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聚焦|新媒体时代下的博物馆发展——“博物馆与新媒体”论坛纪要
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发展给博物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不管是新技术的应用还是社交媒体带来的多样化的互动方式等等都给博物馆人带来了全新的思路,重新认识和定位博物馆。
在第七届“博博会”期间,由弘博网、“博物馆与网”技术联盟(以下简称“MW”(Museums and the Web))共同主办的“博物馆与新媒体”论坛在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邀请来自国内外博物馆、 科技、 传媒等领域的多位资深人士,围绕博物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社会关注及软件应用开发等方面展开。本届论坛以嘉宾演讲和互动讨论的形式进行。
小贴示: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以下载论坛完整录音。
1
博物馆里的技术应用
▶MuseWeb基金会执行理事、MW国际研讨会和出版联合主席南希·普罗克特(Nancy Proctor)首先介绍了美国“博物馆与网”联盟的基本情况。
MW (Museums and the Web)
全球性的博物馆科技联盟组织,自1997年创立以来,其成员吸纳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杰出人士,并定期提供专业培训并组织论坛和会议,所持有的会议及论坛公报已成为对博物馆行业人员、技术人员、学生和研究人员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MW也积极开展同各国高校和文博媒体的合作。
随后她举例介绍了MuseWeb基金会和izi.TRAVEL合作开发的巴尔的摩项目语音导览。(注:巴尔的摩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港口城市,这里的艺术博物馆以陈列欧美各国的绘画和雕刻著称。)
izi.TRAVEL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音频和多媒体导览故事叙述平台,其语音导览汇集城市地图和景观图片,用户可以根据自主选择或者定位来确定目标,点击播放即可收听关于目标景观的语音介绍和故事,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和社交账户的关联来分享或查看其他人的路线和旅程。
izi. TRAVEL 的市场交流负责人亚里克斯·佩林(Alex Palin)和Guru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保罗·伯克(Paul Burke)认为,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人们对参与网络社交的热情与日俱增,移动端本身就是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必须同观众建立联系,通过技术来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其趣味性,增加观众黏性,否则将难以发展。而博物馆正好借此时机改变往常在公众眼中“庄严肃穆”的形象,与公众之间建立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如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博物馆为技术公司提供藏品高清图片和路线图,技术人员开发同博物馆的藏品及其定位相符合的导览软件,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软件开发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技术服务。
国外嘉宾发言现场
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的策略、创新和数字变革总监康夏(Conxa Rodà)则表示,博物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同观众进行连接,观众也可以为博物馆带来新理念,因为他们同样具有发言权。
观众通过导览应用制定属于自己的观展路线,在社交网站分享旅程,为不同的展览或藏品进行打分评级,都可以极大激发他们对于博物馆的兴趣和互动热情,而博物馆和技术公司又可以通过统计反馈数据改善现有应用功能,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目前,各种传播艺术品或藏品的新形式层出不穷,而新媒体的形式则令博物馆行业逐渐开放思路,转变固有观念。现任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席内容官苏珊·秦(Susan Chun)通过对于Steve Tagger网站运营的介绍和观众反馈佐证了这一观点。
2
网站、微信、微博与博物馆
同样地,来自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的陈晴也由博物馆网站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分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博物馆传播的最重要目的是“教育”。她认为微博和微信是当下国内社交媒体的主流软件,但此类社交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网站传播相对于传统博物馆传播的优势正是在于其全面性、多样性和多维度,网站同社交媒体互补,即博物馆官网恰好可以利用自身内容的完整、系统性和易检性成为工具网站。
她以上海博物馆“每月一珍”栏目为例,讲述博物馆网站如何从形式设计、结构规划、内容策划和表达手段四个方面入手,重视观众体验和内容深度,最终达到向公众施行教育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重视社交媒体传播,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星堆博物馆”)的表现尤为突出。粤博微信运营何毅敏和文博圈微博网络红人“堆主”朱丹丹分享了在这方面的运营经验和期间遇到的问题。
▶粤博在全国率先推行“微信导览”,而后逐步开发了展览推送、相关阅读、展览整体宣传功能,目前初步实现整体服务线上化。无论是博物馆传播还是活动预约,抑或与观众的在线交流,都能够通过微信实现。微信给博物馆带来的不仅是对外服务上的变化,还有媒体管理方式、媒体运营思路和观众数字化渠道的变化。何毅敏认为,博物馆必须拥有自己的媒体,并了解观众的需求,力求把服务做到极致。
她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正是在于“效果评估”。新媒体运营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对后台用户数据的分析制定或调整策略,积累经验,并不断寻求新的方式来完善传播机制。
▶来自三星堆博物馆朱丹丹也分享了她作为人气网红“堆主”的微博运营经验。她不仅强调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还针对微博传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朱丹丹认为,微博虽然对博物馆的收藏和研究职能贡献有限,但仍可利用自身“用户多、传播快”的特点开展公众教育。博物馆教育和微博传播中的矛盾在于人群、形式和内容完全错开,博物馆微博需要打破自身“高冷”限制,重视交流互动,不自我设限,在遵循社交网络法则的前提下,帮助博物馆走向公众,成为博物馆的一个网络名片。但朱丹丹也指出,微博传播方式还存在着支配时间不足、缺乏支持而导致发博质量不高以及无法预料网络形象对博物馆本身的影响等问题。
嘉宾发言现场
3
传媒人眼中的博物馆
来自传媒行业的《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澎湃新闻·艺术观》执行主编顾村言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博物馆之夜》栏目制片人周炫圻也在演讲中阐述了自己对于博物馆宣传和媒体运营的看法和观点。
▶博物馆的功能凸显了“展示”和“传播”方式的重要性,顾村言认为,近年来不少行业转型新媒体形式,博物馆的宣传路径和观念也应转变。博物馆过去是“自上而下”的传统“宣传”,但在全媒体时代应被理解为是“自下而上”的“传播”。
顾村言指出,部分博物馆举办特色展览和其自媒体虽然起到了积极教育效果,但和传统媒体缺乏沟通和互动。博物馆行业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方面存在着信息过剩、同质化、过于碎片化和低俗内容绑架用户等问题。部分博物馆过分追求娱乐化,互动体验反馈表面热烈,但阅读量或点击量未必能够反映传播内容的优劣。以北师大“捐瓷事件”为例,反映了自媒体时代中博物馆的一些弊端会被社交媒体无限放大的现象,博物馆行业应更加谨慎,做好预案、预防不可控事件发生,并用立体眼光看待媒体。
▶同样来自传统媒体行业的周炫圻首先介绍了周播节目《博物馆之夜》的基本情况,博物馆节目需要既符合博物馆宣传需求又满足观众的兴趣。制作团队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让主持人和藏品发生互动,让观众产生好奇感、想象力和与历史联系的真实感,力求通过节目让观众了解博物馆和藏品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离开电视机、走近博物馆的浓厚兴趣。
据周炫圻介绍,电视媒体与博物馆宣传合作的方式有三种:博物馆借助节目的公益性平台开展面向全国的跨地域宣传;博物馆通过电视媒体构建相对系统化的宣传方式;电视媒体突破“电视”限制,尝试直播,通过内容将博物馆与新媒体形式连接,让关注网络的年轻人群体也关注节目,带来全媒体的传播效果。
最后,周炫圻认为,博物馆传播并不局限于“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只要有丰富扎实的内容和新颖有趣的理念,完全可以通过视频产品细分的方式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
附:主题发言名单及题目
Q1: 博物馆在娱乐性和严肃信息传播之间的平衡点是?
●顾村言: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寓教于乐”。
●普罗克特:内容最重要,故事要生动,必须考虑观众属性,因为观众比专家的“传达能力”更强。
●何毅敏:博物馆转换藏品信息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做策展人、提升参展体验和眼光,而博物馆的教育问题应从儿童入手,增加儿童对博物馆的吸引力,从而带动父母思维的转变。
Q2: 博物馆导览应用的利弊和改进建议?例如VR技术虽然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但同时也会破坏博物馆的肃静氛围?
●普罗克特:技术进入博物馆,开放馆藏,中国博物馆可以借鉴美国博物馆经验,观众和专家从不同角度优化导览应用,并基于内容提供给观众足够的自由度。微信具有局限性,建议中国用户尝试使用多方平台来提升参观体验。
●伯克:博物馆蕴藏内容丰富、庞大,相应软件应用“瘦身”有难度。
●康夏:目前移动端博物馆相关应用包含信息不够丰富。而用户通过导览应用自己决定参观方式,博物馆也可为用户提供多元性选择。
●何毅敏:技术是辅助手段,博物馆导览仍以内容为主,而但导览路线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开发机构尝试解决。
Q3: 如何改变博物馆行业人员的思维?重视内容还是技术?
●佩林:博物馆应先投入资金在内容开发方面,其后才是技术。
●何毅敏、康夏:对于博物馆来说,内容始终是第一位,从内容出发制定发展策略,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并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发展,博物馆行业需在内容方面多下功夫。
●顾村言:展览的关键是策展人的思路,策展人应深挖主题,积极发掘主题背后的信息。
●伯克:部分博物馆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在传播方面,而技术公司希望提供服务简化博物馆工作。
Q4: 不同新媒体形式之间如何进行选择?
●陈晴:博物馆必须全媒体、立体化传播,不同媒体形式承担不同功能,不能本末倒置,延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多元化传播让博物馆变得“接地气“。
●苏珊:媒体可以逐步轻量化,博物馆则利用社交媒体延展学术话题。
Q5: 网站、微博等自媒体上博物馆风格是否该统一,如何定位?
●朱丹丹:微博传播可以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突破固有形象,贴近大众生活。
●伯克:博物馆自媒体应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确定风格。
本文文字内容由南柯一梦整理
编辑:木子
相关链接:创新从何而来?——弘博创新论坛纪要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论坛完整录音↓↓↓
(建议链接wifi下载,土豪请忽略本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