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聚焦】整体打捞or原地保护 遇见未来的致远舰

2015-10-09 程绩 弘博网


导语

这几日,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打捞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昨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辽宁丹东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基本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相关负责人指出,致远舰未来将整体打捞还是原址保护还要经过完整评估。

聚焦
未来致远舰能否整体打捞出水?

崔勇
按照我国目前的打捞技术,整体打捞致远舰从技术层面没有问题。但致远舰未来将整体打捞还是原址保护还要经过完整评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崔勇在发布会上透露,究竟是原址保护还是整体打捞,会消化本次探捞的成果,进行一个完整的评估。作为本次探捞负责人之一的崔勇,参与过南海一号沉船的整体打捞,他说,此前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方案,就历时近5年。


10月4日,打捞出水的“致远舰”舷窗(来源:华西都市报)

“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也代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回应,是否打捞致远舰尚未提上日程,需要建立在进一步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目前考古工作还没有正式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出水文物都是在抽沙过程中从泥沙中剥离出来的,为保护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这些需等到将来船体打捞工作计划出台后,再着手进行。”

“即便沉船整体腐烂或者断裂,技术层面也可以做一个钢结构的整体框架来打捞,这在国外早有先例。”崔勇表示。

聚焦
是否会修建博物馆?

牛莉

丹东市文化局局长牛莉透露,丹东正在向国家文物局和相关部门上报建立甲午海战纪念馆。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第五代外孙赵怀民希望能够尽早看到致远舰出水,“我希望能够整体打捞起来,因为沉没的致远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

而邓世昌第五代外孙叶伟力希望能够建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

致远舰(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4日,丹东港投入3700万元复制的致远舰正式合拢,长81.38米、宽11.58米,按照1比1还原致远舰包括士兵生活用品。未来这艘复制舰将作为爱过教育基地和博物馆

聚焦
如何保护船上的文物
据已知的信息显示,考古队员目前发现和出水了大量文物,此前较新的说法是,出水文物涉及60余种,100余件。而如何保护沉船文物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打捞起的磁盘碎片(资料图)

全程参与此次考古的文史专家萨苏表示,目前对这些文物的保护方式是“同环境保护”,打捞出水的物品,都没有暴露在空气之中,依然在海水和保护液之中,把文物放在里面,不应该有什么问题。

对于遗骸的处理和安置,工作人员也同样是极为严谨的。对于遗骸,考古调查人员极为尊重,并不把它视为文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时光轴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丹东黄海海域进行水下考古
考古人员发现一艘疑似终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2014年8月至10月
再次启动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出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埋深3米左右。
2015年8月起
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打捞起以组磁盘碎片,拼出来中间是“致远”的繁体字。
本文综合自《新民晚报》《辽沈晚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今日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