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头条 | 粤博好像开了外挂,直播、票选、新展齐上阵

2016-09-10 弘博网


明代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无论是精神上的贵族化,还是日用间的审美化,都是极优雅的。这个时期的文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宋代内敛含蓄的清隽格调,他们热衷于生活中每一处有情趣的细节。诸如:海棠纹的窗子外古松的斜度;书房里供金秋菊的插瓶款式;花梨案上洒金宣炉里沉檀的幽香;架上古书包角绫绢的柔滑光泽……明代的文人们相信,优雅的生活最能够帮助他们怡情养性。


广东 地处岭南,文教晚于中原。然而唐宋时期海洋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省会广州跻身商业大都会。至明代,广东的文教水平已与中原及江南地区接近,出现了大批学者和文人。


  ◆  ◆  ◆  


2016年9月9日,“荟雅南州——明代广东文人的艺术与生活”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展览此次展览依托馆藏的百余件明代艺术品,透过广东文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文人阶层的审美情趣。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2月28日。




策划


据本次策展人牛晓琰介绍,策划“荟雅南州”的本意,就是想向观众呈现当时广东讲学风气下的人文氛围,文人们如诗如画的艺术世界,和精神风貌;感受那个时期广东文人的生活。



▲明  张萱  兰亭砚

这方端砚正面上方雕刻小桥流水、凉亭古树,亭中二人手持蕉叶扇,对坐清谈,怡然消夏。



岭南文人具有较强烈的个性,更多地关注到个体的独立精神。比如“江门学派”论学讲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仅可以质疑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哪怕是读先贤圣哲的著作,也一样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消化和吸收。他们同时也有着刚直不阿的风骨,像南园五先生、梁元柱、陈子壮这些名士,大都有着在朝为官不肯依附权贵,被削职还籍的经历。他们返粤后悠游林下,结社唱酬,产生了大批的文学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在明末动荡的时局中,他们又萦怀于国事,投笔从戎,乃至以身殉国。

设计


据展览设计师李聪介绍,展览在空间表达上,参考同时代的其它地域的建筑与园林,以及明代绘画中的场景描述,再结合展览的内容提纲,运用了书院、门廊和明式书斋场景复原的手法,点缀以透窗、芭蕉、竹石等历代园林的常见元素,结合书、画、诗、酒、琴、茶、花、香等实物的展示,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为观众营造一个可参观互动雅集的意趣空间,以行走于书斋学院之间,游玩于山水园林之处,雅集于竹影琴韵之中,凝视于年代雅物之微,共赏明代的精致与风雅。



展览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儒化天南”通过展示古籍善本,来反映明代儒学空前发展的形势下,广东地区书院的兴盛、学派的兴起,以及文人刻书藏书的盛况。


第二部分“书斋燕居”以复原传统明式书斋的形式,结合文房、文玩器物、书法、绘画等艺术珍品,来展示文人的书斋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雅集清赏”介绍文人诗酒唱和的交流、交往方式和明代广东文人圈中的生活时尚。


第四部分“燕闲雅艺”从文人喜好的诸般雅艺中提取出“香”、“花”、“茶”、“琴”做重点展示,展现文人的艺术旨趣和风雅情怀。在插花沐竹的雅趣、古籍珍玩的雅鉴、以诗会友的雅集、登山临水的雅兴中,带观众回到一个风雅精致的文化时代。


▲明  石湾窑天蓝釉小口瓶

“可松”款。苏可松,明代晚期石湾陶塑名家,以善制仿古器及仿钧蓝釉、翠毛釉器著名。



▲“天蠁”古琴


琴背颈部刻篆书“天蠁”,下有“万几永宝”印文。龙池左右两侧刻隶书“式如玉,式如金,怡我情,声我心。是谓天蠁之琴。东樵铭。”下有“东樵”、“岭南潘氏海山仙馆宝藏”印文。“天蠁”琴是广东四大名琴之一,相传为唐代成都名琴匠雷氏所制,著名诗人韦应物的旧物。1984年1月,经音乐专家鉴定,认为是明代古琴。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在期间还将举办古琴演奏和相关讲座。具体内容可以关注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粤博号外


>>>>

全民票选2018年粤博候选展览 

前不久广东省博在其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开启2018年展览网络投票通道,将2018年广东省博物馆拟举办的候选展览予以公布,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收集公众意见,并将其作为举办展览的重要依据。据了解本次参与网络投票的展览共10个,涵盖历史、自然和艺术三大门类,展品涉及陶瓷、书画、木雕、民俗、自然标本等诸多品类。此次网络投票时间为1个月。具体参与详情请关注广东省博物馆微信及网站。



▲候选展览(可下拉观看)


>>>>

“儿童教育论坛研讨会”直播获关注

9月8日至9日,“2016年博物馆儿童教育研讨会”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方面的权威专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共同探讨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虽然此次会议本次研讨会虽然不向普通观众开放,但是广东省博物馆利用直播平台直播了研讨会现场,共有400余万人参与,网友积极讨论留言。



▲直播截图


广东省博物馆微信二维码在这里↓↓↓



本文‍内容‍来自广东‍省博物‍馆网站及微信

编辑:木子


图片可点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体验最新手机版弘博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