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聚焦|其题虽旧,其命维新——从西江模式看传统村落保护

2016-11-11 阿X- 弘博网


11月6日,品牌的力量·西江千户苗寨发展论坛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


论坛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与贵州省雷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会议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专家围绕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关于雷山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距省城贵阳184公里。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总人口15.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1.4%,苗族人口占84.3%,是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雷山境内有一批独具特色的传统苗族村寨,有苗疆圣地之称。

其中,西江千户苗寨因苗族聚居规模之大和高度集中而得名,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文化界、学术界、旅游者的持续关注,尤其是在“文化扶贫”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但近年来,也会听到人们感叹“西江有点变了,变得不如之前有味道了”。怎样使千户苗寨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怎样进一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扶贫”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西江千户苗寨模式,看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


在中国民族博物馆顾问谭安先生题为《千户苗寨­­——是方法,也是道路》的演讲中,谭安先生深情讲述了他到千户苗寨的亲身经历。通过他的讲述观众们对苗寨发展状况有了真实的了解。他说道:从西江近几年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变化就能看出西江千户苗寨在古村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发展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旅游开发模式。政府在旅游规划、产业定位、市场宣传、社区参与、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并构成了其特有的运行模式。但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政府失灵”现象。
贵州省雷山县县委书记黄清发在发言中向观众们介绍了雷山县的苗寨文化资源情况与苗寨旅游开发情况。他指出,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开发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与政策支持传统苗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工作,对于西江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开发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例如政府自身的管理成本增高、长期的政府主导将使当地企业过度依赖于政府而忽略市场运行的规律、政府主导旅游战略在实践中可能造成市场运行系统的不稳定性提高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正阻碍着苗寨未来的发展,亟待解决。
西江模式,能否复制?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贵州做的真实案例向观众分享了我国目前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情况,他讲到贵州雷山现行的合作社机制,是一种能够很大程度帮助传统村落传承传统文明的方法,这对于我国其他传统村落的发展有许多可借鉴的经验,让观众对于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有了最前沿的认识。
贵州目前的一万八千多古村寨,有近五百个传统古村落,但是西江千户苗寨只有一个。我国拥有众多的传统村落,究竟有多少能够适用于西江的这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否所有传统村落的发展都能走旅游发展的道路?针对这一问题复旦大学杜晓帆在《保护村落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演讲中提出了他的思考。他指出:贵州的传统古村寨发展由于受到客源、交通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绝不能单纯复制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发展模式。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也并不仅仅是固守传统的原地保护。古村寨的传统文化保护如果不能够跟随时代发展需要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传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我们该思考什么?


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不能“唯利是图”

伴随节庆假日,乡村旅游业态产品所创造的产能得到充分释放,这种情况在全国各个省区都很常见。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身上汇聚了宝贵的经济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我国一部分农村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不过,这种经济优先的模式也已经开始引发了一些问题。有的村落变漂亮了,百姓种地却不方便了,甚至吃低保维持生计的老百姓数量反倒增多了;为了保护村落,还有大量老百姓受到工商资本驱逐,不得不选择离开居住地。
贵州一个名为上甲的传统村落,为了解当地布依族的织布过程,一位游客在邀请一位村民进行五分钟的织布表演后塞给了对方两百块钱。原本自然的生活方式,现在成为一种牟取暴利的手段。因为无法脱离经济这种单一视角,看似善意的援助,反而导致了村寨原有价值体系的坍塌。
传统村落保护重在“文化留根”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讲到西江千户苗寨的传统文化发展时也提到,应当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保证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精髓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与现代社会消费群体需求贴近,毕竟生活在没有抽水马桶没有无线网络的落后社会,无论风景如何美丽也不能留住更多的游客。西江千户苗寨开发模式偏重于旅游导向,这种导向很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过于注重商业化运作,忽视对于文化自身的精神传承。使文化出现空心化现象,或者文化理念出现断层。传统村落的发展成效也不应单纯以游客数量为评判标准,目前国内许多古镇的开发就是因为过度商业化反而失去了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
“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搞清楚保护与活化的对象和意义是什么。”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认为,若是出于怜悯仅关注其经济问题,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只从经济视角评价乡村价值,很多人只会得出乡村生产、生活都太落后的结论,乡村自然成为怜悯对象。”张孝德指出,这不仅导致了错误的开发观念,同时也是“破败的乡村没用”这种观点的来源。应该意识到的是,中华文明中的许多生活哲学来源于乡村,在乡村,绝大多数东西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这又是当今循环经济的原始体现。“当前文明传承面临断代、断层危机,必须从乡村文化中汲取养分。”张孝德认为,复兴乡村文化才是传统村保护与活化最首要的意义。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X-


相关链接:

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群发力了!——跨界共研“品牌的力量”

数字博物馆是如何拯救传统村落的?——金溪古村的探索与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