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展先答题,探索“未知”的长江文明

2017-06-13 弘博网


小样问你个题

大溪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儿干嘛?


一边玩儿去!当然是睁眼!







小样儿这就不懂了吧!是臭美!





意不意外?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近期在举办“大溪—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看展之前这里有一份密封试卷等你拆封,据说60分数在以下的人群不宜观展呦。


2017“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

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每题10分,满分100分)


第一题

距今6500年前的大溪人,早上起床用的第一件物品是   (  )

A.大溪化妆镜 B.大溪烟灰缸 c.大溪文具


第二题

大溪化妆镜是来源于以下那一个文物(  )


第三题

大溪皮具上压印的是以下哪种纹样(  )


第四题

大溪烟灰缸上的人形的姿势是(  )

A. 睡觉的姿势  B.屈肢葬 C.吸烟的姿势


第五题


抱枕和桌旗中运用了哪种动物的纹样(  )

A.蛇 B.龙 C.鱼


第六题

大溪充电头和钥匙包运用了以下哪一种文物的形象(  )



第七题

大溪人在吃饭时会使用以下(  )

A.  什么都不使用  B.大溪文具 C.大溪餐具


第八题

图中的产品是什么用途(  )

A.调味瓶  B.笔筒  C.杯子


第九题

在考试中可以使用的产品是(  )

A.大溪文具  B.大溪餐具 C.大溪充电器


第十题

大溪文创产品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哪里购买( )

A.文物商店  B.文创商店 C.咖啡厅


正确答案:

第一题:A


第二题:A

注解:

化妆镜的创意,来源于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出土的以墨石制作的人面石饰文物。镜子的寓意:人们几乎每天都要照镜子,镜子在生活中与人互动、交流,人或物体与其影像有着神奇的联系。把该组产品做成镜子系列是为了加强人与文物的联系,在照镜子的时候感受大溪文化,传播大溪文化。


第三题:C

注解:

将大溪文化的结绳束衣转型为现代意义的皮带,其创意来源于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皮带上压印的大溪文化变形绞索纹,让人们感受现代用品的实用性与古老艺术的粗犷性之间的强烈碰撞,品味“古为今用”所产生出的巨大文化魅力。


第四题:B

注解:

大溪文化的屈肢葬独具特色,它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来世的祈求。在全民卖萌的时代,如果你吸烟的习惯屡戒不灵,请让大溪人跳出来幽你一默。


第五题:C

注解:

源于巫山大溪遗址出土文物“彩陶筒形瓶”和“鱼”等元素,将其艺术特征融入桌旗图案,实现原始艺术与创意产品的完美融合。筒形瓶的彩绘纹饰代表的是大溪人“靠水而居”的长江,大溪人有着特殊情感的“鱼”在长江中游游来游去,在设计中用“鱼”表达大溪人感恩于自然的原始情怀。桌旗的复古风格色彩与大溪文化悠远厚重的历史相吻合,作为时尚生活的餐桌配饰,有助于增进食欲,增添温馨氛围。同时,“鱼”符合自古以来人们期望“年年有余”喜庆丰收的美好愿望。


第六题:A

注解:

产品创意来源于湖北秭归柳林溪出土的石雕人像,大溪先民也用石头和泥土雕塑自己或神灵的形象。这是依照石雕人像外形开发的一款多功能卡通钥匙包,外观俏皮可爱,实现了原始艺术与创意产品实用性的完美融合。


第七题:B


第八题:A

注解:

古老的大溪文化彩绘纹饰与现代饮食餐具相结合。黑白二色形成艺术之美的永恒主题色系,大溪文化的绞索纹、菱格纹、水波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文化图案,在古朴、端庄之中透着现代艺术的灵动气息。

大溪文化陶器的器型丰富多彩。调味瓶套装的创意设计,是这些多样化器型的组合与衍生。瓶身绘菱格、绞索、水波纹,是大溪文化的典型符号,三种纹饰在小小瓶身上形成完美组合,同时也暗喻渔网、船绳、滔滔江水和浩缈湖泊,是五千年前长江中上游大溪人们渔捞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九题:A

注解:

创意来源于大溪文化彩陶筒形瓶纹饰,纹辉直尺融入大溪文化特有的绞索纹路,能帮助使用者勾画出大溪绞索纹样,让使用者在使用直尺的过程中感受到大溪文化纹样的独特魅力,寓教于乐


第十题:B

注解:这是送分题啊!肯定是在我们馆文创商店才能购买,地址是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生态廊南侧。


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题展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众多的史前文化,它们或昙花一现,或流传千年,共同汇集成为中国南方文明进程中的文化因子,在中华文明的血液脉络中绵延万代。


大溪文化即是其中之一。


从上世纪20年代发现至今,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艰苦工作,它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大溪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距今六千年的城址、稻田,有纹饰丰富的彩陶,更有神秘的屈肢葬……


从云雨巫山到淼淼洞庭,大溪文化先民的足迹随着江水印刻在这千里云山之间,留下了历经数千年沧桑都难以磨灭的遗迹。


本次展览以历年来大溪文化各遗址的典型出土器物与重要考古发现为材料,从经济生活、艺术信仰、族群聚落等方面系统展示大溪文化的面貌,以使观众通过大溪文化认识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进程,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展览亮点


1.第一次大溪文化的全面讲述。展览第一次汇集重庆、湖北、湖南等地七家文博机构藏品,向观众展示大溪文化的全貌,同时也让观众看到峡江地区及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区同一文化的不同特点。


2.讲述角度创新。打破按地区、按发掘地、按时间的传统划分方式,结合大溪文化的特点,按照文物用途的类别进行展览结构划分,从生产生活、艺术信仰、族群聚落等几个方面向观众还原大溪先民们的生活,让展览故事性更强,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理解。


3.最新考古成果的展示。巫山大水田遗址,入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成为重庆唯一入围终选的遗址。该提供了大溪文化认知领域考古的新材料,有助于了解大溪文化原始宗教、社会组织、精神意识等深层次问题。


4.探寻神秘的屈肢葬。屈肢葬墓葬是大溪文化墓葬的显著特色,而对于先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弯曲着身子下葬,学术界还没有最终的定论。“有的说是当时下葬的时候就把人捆绑起来,怕灵魂飞走,还有的说是死时弯曲着身子就像胎儿的姿势,有利于转世等等。”众多的猜测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


展览信息

展品约380余件套,包含石器、骨器、陶器及动植物标本,配以照片、地图、图表、模型等辅助展品。

展览时间:2017年6月9日-7月23日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南展厅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宜昌博物馆、巫山博物馆

展出形式:免费对公众开放


重点展品:


绞索纹彩陶筒形瓶  

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出土  四川博物院提供  口径6.2,底径8.3,高17.7厘米


绿松石坠饰

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出土长3.4,宽2厘米



菱格绞索纹彩陶簋  

湖北麻城金罗家遗址出土   口径14,底径14,高15.5厘米。敛口,圆唇,鼓腹,圈足,圈足上有一孔。饰以点状纹饰、菱形纹、弦纹和二方连续的绞索纹


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编辑:梖梖



相关链接:

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

“文化名城  魅力巴渝”重庆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准备的春节大餐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