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丝路故事:开元二十四年的秘密

2017-06-28 顾小白 弘博网



李倕是谁?

她的墓葬中出土过什么样的文物?

出土后的文物又经历了怎样奇妙的故事?


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中,你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

2017年6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堪称一次“丝绸之路”的考古大检阅,陕西西安唐代李倕墓、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敦煌 320 窟、新疆尉犁营盘汉晋墓地、哈萨克斯坦伊塞克金人墓等遗址都在展览中亮相。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以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8世纪为时间范围,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空间范围,以历史为线索,以地点为单元,系统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集中地揭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别样的角度讲述了千年的丝路故事。


依托于展览,顺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笔者推出了“丝路故事”系列文章,希望能够讲述更多展览背后的精彩内容。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讲述的是关于李倕墓的秘密。


陕西西安唐代李倕墓的展品,位于整个展览的压轴处。所有展品中首先可以映入眼帘的便是李倕的复原像。她对着镜子,风姿绰约。其下展台的白色衬布上,正是她腰间那条奢华的“裙腰配饰”。



除此之外,在展厅的右前方,还有更多与这位神秘的女子有关的文物。


小螺钿镜

 

陶鸡


银锁


双耳白瓷罐


银器


铜熨斗


铜提梁罐


她是谁?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李倕到底是谁?竟能拥有这么多精美的器物。她的墓葬又缘何被发现?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唐代开元二十四年说起。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西京长安,大明宫中传出消息,宰相张九龄罢政事,这位开元以来为天子所倚重的一代名臣自此离开了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再也没能复起。这一天的正月初七日,宣德郎、直弘文馆学士候莫陈氏的夫人李倕病死于胜业坊宅邸,时年25岁。

 

沧海桑田、岁月如烟,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早已消亡;作为帝国政令中心和国家象征的大明宫也早就毁于兵燹,仅存一片夯土基址;就连长安城,这座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也因1000多年来的王朝更迭,而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2001年,为配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基建工地周边进行了考古发掘。此处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曲江乡孟村以北,在唐代相当于长安城外的东南角,经过发掘勘探,工作人员在此发现了一处大型墓葬群,共清理出墓葬182座,其中唐代墓葬140座。

 

有一座唐墓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该墓为竖穴土洞墓,由玄室、甬道、过道、天井等构成,墓道口为正南北向。尽管因地表渗水,墓室早已被水侵蚀,墓中大多数的随葬品也漂离了本来的位置,就连壁画已鲜见痕迹,只有少数部分残存一些颜色,但考古专家还是收获巨大。



首先墓葬保存完整,没有被人为破坏过,也就是说,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这个墓,这在唐墓中是非常罕见的;


其二,墓葬中的陪葬物颇为丰富,有瓷器、陶器、镀金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纺织品和少量的铁器及铅器;


其三,尽管棺材已朽,但墓主人尸骨尚存,身上披有金银制成的敛服,手上分别握着一件玉蚕和玉猪。


而最令人兴奋的是一件与墓主头骨紧紧依偎的头冠,该冠所用的材料有绿松石、琥珀、珍珠、红宝石、玻璃、贝壳、玛瑙、金银铜铁等,很多金饰件下还有翡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几乎用尽了唐代可能用到的所有装饰材料,色彩绚烂,极尽奢华,由于完整的唐代贵族女子头冠此前很少见,因此,这件华丽的头冠对唐代的历史、文化、风俗、审美及材质研究都极有价值。


李倕墓金冠出土时的状态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完整保存着的墓志,这就为断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展厅里有这座墓的墓志全文,共14行,合计267字,形制不大,制作也不精,与同时期品官夫人或贵族妇女的大型石刻墓志相比尽显寒酸。然而正是墓志的释读,让墓主人的身份清晰了起来。此墓的主人正是李倕。

 

 墓主李倕,字淑娴,是高祖武德皇帝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之后。武后当政时,大杀李氏宗室诸王。载初元年(689年)七月,李元名之子豫章郡王李亶为丘神勣所陷,下诏狱死。李元名坐迁利州,寻被杀。神龙光复后,唐中宗追赠李元名为司徒,复其官爵。但这个时候,他的小儿子鄅国公李昭也已经过世了,于是以李亶之子李津继承舒王爵,李倕乃是李津第二女。她约在15岁左右结婚,嫁给候莫陈氏——一位在史书中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弘文馆学士。 


重生的金冠


其实,提起李倕墓,最赫赫有名的应该是墓葬中出土的冠饰。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专家共同修复,李倕的冠饰得以惊艳亮相。

 

起初,考虑到李倕墓的挖掘是配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新校区基建进行的,因此时间上不允许在现场进行细致的文保工作;而且很多文物,尤其是头冠,饰件太多又极为精细,单个提取几乎没有可能,考古队立即决定对头冠及身体骨骼进行整体打石膏包提取,并将之运送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进行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修复保护,通俗理解,就是要将文物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此时,要将李倕墓中出土的头冠恢复成以前的模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头冠散落的几百个饰件拼接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文物修复保护不是修一块砖、补一块瓦那么简单,它必须遵循历史。

 

这个头冠已经埋藏在地下1200多年,漫长岁月里,由于水的浸泡等多种原因,数不清的小部件已经脱离原始位置,有的小饰件也已风化得无影无踪,如何将之修复,也就变得极为困难。

 

经过长达两年的室内仔细清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们才将其杂的结构完整揭示,此后,又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工作,直到2010年2月,头冠修复工作才算完成,整个过程不仅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也为今后同类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参考。


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修复后的李倕墓金冠。

 

修复后的冠饰重约800 克、高度42 厘米,色彩绚烂,极尽奢华。它的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捶打、金珠、掐丝、镶嵌等,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

 

在“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上,金冠因为保护的原因没有露面,但有一组保护修复工作中所拍摄的照片,以展板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让参观者了解到冠饰清理与复原的全过程。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出土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借助不同的技术手段,许多历经沧桑的文物得以重见光明,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等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高端的技术手段背后,仍然有一群辛苦工作的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修复人员。一顶华贵的头冠,不仅仅是唐代高超工艺水平的体现,也是现代技术的进步的成果,更是众多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后期,作者还将推出其他的“丝路故事”,尽情期待!


编辑:大橙子


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来自博物馆的讲述

国博“丝绸之路”文物展(五)——包容四方的大唐文化

国博“丝绸之路”文物展(四)——厚重多元的宗教艺术

弘博看国家博物馆“丝绸之路”展精品展示(三)胡人来华与胡风浸润

丝绸之路(一)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