le Sourd合作。因为展览对于监制设计师而言极其复杂,需要将常设展厅由展示书画改造为展示时装,所以我找到之前合作过的、也是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Nathan Crowley. 我的目标是让观众将每个展厅当作电影静帧,徜徉其中时体会影像式观展体验;Nathan自然是理想选择。
另外一位很重要的合作者是Stephen Jones, 他负责为所有展示模特设计头饰。Stephen是一位考虑周详、擅用帽子讲故事的帽饰设计师。所有的头饰都需要与时装有所关联;例如Stephen为青花瓷主题展厅(213展厅)设计的头饰都以姜罐形状为主。
Andrew Bolton: 只有在与大都会杰出团队通力合作之下才有可能,而且坦白讲我不认为其他博物馆做得出这样的展览。除了亚洲艺术部和时装艺术部,展览中还有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部,雷曼收藏,现当代艺术部,绘画与版画,以及摄影艺术部的藏品展出。所有人都积极合作并给出意见。这种合作精神使得如此庞大、复杂的展览成为现实。
Andrew Bolton: 比较理想的一条路线是从服装艺术部展区开始,向上经过埃及展厅,再到上层的中国书画展厅,最后来到Arthur M. Sackler 展厅中的"竹林"。不过强迫观众遵循展览路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策划之时就保证每间展厅都独立成趣,有独特的身份和叙事,但还能与整体及相邻展厅产生共鸣。我希望展览有点令人迷失,就像路易斯卡罗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那样跌入兔子洞,因为展览并不是探索中国本身,而是存在于西方设计师想象中那个虚拟的国度。
戳“阅读原文”,关注“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部”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