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旨演讲】表述中国2.0:博物馆与媒体的互动(三)

2016-07-21 孙郁 弘博网

【导读】

近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以及新媒体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表述中国”系列论坛——“当博物展览与新媒体相遇”暨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圆满结束。小编将为大家陆续推出论坛的精彩内容。


博物馆的功能是什么?它与文学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它如何与媒体互动?博物展览如何挑战民众的思维?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的演讲——谈谈文学类博物馆和文学教育及媒体之间的关系。


博物馆与媒体的互动@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参加这个会,很是高兴。我自己在博物馆工作了十年,又做了十年的媒体,在大学也快十年了。这些经历好像与今天这个会议的话题有些联系。我对新媒体没有什么研究,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这里主要谈的是文学类博物馆和文学教育及媒体之间的关系。


现在大学文学教育基本上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看不到文字所涉及的实物。这个问题其实好多年前沈从文先生就提出来了,他当时跟启功先生的看法不一样,认为文学研究从文字到文字是有问题的。沈从文先生是研究文物的专家,他看到了文学研究借助文物拓展视野的重要价值。国际博物馆协会曾经对博物馆自身的功能有过一个界定,其中大众教育是附着在实物功能和学术功能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知道中国的博物馆才110多年的历史。按照苏东海先生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博物馆建立四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就是在博物馆建立之前,人们对金石学的研究,和个人的文物收藏的经验。

第二个1927年后中国考古学的建立,中国考古学对博物馆学的建立,对我们历史学,包括文学的研究,都有巨大的推动的作用。

第三个是50年代受苏联博物馆的一些理念的影响。鲁迅博物馆就是模仿高尔基博物馆模式建立起来的。当时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也是受苏联的影响。

当然,现在又经历了第四个时期,即去苏联化的改革开放时期。每个时期的博物馆的发展理念都不太一样,它的功能的辐射区域也有所不同。


在今天,互联网发达的时期,博物馆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新科技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新的表达的空间。


我在鲁迅博物馆做馆长的时候,特别关注的是人物类的博物馆,发现世界各地重要的大学里教文学的学者,他们跟博物馆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有些地方,博物馆和大学之间的互动使文学教育有了一个新的空间。这个对我个人的影响很大。我到人大教书以后,我们文学院的学生经常到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参加一些活动。我突然发现,文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开辟了文学教育另一条路径。博物馆它一方面跟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另外一方面应当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与民众交流,与社会交流。在这里面,媒体对博物馆的建设,对文学教育,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博物馆的教育和媒体这个平台,对于高校的文学教育是一个补充。


走进博物馆,这个是我们传统博物馆的理念。今天很多人提出来要打开博物馆,使博物馆的平台延伸到新媒体、延伸到普通民众的世界里面来。与新的媒体的互动,就是拓展博物馆空间的一种可能。我在博物馆工作的时候,曾经策划了一些展览,新展览基本上都是跟媒体互动的。比如说我搞的当代作家的展览,它不是我们鲁迅博物馆的工作任务,当时为什么搞这样的展览,因为考虑到大众的需求,和文学爱好者的需求。这些展览是社会阅读风气的一种外化,也给媒体带来了某些惊喜。那时候的一些展览,多是跟新浪网还有跟其他的网络联系,大家当时达成默契,进行了精密的策划,活动反响较好。还策划过外国艺术家的展览,很多中国一流的作家,还有海外的作家都来参加展览。当时吸引这么多人来参观,既是内容的新奇所然,也是与媒体合作的结果。而后者的作用,不可小视。


博物馆馆长应该是一个导演,它一方面了解博物馆的定位是什么。另外一方面从这个定位出发,释放这个资源,把带有经典意味的资源辐射到社会上很多的文化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和学生进行对话。文学博物馆的展览除了经典意义的阐释外,还担负着文化复兴的责任。这责任之一是给民众思维带来挑战性。没有挑战性的展览,是平庸的展览。而好的展览与媒体结合的时候,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些挑战性的内涵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挑战观众的知识结构。要把历史上忽略的遗存昭示给大家。在鲁迅博物馆,我们搞过鲁迅收藏的汉代造像展,让观众看鲁迅不仅是作家,还是收藏家,有暗功夫。比如说1927年中国考古学刚刚出现的时候,鲁迅就参与到这样一个活动中来,鲁迅收藏日本、德国人的考古学的报告很多,他通过阅读日本人的考古学报告,对东亚文明的进程,有自己独特的一种认识。当时媒体感觉到非常新鲜,像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很是配合。后来又设计过民间藏书家的藏书展览。当时几个媒体一块研究,用几个版面推出活动,北京晚报用了八个版面,报道了民间藏书家的展览。当时参观者非常多,国内的一些藏书家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聚会。用民间珍惜文物的收藏、展览引起人们对我们现在知识结构一些欠缺的思考。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就是对平庸的审美的方式的挑战以鲁迅博物馆为例,鲁迅先生收藏大量的欧洲的一些美术品,对中国现代版画运动也有推动的作用。我们就利用这些展品搞一些活动。中国最顶级的画家,曾把自己最好的画捐到了鲁迅博物馆。吴冠中最得意的6幅画捐给鲁迅博物馆,我们帮他搞过展览。这么高品位的作品,连缀着美术史迷人的一章,是艺术教育与文学教育很好的辅助品。


还有,我们设计汪曾祺的展览的时候,把他的绘画作品,手稿等拿过来,开了一个研讨会,北京大概有20多家媒体同时报道了,当时把顶级的专家学者发言,都是在媒体同时发出来。那一天许多参观者十分高兴,因为这展览挑战了平庸。汪曾祺恢复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写作方法,他还原了五四传统,还原了明代士大夫或清代士大夫的趣味来。他的写作对汉语是一种解放,或者他捍卫了我们汉语言表达的一种尊严。通过汪曾祺的展览,它的知识趣味被表述出来,比如说民俗学的趣味,他对先锋派,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趣味,对明清中国传统文人的趣味,都有一定的呈现。媒体记者特别喜欢报道的是什么呢?就是汪先生他在一个话语单调的文坛,能够还原出中国周秦汉唐以来中国的士大夫文字的魅力,保持个人在乱世里处乱不惊的高远的思想情怀,这样的展览媒体特别的喜欢,因为它对民众是一种启发,知道我们的写作不能在那样干瘪的话语里面。


第三个就是挑战表达方式,为沉默者表达,为沉默者大多数人表达。博物馆的文学教育不是迎合大众,是要挑战我们平庸的表达方法。当时我们设计王小波展览的时候,其实就是看重他摒弃了五四以来的痛苦说教的方式,为沉默的大多数,为不能表达的民众而表达的独特的思想,我们在这个展览里面充分的展示了他的智慧,他用拉伯雷的广场狂欢的方式,用黑色幽默的方式,颠覆假正经的文化逻辑。当时我们是在新浪、搜狐好几个网发布消息,在北京几家报纸做了宣传。每天参观的人数非常多。我们知道有个王小波读书会,在网上注册,有一个沙龙,这些人大多数都来了。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学者都聚会到这,讨论王小波的作品,而媒体也一直在跟踪。这对于王小波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丰富了博物馆展览的品类。


博物馆的空间不是凝固的,它有无数种延伸的渠道。这些渠道一旦打开,便会有巨大的能量涌出。博物馆人应当策划有挑战性的展览,用我们的智慧激活已经沉睡的古老文化遗产,使它与当下进行交流。我觉得博物馆人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守护人,他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敢于挑战我们世界的思想者,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是封闭体系下的运作,而是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的劳作。借用媒体在今天越来越重要。使这种挑战方式延伸到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上,使民众在文明光泽的沐浴下,保持创造性和趣味性。这是博物馆的一个功能,也是从事文学研究者要关心的一个话题。


谢谢大家!


-END-


本文根据演录音整理

编辑/琉璃雨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4年,前身是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本院自创立之初即设定庄严的使命:淬炼中国文化自觉与软实力、激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性。本院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型的高层次跨文化传播人才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将戮力探索丰富和深化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有机联系,在提高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起到积极而富于建设性的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内设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等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心坚持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通过创新性的新媒体理论研究,为世界提供中国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中国视角;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深厚的人文社科学术传统,融入学校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战略愿景,围绕新媒体开拓跨文化传播学术空间,培育自信、自主和富于进取性的文化战略新视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