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聚焦 | 毕业作品展被破坏 别总拿“国民素质”说事
眼下进入了毕业季,很多同学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准备进行答辩,对于学艺术的同学来说,毕业设计是四年学业的总结,包含着很多心血。每年美术学院也会举办毕业设计展览,有的面向学校,有的则面向公众。比如:
2016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于近日开幕
展览展示了广州美术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生的众多作品,其中包含:绘画、雕塑、摄影、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实验艺术、展示设计等多个艺术与设计门类。展览面向公众开放,所以异常火爆。
然而展览展出不到一周
就出现了作品被损坏的情形
↓↓↓
其中最严重的是
其中一名观众居然用脚踩在作品上
对此广州美术学院的一些学生为表达愤怒
将此事恶搞作图
随后在作品学生们在某些作品旁边
安放了“请勿触摸“等标识
作为带领学生看展览的一位老师表达了不同观点,认为展方应该注意展览分流、展示策略,而不是将责任人曝光
↓↓↓
时至今日,这件事情仍在发酵,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上有针对此事不同角度的讨论。
究竟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作品被损坏行为?我们又能否避免?
每当发生这种类似于不文明现象,如景区刻字、破坏文物、儿童随地大小便等,“国民素质”就会成为归因主要字眼,甚至前面加上国别、性别、带上标签,而这样的归因往往不负责任,更是没有意义,因为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审美意识需要长期培养形成,短时间内没有解决办法。后来小编在看观众留言以及询问相关人员之后发现,对于这次的艺术作品展在观众的意识中有以下误区和疑问:
根本不知道哪些是不能触摸的
一些学设计的学生表示,绘画作品通常很多观众是不会碰的,但一些装饰设计就有可能遭遇黑手。而一些观众看到这些作品简单以为这些是可以摸可以碰的,比如装置中的食品、服装等,观众以为可以吃、能够换装就天真的摸了。
而在很多观众心理有一个错误认知是:展品本来就是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所以不设置玻璃可以随意碰。
而这类错误认知在于观众并不知道展品的作用以及真实内涵,并非有意为之(当然也并不排除是故意破坏),所以展方在展品主题阐释中是否应该加强对观众的引导及提醒。
作品又不是文物
不少人对展品是有区分的,知道文物是极具价值的,是不可触摸的,损坏了没法赔偿;但是毕业设计展,在潜意识中这是当代学生作品,或许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的。
儿童应该被宽容 释放天性
针对以上认知误区,不能把这些都归咎于“国民素质”,展方可以对症下药,比如提前告知不能触摸,以及宣传文明参观礼仪等。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儿童、家长、老师都要谨记参观礼仪,遵守参观须知。
互动不等于破坏
自由不等于放肆
所有凝结心血作品都应该被尊重
作为这件事件最终的受害者,毕业学生的内心肯定是痛苦的。
但个人素质是需要教育形成的,对于本次展览的组织者,或许还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减少此事的发生,针对此不少网友提出了建议,小编做了概况总结(欢迎留言补充):
设置门槛
网友认为应该提高票价,设置参观门槛。
用价格门槛可以将一些不热爱展览以及看热闹的人排除在外,然而对于一个美院学生的毕业展高票价办展与提高普通公众审美意识等主旨是否契合,会不会引发社会争议还需要深思熟虑。
引流措施
大型博物馆举办展览之前基本都会有应急预案以及相关引流措施,比如:风靡一时的”石渠宝笈“展览,预约参观,排队等号等措施都是避免观众太多时对展品产生伤害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展览设计中去对人群进行分散导流,避免短时间内人多拥挤到同一展品附近。然而对于此次毕业作品展览,通过展览设计方式导流并不适用。
安保措施
通常以博物馆的经验,重要展览前,现场都会有安保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在旁边,有的还会提醒“不要拍照”“不要喧哗”等参观礼仪,所以建议展方加强安保。
而有网友指出博物馆展览与广州美院的这次毕业展出不一样,博物馆本身就有保护文物的职责,在安保上有一整套的措施、规定。然而对于广美展览只不过是临时展览,在安保能力上较弱。据了解此次展览的保护者多为学生志愿者,而且展览作品多,一、两个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去维护如此多的展品。
增加安保人员之外还有增加监控措施、参观登记等等建议。
问责机制
还有人认为之所以大家会破坏毕业学生作品,是因为没有惩罚和赔偿制度。
如果,事先能够将破坏赔偿写在前面,观众会不会对破坏行为有所克制?但问责追溯需要成本,组织方会负担吗?
展方与观众的沟通
仅以此事看,在组织儿童参展前需要与领队充分沟通,应提前介绍参观礼仪。
后续
据了解,一些毁坏作品的观众都已经道歉,广州美院的同学们也通过微信号号召大家文明参观
↓↓↓
如果你有熊孩子,千万不要成为熊家长
你可以这样
该图片来源知乎网友@上游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今日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