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聚焦|来圆明园看遗址的“另类”保护
西洋楼遗址,是圆明园遗址公园文物遗存较为丰富的区域。而遗址文物本体的保护,与游人的参观游览活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物保护展示工作最核心的议题之一。
16万块砖“撑起”海晏堂蓄水楼
历经两个月的修复,海晏堂蓄水楼本体加固保护工程于5月27日正式完工。此次加固工程用16万块地趴砖“撑起”了蓄水楼主体四角,清理了虫洞、杂草,并在蓄水楼顶部修建一圈暗槽,恢复了海晏堂蓄水楼主体结构。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除了大水法、方外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海晏堂蓄水楼。其遗迹仅为海晏堂的一小部分,土台外形似一个倒置的四棱台,周边原有包砖砌筑围合,后来包砖逐渐被人为拆移,造成上部向外延伸的夯土无竖向承托的特殊形态。外观分为明显的9层,土质致密,有层层夯土而成的形式特点,由遗址根部及局部地方可清晰看到砖纹甚至包覆在土遗址上的青砖。台体大量横向及竖向通长裂纹,土台顶部植物滋生茂盛,根系对土体造成了松动,酥碱、霉变等土遗址常有病害在遗址中表现明显。
2014年6月,西洋楼遗址修复立项,专家及考古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在遗址周边进行实地考古等方式,设计了数个修复方案,最终确定用“四角加固”的方式进行修复,不改变文物原状,使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施工。
在对遗迹进行勘测时发现了原来位于夯土台周边的地趴砖,并发现原来的砌筑方式是‘三顺一丁’砌法,我们就按照原规格、原尺寸进行复制,用了约16万块砖对夯土台四角进行包砖支护。”
“三顺一丁”指砌砖的一种砌法,如上图所示。
此外,蓄水楼顶部还新建了一圈暗槽。由于此前雨水落在蓄水楼上排不下来,修复后雨水就可以通过暗槽流到地面,减少雨水对主体的破坏。
“明”修栈道保护西洋楼遗址
此前,圆明园还通过“西洋楼游线调整方案”在该景区铺设了栈道。
据悉,游线调整工程实施前,有的游客会直接爬到遗址上拍照等。此次通过隔离围护设施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物本体与游客的隔离,进而杜绝游客对遗址文物的干扰和破坏行为。另外,通过对参观游线、出入口管理的调整和设计,可以实现对游客参观行为的规范化,避免随意踩踏,同时合理地控制景区游客量,建立良好的参观秩序。
“西洋楼游线调整方案”是圆明园遗址首个本体保护工程,由清华大学郭黛姮团队编制,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论证,重新规划了更为合理的有序游览路线。范围覆盖谐奇趣遗址区、迷宫(黄花阵)前遗址区、方外观-五竹亭遗址区、海晏堂遗址区、大水法遗址区、线法山-方河遗址区等六个遗址片区。工程除了在规划好的游线铺设木栈道外,还包括出入口管理、封闭围栏设置等项目,完成后,游客将经由栈道与围栏构建的游线,有序游览西洋楼遗址区,实现文物本体与游客的隔离。
对于步移景异的园林来说,路径与景观的匹配度直接影响到游园体验的高低。圆明园被毁后,西洋楼的历史游线也逐渐荒废;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立并重新对公众开放后,西洋楼景区的道路已经与历史上毫无关系:铺装的道路集中于遗址的南北两侧;而未经规划的土路,更与遗址遗迹相交错。以木栈道铺设为主的调整方案,总体思路与历史时期的线路非常贴近,为今天的游客规划更合理的游线,提供“古人视角”的观景体验。
大水法停留观景平台
此外,木栈道的铺设,成功解决了考古保护与游览参观之间的矛盾,在保证游客正常游园的同时,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规划出了作业区域,使二者互不干扰。西洋楼游线调整方案设计师肖金亮表示,木栈道灵活的区域划分和保护隔离方式,也给公众考古等活动预留了发展空间,便于考古、保护的专业工作与公众分享。
继西洋楼遗址内铺设木栈道和海晏堂蓄水楼本体加固保护工程完工,圆明园管理处接下来将对紫碧山房、廓然大公等遗址进行逐步清理,有计划地抢险保护、立项修复更多文物,让沉睡了上百年的文物“醒过来”、“亮出来”、“站起来”。
本网综合
编辑: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