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说 | 展览评论去哪儿了?
导语
前不久,“2015年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揭晓,它是我国博物馆展览奖项中的最高荣誉,奖项代表着官方机构对于博物馆展览的评价与认可度。然而在大众或者从业者所目及的公开领域内,从第三方角度为某一展览(尤其是历史类展览)进行评价,写评论文章的少之又少。我们看不到“文学评论“那样专业评价体系,更没有像”影评“”乐评“那样的普及程度,这究竟是何原因?对于历史文化类展览的评论,准确地说是“展览批评”能否普及呢?并不是所有展览都没有第三方评论者,在“艺术论坛”的网站里,小编看到了“展评”专栏,里面收集了一些策展人写的展览评论文章。但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展览多为艺术展览,更多为当代艺术展。文章较多是从展览名称、策展人等方面进行介绍,然后从展览主题、装置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
那么,对于我们经常看到在博物馆看到的历史文化类展览,为什么少有展评文章?
一位业内人士反映,之所以艺术展览评论比历史类展览评论更多,部分是由于市场原因。相对来说,艺术品相对更市场化,艺术展览的评论会对艺术家带来一定程度增值,而收藏家们是这些评论文章的受众之一;而对于历史类展览的评论不仅对知识上有要求,受众需求较小,对于大众可能也并不感兴趣。而这一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
我们来探讨究竟谁来写展览评论,并不是否认每个人都有评价展览的发言权利,从业者也应该听多方声音,但若说能作为“专业评论”,“展评人员”需要有门槛,这也是希冀从批评的角度促进业界改进角度而言。
展评人需要有识别展览好坏的能力,而对于历史类展览,展出涉及内容极为专业,与电影、书籍这种准入门槛较低的评论相比,历史类展览评价的门槛更高,展评人不光要有一定的历史、考古知识能够识别展览能否深刻展现主题,还要懂得展览相关知识,灯光、影像如何,对于非文博圈的局外人,这一能力上的要求恐怕并非普通观众所能达到的。
批判是一项控制之下的调查行为,需要丰富的背景与有原则的洞察力。
——杜威《艺术就是经验》
”那么,观众是否可以评价展览?作为展览的直接受众,观众的反映表达着展览的传播效果,但是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的评价,来源于内心的感受,并非专业知识转化而来,所以观众评价能够提高展览的服务水平,检验展览效果,却不能从本质上评价展览,必须要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才能推动展览从科学的角度评价。
标准的建立是任何评价的基础,有标准,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目前我国展览批评的评论体系并非有文学批评那样的严谨成套的体系,但是仍然有标准可以借鉴:
1990年 AAM年会的一个讨论会中,案每年惯例,最后都有一场展览专业人员的批判,其中列出四项一般性标准来做博物馆展览评量的指引:
1.博物馆正式理清的展览概念与元素(展品是如何组成的)
2.展览环境有接待与适合观众的可能性同时又可以有增加展览主题与目的的可能性;
3.展览讯息的沟通是由合宜的媒体产生
4.策展人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产生一般性的效果,提供清晰的讯息。
随着网络的发展,展览评论的宣传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很多文博人或者文博爱好者愿意去看展、评论展览,发布在微博、博客、豆瓣、知乎等渠道。
北大文博学院宋向光教授经常在微博中分享展览评论:从立意、解读、展品、视觉、服务五方面为展览打分,每项占比1分,满分5星。
评论标准的建立除了能够提高博物馆展览水平,也能够提高观众对于展览的欣赏水平,不只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
那么究竟谁来评价更合适,首先需要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感受到展览如何,这一点是基础。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公正、客观的态度。这一点如何才能做到,首先最好是第三方机构,比如博物馆学理论者,非该展览的展览策展人;博物馆方面的专业知识,即至少了解展览构成,要有一定的感悟、体悟能力。
本文分析的专业展览评论(批评),也更希望大众能够更多参与到展览评论中来,提供展览的相关思考,甚至是比较专业的评论,像现在的影评、书评,既热闹,又有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展览水平的提高。
展览评论(批评)更偏重于以第三方视角对展览的解读与评判,与同为对展览系统评价的展览评量有一定的区别,下期内容将围绕专业的展览评量概念及标准进行介绍,敬请期待。
参考书目:《如何为民众规划博物馆的展览》 作者/Kathleen Mclean 徐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