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推荐 | 哈佛大学博物馆课程创立者的博物馆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
萨克斯主张“让更多的人通过接触艺术品原作,熟悉世界文明中的艺术遗产,并获得相关的学术培训,使他们今后能够成为艺术教师、评论员、博物馆研究员或馆长。”正是根据该课程目标,萨克斯对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博物馆员工,不同的岗位也有着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博物馆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我们常常讲的藏品管理、对外活动等博物馆业务工作要求具备的能力,也应该包括胜任工作的职业素质。
现就这两点,对萨克斯博物馆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分析如下:
(一)业务能力
根据他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萨克斯对于博物馆内的藏品管理和馆外的行政活动同样重视,而这两方面恰好囊括了博物馆工作者的工作范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小层次:第一,鉴赏力。萨克斯认为,博物馆的专业人员首先应该是 “学者鉴赏家”,鉴赏力可以帮助学生们选出各类藏品的精品,这对于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和藏品收购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练就鉴赏力,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积累,还要具备凭感觉和直觉鉴定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博物馆课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福格博物馆里所有的画作,借以锻炼学生的视觉记忆。他还进一步指出,学生必须每天研究真品,不能整天看艺术品的照片或者仿制品)。第二,馆内的工作技能。这类技能涉及到博物馆建筑设计、藏品管理、陈列展览、观众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通过其博物馆课程的实践活动,我们对他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可以有所了解。博物馆班的每一届学生都要筹办展览,具体工作包括绘制博物馆建筑的平面图,与博物馆管理者一起工作一周,了解博物馆的管理情况,“以记忆的方式写出各展厅的展示内容,星期天下午参与给观众的讲解工作,从文献学、鉴赏学和鉴定学的角度撰写未发表器物的陈列说明”,为展览准备演讲稿等等。这些工作几乎涵盖了博物馆日常工作的全部内容。第三,社会活动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行政能力。萨克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馆外的商业、政治等社会活动能力。这是因为,博物馆的很多业务工作都涉及到商业活动,尤其是搜集藏品时要与经销商、收藏家打交道,参加拍卖会也需要敏锐的商业触觉。即 “游走在机构的边缘” — —这是博物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克斯的学生,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艾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他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纯粹的收购活动,也经历了与经销商、收藏家和艺术家复杂的谈判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巴尔始终把成为现代艺术的主要学者和管理者作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谈判时与对方保持距离,这是其他博物馆管理者很难做到的。
图右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艾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
(二) 职业素质
素质的特点是 “内凝”,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而业务能力是 “外显”,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素质是业务能力的基础,业务能力是素质的表现, 两者都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中,处处蕴含着对职业素质的培养。
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职业的敏感性。职业敏感性是对职业的一种悟性,是对某一职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对职业信息有强烈的接受、反应、判断和分析能力,是从业者对职业的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职业素质离不开对职业的敏感性。萨克斯所理解的职业敏感性主要集中在对博物馆日常问题的把握、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等。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萨克斯会把自己出任福格博物馆副馆长期间遇到的日常问题,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对于博物馆界的热点事件。当时的美国博物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行业人员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博物馆的业务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萨克斯设立了博物馆课程,这本来就是对博物馆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他自身强烈的职业敏感性。
第三,独立思考。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独立思考,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理论,从而反作用于实践。所有行业的工作者都需要独立思考,然而对于博物馆专业人才来说,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很多博物馆课程只重视实践,不重视理论学习,学生往往学会了 “怎么做”,却不知道 “为什么这么做”。萨克斯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一基本素质的养成,并通过组织对博物馆界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上文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萨克斯奉行以实践为主的全面性职业能力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总是与目标和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于上文提到的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博物馆人才培养实践中,萨克斯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培养方法,即在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学习中实行多样化的课程安排。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化的课程安排主要体现在既有基础课的设置,内容包括:艺术史、艺术博物馆的历史与哲学、博物馆的组织机构、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藏品收藏、保护、整理职能、档案保管、博物馆的教育方针和博物馆的职业道德等课程,也有实践课的设置;在教学方式上,既有交流讨论,也有启发式教学。
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交流讨论
讨论课的设置,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运用,又是对思维、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锻炼。
(二)观察、接触实物
在教学实践中,萨克斯改变了传统的以书本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保证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把每周一的课改到自己的家里进行,让学生尽量多地观赏、触摸他收藏的艺术品。萨克斯认为,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首先要利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然后再进行书本学习。
(三)参与实践工作
实践出真知。想要做一位合格的博物馆专业人才,仅仅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每年参与办展是萨克斯的博物馆课程中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拟定主题,向与萨克斯相熟的经销商、收藏家讨论租借藏品的相关事宜,写展览目录,根据现代陈列的要求布置展览,甚至还包括讲解员服务。
(四)启发性的提问
萨克斯上课的时候,运用多种手段,善于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一层一层揭开艺术品的面纱。
对于学生的培养,萨克斯并没有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种思想是非常难得的。
(五) 旅行考察
每个冬季和春季,萨克斯都会带领学生去拜访纽约、费城等地的古董商、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及博物馆专家,还会邀请部分学生参加他的家庭宴会,把自己相关方面的朋友介绍给他们。最典型的一次是在1936年的春天,萨克斯带学生去拜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家,包括美国收藏家格林威尔·温索浦(Grenville Winthrop),斯蒂芬·克拉克 (StephenClarks),菲利普·雷曼(Fhilip Lehman)夫妇等著名人物。正如萨克斯所说,他希望学生“具有一个收藏家的热情和艺术史学家的根基,并懂得公共服务的价值和管理。”
(六) 言传身教
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萨克斯的人生观念和工作态度,在他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在逐渐影响着学生。他是个谨慎而谦逊的人,除了严于律己,也用很高标准要求学生。
同上文提到的各种培养方法相比,言传身教是萨克斯有意为之,或是无意之举,还有待探讨。但不管是何种出发点,这种隐性的培养方法都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上就是萨克斯博物馆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的初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