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致远舰:突破考古界限的考古成果展

2017-06-18 City 弘博网


对于考古成果展,博物馆展览习惯于珍品展的模式,却不擅长特定展览主题的铺陈,这通常使得展览如同文物的堆砌,让观众不知所云。如果将文物视作资源,那博物馆究竟应该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呢?“寻找致远舰——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特展或许会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展览

背景

何以致远


致远舰,全称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Chih Yue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1887年底 

致远号和姊妹舰靖远号完工加入北洋水师。

1894年9月17日

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舰与日舰激战5小时,弹药耗尽且受到重创,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试图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邓世昌与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全舰仅7人获救。

2015年

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们经过数年研究探测、调查发掘,终于确认黄海海域“丹东一号”清代沉船为致远舰,提取文物400余件。这一中国水下考古的重大成果,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在致远舰沉没的百余年间,由于史料的缺失或证据链的不完整,她沉没的原因成为了甲午海战众多争议历史中的一个。*


“寻找致远舰——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特展是致远舰考古调查提取的水下文物的首次公开展览,共计展示致远舰舰体结构、武器装备、生活用具等46件组文物,包括确认致远舰身份的加特林机关炮、致远舰舰徽瓷盘、大副陈金揆使用的望远镜等重要文物。


*遵照海军传统,人们总是用”她”来作为一艘船的代词,而从来不用“他”或“它”来指代一艘船。故笔者用“她”来代指“致远舰”,下文同。


展览

体验

明暗双线


展厅作为展览主题的延伸部分,以致远舰所使用的“维多利亚”装涂的主要颜色作为主题色,通过舷窗、铁链、铆钉、设计线稿等元素,将展厅与展览内容融为一体,加强了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的沉浸感。



“寻找致远舰”展览分为七个单元,即“序”、“重整河山——致远舰水下考古”、“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以及放映厅。七个单元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共同构筑了“寻找致远舰”的故事。



本次展览并非以时间轴线展开,而是以倒叙、插叙等近似于文学或影视作品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与“致远舰”有关的故事。笔者从一个参观者的角度,将该展览的展线分为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即明线——“致远舰”与暗线——“寻找”。


关于“致远舰”


提及致远舰,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北洋水师”、“甲午海战”、“邓世昌”、“撞沉吉野”等几个关键词,但在她沉入海底百余年的时间中,致远舰的意义远远地超越了一艘船的范围,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在这个符号背后的是一群人、一些物以及一段历史。所以,展览中作为符号出现的“致远舰”,便成为了展览的明线。



展览以一系列大众最为熟悉的展品作为开端,在序厅展柜中陈列了大众视野下与致远舰相关的常见元素。例如,翻到甲午海战章节的中学历史课本、《1894甲午大海战》电影海报、《甲午风云》剧照连环画以及军舰模型等。


中学历史教科书


笔者对致远舰及甲午海战最初的印象正是来自于这些课本与电影,而这些展品所反映的恰好是普通参观者(非专业研究人员、非历史爱好者、非军事爱好者)对致远舰的认知。“寻找致远舰”摒弃背景介绍中史料的堆砌与文物的堆叠,而是通过能够触发参观者固有记忆的展品,使参观者更容易接受展览,进一步引导其走进展览的故事线中。


模型


作为一个考古成果展,向公众展示考古的过程是展览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公众考古的普及,考古学在大众眼中已经不再神秘,但作为考古学分支的水下考古却鲜为人知。第二单元“重整河山——致远舰水下考古”通过梳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展示了致远舰重新回归公众视野的全过程,解读了水下考古特殊的发掘理念、方式和设备以及出水文物的保护方法与过程。


水下考古装备展示,左图为装备体验区


通过历史资料的梳理,展览的第三至第五单元将碎片化呈现的出水文物连接为一条故事线,分别讲述了作为一艘船的致远舰、承载一段历史的致远舰以及生活着一群人的致远舰。


在“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单元中,加特林机枪铭牌、方形舷窗、带有致远舰徽的餐盘等一系列确定致远舰身份的文物,辅以照片、设计图以及模型的展示,让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历史中的致远舰究竟是怎样的一艘船,她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中的地位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致远舰”从一个存在于课本中的名字、脑海中的印象具象化成为一艘可以被看见与感知到的军舰。


展厅


确定致远舰身份的瓷盘


桅楼中的加特林机枪(格林连珠炮)


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的火炮残骸、锈蚀的弹药与鱼雷引信等武器弹药作为“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单元的展品,与其在舰上原有位置进行了结合展示。配合海战场景的还原,展览将致远舰定格在她被公众熟知的一瞬间——1894年9月17日——致远撞向吉野的那一刻。这一过程让致远舰从静态、单独的展示变成鲜活、动态的展示。从武器到海战,展览全方位地让参观者感受到致远舰最辉煌的时刻。



书本上的历史是冰冷的,但历史中的人却是鲜活的。在“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单元,展览通过对舰船上官兵们生活物品的展示,展现了生活、战斗在致远舰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参观者从人的角度去认知致远舰,感受她所带来的温度。



在第六单元“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中,通过对致远舰爆炸原因、双方军力对比、战争胜负因素、对后世影响等问题的讨论,展览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呈现了关于甲午战争的纷繁观点与争论,丰富了参观者对于致远舰及这段历史的认识,将言说历史的权利交给参观者。


以最新的学术成果,呈现了关于甲午战争的纷繁观点与争论


相关书籍


关于“寻找”


在“寻找致远舰”展览的主视觉中,作为展览的暗线——“寻找”二字,则比“致远舰”要更加突出、醒目。展览中明确提到“寻找”是在第二单元“重整河山——致远舰水下考古”中,但展览所展现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们经过数年研究探测和调查发掘后,终于在黄海海域“寻找”到致远舰这样一个既成事实,那么“寻找”二字之前的主语又是谁呢?


笔者认为,本次展览中,“致远舰”真正的“寻找”者是每一位走进展厅的参观者。前文提到,本次展览中的“致远舰”已经超越了一艘船的 49 31672 49 15533 0 0 2530 0 0:00:12 0:00:06 0:00:06 2969 49 31672 49 15533 0 0 2210 0 0:00:14 0:00:07 0:00:07 3519 49 31672 49 15533 0 0 1923 0 0:00:16 0:00:08 0:00:08 3484般含义,作为一个标志涵盖了一艘船、一些物、一群人以及一段历史。在第二单元中,水下考古仅仅是找到了作为一艘船存在的“致远舰”,并没有找到她的全部。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序言部分的教材和电影,再到陆续展现在眼前的出水文物和历史线索,参观者对致远舰的印象随着不断涌现的资料逐步更新,一个趋于完整的、真实的致远舰慢慢地被参观者在自己的脑海中重建出来。笔者认为,在这一单元中,参观者处于被动“寻找”的过程。


在展览的第六单元“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中,随着不同观点以及争议性话题的出现,参观者从被动“寻找”变成了主动“寻找”。此时,参观者“寻找”到的不再是历史中所存在的那艘“致远舰”,而是通过思辨后构建出的自己心中的那艘“致远舰”。




观众

分析

不同群体的不同解读


参观群体的不同也会使他们所“寻找”的“致远舰”有所区别。据观察,笔者参观当日展厅中的参观群体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者,另一类则是军事爱好者。


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者可以被称作是普通参观者。家长按照“致远舰”的线索为孩子讲述致远舰与邓世昌的故事,在孩子提问的过程中,家长亦会使用原有知识加上在展厅中更新的知识进行回答。“寻找”这条线索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起着作用,使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构建对致远舰的认知与知识。


海战沙盘前热烈讨论的军事爱好者群体


而后者,即军事爱好者,对致远舰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熟悉她的武器装备、历史沿革以及部分争议点。在参观过程中,他们重在通过观察与思考更新对致远舰出水实物的感知,当第六单元更多争议性话题出现时,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与更新的知识进行碰撞,这种碰撞多会加强这类参观者原有的对致远舰的认知,也会更新许多细节性的知识,并促使他们通过后续的学习与思考对这些细节进行考据。


结语

如何将故事讲给参观者听,仅靠文物还不够,叙事方式也同样重要。将藏品硬生生地推给观众,并不能让观众感受到藏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的考古成果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在于如何将碎片化的文物串联起来,为参观者讲述一个能够理解的故事,从而避免成为单纯的文物堆砌展示。虽然参观者的年龄、性别、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都会影响人们对展览的理解,但故事总会拉近展览和参观者的距离。考古成果展要怎样讲故事,尤其是面对承载着失败和苦难的历史(例如“寻找致远舰”这样的主题),又如何通过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是做好展览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引用策展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展览将带领大家由实物思考历史,将致远舰的沉没这一历史事件置于宏大背景下,包括这一场海战全面的作战经过,更将从全球史观背景下再认识这场战争。”


作者/编辑:City



相关链接:

当“套路”被改变——多种诠释方式下的基本陈列

考古成果+美学理念:观众真的看懂了“美好中华”?

体验“尚之以琼华”:光影下交织的浪漫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