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5-08-16
弘博策划
弘博网
上期我们了解了curator这个词的历史演变及翻译问题,及其在现代西方博物馆的职责。
本期我们将继续学习curator与策展人在策划展览中工作内容、“独立策展人”的内涵以及“策展制度”在中国现行博物馆体制下的可能性和相关构想。
徐纯 台湾金门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朱扬明 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员、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
沈辰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世界文化部主任、东亚考古研究员,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与东亚学系教授
潘守永 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土家文化研究院院长curator与通常我们说的“策展人”是什么关系?在策划展览中curator的功能是什么?朱扬明:策展工作是一个团队在做,但决策者就是curator,馆长不参与。保管、宣教、财政等部门都是围绕着研究员及研究员所办的展览,都是辅助研究员工作的。西方博物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研究员,他们的权力比中国研究员大很多。策划一个展览也是要有宗旨的,就像馆也要有自己的宗旨一样,但这点往往被忽视。
徐纯:2004年我自筹奖学金送一位学生去美国费城的艺术博物馆实习,当时的副馆长Rice告诉我该馆的策展方式是由一位可以调用该项目资源(包括人、物、事、财)的人当展览发展人,或称展览经理,他来负责全部的组织,包括人、事与时间。但是我没问是否就叫做“curator”。费城艺术博物馆的那种团队策展方式就是从科层组织走向扁平组织的"任务编组"的团队合作方式。但是我确定他就是“策展人”,因为这个馆的组织虽然也是三部,展览项目一旦确定,这位展览发展经理就在各部找人组成一个策展团队,进行规划、选件、评量、设计、修改、制作与布展,调配人、物、事、时的就是展览经理。
沈辰:不可否认在许多博物馆中,curator的职责就是策展,所以相当于策展人。这点是准确的。但是这只能适用在那些中小型的,不以藏品研究(甚至没有藏品)为要、专业展览为主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他们的curator可以以学艺术史,或艺术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就可以担任,他们最主要的能力是和当代艺术家、艺术品藏家、艺术公司做商务洽谈、然后对展览从内容到设计、以及市场媒体运作都要做出决断。一般来说,一人担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所以,当一个成功的展览被大众热捧了,这个独立策展人就成名了。所以,服务于这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的curator往往是以展览项目为职业,所以可以是流动性,是自由身的。这就是西方艺术界在展览上对其冠以“independent curator"美称。就是对一个展览全面负责的策展人,但是,他们的展览并不以学术为主旨,而是要对商业盈利为标尺。这是资本社会中展馆老板雇佣独立策展人的唯一目的!
再说到大型研究性博物馆,如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之类,curator在策划展览的地位也是瞩目重要的。一个大型具有学术前瞻性又有大众趣味的展览一定是以该领域的curator为主的策展团队共同完成的。这个团队中有文保员(conservator)、三维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多媒体制作师、更重要的是释展人(interpret planner - 以后再解释),这个团队是以curator为核心,毕竟,对展品的挑选,选题,对展览的释读、表达都必须以curator的研究理念为准,但是研究人员必须放手让设计师和释展人他们对展览的理解以他们的专业技术方式表达给普通观众,curator在这里是展览的灵魂,但不一定在策划展览运作中面面俱到。
“independent curator”,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策展人”又应该如何理解?沈辰:“独立策展人”的概念,应该是更为恰当的运用在一些缺乏专业研究人员的中小型博物馆中以及以商业盈利为主的画廊美术馆。
对于大型研究型专业综合性博物馆来说,策划展览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或者叫策展团队。在这个团队中,curator一般是展览策划的核心。当一个展览团队中的curator对展览在各类媒体平台上代表博物馆的策展团队为介绍展览而频频出镜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就如同”独立策展人“一样。所以,在我们的讨论中,当把”独立策展人"和西方博物馆中curator的翻译对等起来的时候,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就开始了。
朱扬明:美国比较大的馆一般很少请独立策展人,因为大馆各个学科都有专家,之所以需要独立策展人,是因为它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在中国,博物馆在做展览时缺少专业人员,所以独立策展人就显得特别多,但是很多独立策展人也不是科班出身,自己也没有做过博物馆展览,这就搞得有点不伦不类。
独立策展人不属于任何体制,但他是专业出身的。我们中国的独立策展人,都没有相关背景和学历,这是很大的误区,什么人都挂“独立策展人”。策展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懂专业,一个展览要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或者艺术价值,不懂专业怎么策展?所以外国人会觉得难以理解,中国哪来那么多“策展人”,一个艺术家也能叫“策展人”?
现在往往两种人喜欢挂“策展人”头衔:一类是行政领导,他们并没有做展览的工作,但是在“策展人”那里要挂名;一类是艺术家,不专心创作,将很多精力放在策展、评论和经纪等等方面,要当“五项全能”选手。
沈辰: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博物馆行业内,能不能推行“策展人”制度,需要先解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博物馆里专业研究人员的话语权有多少?如果把展览部主任、馆长副馆长在展览上挂一个“策展人”,和现在博物馆图录上用馆长的名字做为“主编”有什么不一样吗?二是中国博物馆分级制度能不能让策展机制的多样化?要求一个小型博物馆套用大型省级博物馆的成功策展体制可不可行?没有真正认识到为什么策展,如何策展之前就讨论“策展人”制度是有让人不知所云了。
宋向光:近段时间,大家都在热议“策展人制度”。但是仔细思考下,策展、策展人、“策展人”制度,三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策展,是博物馆筹展业务中的一个环节,其工作目的、内容、界限还是比较客观清晰的。策展人,是一些台湾博物馆同仁对curator的翻译,并没有全面反映博物馆curator的实际职能,可能更偏向于艺术策展。试行“策展人制度”,是借鉴西方博物馆curator负责制呢,还是在展览筹展、管理环节实行“策展人”负责制呢?策展人制很可能只注意主管项目的业绩,而忽略博物馆的长远利益和博物馆的使命。如某博物馆的LV展,“策展”相当成功,但对博物馆形象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的。
潘守永:中国博物馆虽然有其特殊性,运作机制上与西方博物馆不是完全一致,但是可以明确的是curator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岗位或职业,也是博物馆的一项制度设计,是保障博物馆专业水准的关键。curator分为四个或者三个层级,类似大学的教授,这也和英国早先的一个学科只有一名教授制度有关,教授不仅仅是学术的领袖也兼有学院行政权力。
因为中国博物馆的特殊性,就认为无法引入curator体系或制度,这是很有意思的借口。某种程度上,没有完善的curator制度,而这正是中国博物馆普遍的非专业化的原因。就博物馆业务管理的流程而言,每个博物馆都会有自己所谓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或各家博物馆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但博物馆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则是共同的,curator制度的确较好地保障博物馆业务活动的学术性,对于博物馆特色和人才团队的形成也是很重要的。期待中国能够创新博物馆体制与机制,是时候摆脱“三部一室”的藩篱了!
朱扬明:很多人说要搞“独立策展人”,我觉得这就像之前的一些议题一样,没有讨论的必要,比如十年前讨论的董事会机制,中国的国情是不可能接纳的。所以要看国情,不能纸上谈兵。独立策展人也一样,我不建议急于发展这个。大型博物馆应该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家,所谓“独立策展人”不可能独立,因为你展览、资金、场地、协调展览的人都是依附于博物馆的,不太可能自己带个团队过来。而且这个会为很多博物馆偷工减料开了方便之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大馆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人员,要独立策展人干嘛呢?不擅长的领域可以找专家咨询、找顾问,但策展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小馆也做不了,它请顾问、请独立策展人,经费从哪里来呢?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大馆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请独立策展人;小馆与其自己做,不如引进成熟展览。
中国博物馆的特殊性其实是一种人为的结果,世界上有很多收藏中国文物的馆,但是在机制上都比较相似,办得展览、做得活动也都很好,这种人事、行政上的特殊性不利于中国博物馆与世界上其他优秀博物馆的交流,也不利于与他们处于同一话语体系下。
徐纯 、宋向光、朱扬明、沈辰、潘守永五位老师接受弘博网邀请,与我们聊这个话题。五位老师的笔谈文章在弘博网专题中可见,若编辑过程中出现的语境破碎、语意支离情况,请狠狠批评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