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名家|首博邢鹏:研究人员眼中理想的藏品信息数据库是什么样的?

2016-07-10 弘博网


导语:博物馆作为社会的信息资源库,存储的藏品承载着关于民族、国家、人类全时空信息。目前,电子化的藏品信息检索是帮助人们在数以百万计的藏品信息中进行检索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博物馆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 ,软件开发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博物馆工作所需要怎样的功能,在实现各种检索功能时还是有颇多局限,难以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检索。


首都博物馆藏品保管部的邢鹏老师从事藏品保管研究十余年,他熟悉各种藏品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从业多年来,邢鹏老师从博物馆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尝试。他认为建立针对使用者的 、人性化的“检索功能”才是建设藏品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重点目标及考评标准。本期我们一起了解下邢老师眼中理想的藏品信息数据库


换位引发的思考


弘博网(以下简称弘):

您研究藏品信息数据库的初衷是什么?


邢鹏(以下简称邢):  

首先,是因为本世纪初时其他公众服务机构(比如图书馆)的数据库不够人性化,作为使用者感觉不方便,经常检索不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虽然当时博物馆界的数字化对公众服务的任务还不够充分,社会需求也并不强烈,但我当时认为如果有朝一日我们提供对外服务时,是否也是这种服务水平。


另外一点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博物馆的观众,我希望博物馆提供哪些服务?我希望如何查找博物馆的藏品?那我的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变成现实呢?这就让我联想到学过的计算机数据库知识, 当时认为如果能把博物馆藏品的各种信息都转化为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引导查询者按一定步骤进行一定条件的检索,从而得到某一范围内的检索结果,形成相对模糊的检索结果。这样就解决了当时只能按藏品编号或藏品名称进行精准检索时,查询者事先无从得知藏品准确名称和编号的矛盾。基于这样的想法和已有的文博知识、计算机数据库知识,我觉得应该自己试着做一做我理想中的藏品数据库。而且,我觉得要为藏品做一套好用的、人性化的藏品数据库是我们这一代博物馆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弘:

现有的藏品数据库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邢:  

我理解你说的藏品数据库,但目前许多博物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库,而是藏品电子账。可以说藏品电子账是藏品数据库的雏形。


我认为建设藏品数据库的主要问题还在于文字内容方面。以现有的藏品电子账目来说,在文字方面既有繁体字又有不规范简化字;形式上也不统一,各年代的账目格式不一;另外在内容上,以往按级别抄录各类别藏品分类账,一个类别中有多个级别的纸本帐,对应多个excel工作簿。在纸本和电子版账目的校对中,非常不利于校对改错;还有过去整个文博行业内部的基础工作标准还没建立(比如定名标准、计量标准等),或者不统一,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但这些基础的标准已经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建立并且推广了。


除了这些浅表的形式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立未来检索的角度以及检索的条件,每个角度还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只有标准明确了,未来藏品数据库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才能在同一“语境”下进行交流。


另外,现在电脑这么发达了,人们在检索过程中“可视化”的需求将日渐提上议事日程。因此藏品数据库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是入藏时的登记工作,还是日后的检索查询工作,都一定会面临文字与照片相关联、相对应的问题。这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来实现,因为无论是图像拍摄、图像后期处理,还是与文字相关联,这些工作中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如果能给一件藏品一个条形码或二维码,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而且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说明:

现在博物馆普遍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拍摄的文物照片往往采用无损不压缩的RAW格式。而各相机厂商的RAW格式又各不相同,所以需要特殊软件才能看到图像。因此处理这些照片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考虑到制作档案、出版印刷、喷绘广告等不同用途,以及办公电脑的实际运算速度等现实因素,处理后的照片还需要另外的压缩等操作工序。不能像家用相机那样直接生成JPG格式的照片提供给各部门使用。因此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工作,一批照片的处理就需要较长时间,而且难以保证其准确性。



(通用型) 藏品分类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类型 



墓志成为“试金石”


弘:

为何会选择墓志成为实践对象?


邢:  

在现有的账目与影像资料条件下,我认为只能先避开不利因素,尽量选择有利因素进行实践。于是我选择了墓志类藏品,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器形相对单一,只分为是否有墓志盖两种情况。


第二,资料相对丰富。墓志属于传统的金石学。所以历来对其内容或有专题论文及全文录文,或有著录公布藏品目录及墓志的主要信息。甚至有些能够接触的拓片。


第三,初级研究相对简单。墓志都是由繁体汉字书写,阅读和采集信息的工作比较简单。而且具体朝代、纪年及日期都比较明确。不会产生需要先根据器形或者纹饰进行分型、再进行分期,然后才能确定相对年代的问题。


第四,主要问题是文物影像决定了是否可以独立工作。藏品数据库的理念在本世纪初年还不能为大家所理解,也无法用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解释清楚,因此只有先做出一个样品,让大家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而制作样品还必须由我亲自完成,这样以后才能知道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按照藏品的类别,除了墓志类藏品以外,其他类别的文物依靠当时不规范的文物名称是无法工作的,必须要看实物或者数码照片。


最后因为有明确的文字内容,又绝大部分是出土品,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范围,角度都比较多。所以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我选择以墓志类藏品进行藏品数据库的实践工作。


弘:

在您看来墓志数据库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应用前景?


邢:  

最直接的一点是方便墓志藏品检索,可以按来源位置比如北京各区县乡镇或街道;按墓主人身份比如命妇、宦官;按墓葬年代等等方式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能性。其次是为藏品研究提供基础保障,作为首博明代宦官墓葬出土文物研究这类课题的申报基础和依据。最重要的一点是打破行业内部的壁垒,能够使不懂文物的人也能按需求检索到藏品,因为博物馆是社会历史的信息资源库,这样有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弘:

您能和我们说说墓志数据库录入具体是怎么实践的吗?录入完成后是不是给博物馆行业今后的其他藏品录入工作提供不少经验?


邢:  

我想从两点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选择Excel软件作为藏品管理数据库的软件载体。原因如下:Excel在目前的办公软件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了,无须投入培训成本,而且不用考虑软件升级问题。另外,Excel中的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程序导入数据库软件,如果将来需要制作数据库软件时,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最关键的是Excel的“查找”功能可以实现“精确检索”要求;而“筛选”功能可以按使用者所选择的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结果并显示,这可以实现人机对话的“模糊查找要求”。


其次,各类藏品信息管理数据库中的项目,可在通用型表格的基础上依据各类藏品特点有所增减。但这样可能会造成各类藏品数据库的格式不统一。因此各博物馆应事先根据本馆藏品特点,统一表格格式之后再下发给各类藏品保管组完成藏品信息的录入、补充等工作。


实践过程中主要是墓志信息的录入,相关信息的录入包括文物编号、主体/附件、完残程度、尺寸/重量等等。每项信息又可以细化再分成若干小项。


比如,关于时间,墓志中就涉及三种:墓主人的出生时间,死亡时间和埋葬时间。每个时间因素又可以具体分为六项内容。拿墓主出生时间来说,可以分为“朝代”、“年号”、“纪年”、“月”、“日”、“时辰”以及“公元纪年”,也可以再增设两项分别填写干支纪年和其中的地支,比如子、丑、寅,及对应的属相名称,这样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墓主的生肖属相了。


作为单一类别的数据库,我要考虑的是把信息种类及每种信息内的子项目划分清楚,能够把具体信息按各自所属类别拆分或补充。而各信息自身、各内容自身都需要明确的标准。比如,时间类信息就需要六个子项目来完善。而作为"身份"的内容之一,"命妇"在内容上又有若干个子类别(如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端人、孺人等)。


另外,作为一个博物馆的藏品检索系统,我需要将各类别藏品的数据库进行整合、规范,以方便编程调取。



常见藏品的主要专业信息与各“关键字” 的关系



结语:在当今的信息化大潮中,博物馆信息数字化相比其他行业并没有赶上潮流,反而较落后,虽然一些公司已致力于博物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但仍多有不足。这就需要文博人和技术人共同配合,各诉所需互补不足。像邢鹏老师所说,在当今博物馆信息数字化不仅顺应时代需求,而且惠及普罗大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弘博名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