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展|山西博物院的“回乡”,让当代艺术在博物馆引发共鸣

2018-02-02 梖梖 弘博网


1月19日,《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在山西博物院举办开幕式。我有幸作为第一批观众提前走进展厅,感受了这样一场在我看来有些“不一样”的博物馆画展。


开幕式展厅

 

忻东旺(1963-2014),祖籍河北省康保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是中国当代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及教育家,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大众的平凡生活,其独特的创作面貌和艺术品格令人瞩目。惜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1983年,十九岁的他只身来到山西求学和工作,先后在山西工作生活16年。这里孕育了他的艺术萌芽,塑成了他的艺术语言。作为一位从山西走出来的艺术家,他创作了大量与山西相关的艺术作品。展览希望通过对艺术家生命历程的回溯,探究其艺术形成的源头,同时把他的生命历程、创作成果和艺术精神分享给更多人。


观展

体验

走进博物馆,看当代画展


我去过国内很多精彩的美术馆看画展,但我相信往往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在 39 37513 39 14939 0 0 4532 0 0:00:08 0:00:03 0:00:05 4532美术馆中参观美术展和在博物馆中获得的知识(感觉)不一样。美术馆中的展览更多以艺术作品为主,其背后往往体现的是一种美育功能,强调观众对一幅作品美的感知和体验。而博物馆本身除了展品内容的区别,在展览目标上,更多希望通过展览与公众达成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许多人大概都会和我有同样的体会,如果美术展缺乏专业人士讲解或必要展品文字说明,外行人很难真正理解一幅经过艺术抽象的美术作品。不同的是,这次山西博物院《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给所有观者提供了一种在博物馆欣赏画展的独特感受,他们不必像以前一样呆呆站在作品前很长时间揣测画作中的艺术语言,而仅仅需要手指轻轻一点,便可以借助微信扫描二维码配合线上语音导览观展,直观、详细、方便地理解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不同于美术馆中看画展时常流于形式的“肤浅”体验。

 

微信导览

 

面对这样“小小的改变”,的确不得不说是山博一次颇有深意的实践。策展人杨玲女士坦言,团队在架构此次忻东旺教授的展览时,策展理念发生了很大不同。在展线设置上,她和她的团队在前期大量调研忻东旺教授生平文献的基础上遵照时空逻辑将其画作分为三大时期,即展览最后实际呈现给观众的展线:人间故土(1963-1994);时代肖像(1995-2008);意象表达(2009-2014),分别代表了画家作品的创始期、成熟期、大成期。可以说这样一种文献处理的策展方式是迎合博物馆“胃口”的。


同样有趣的是,在此次博物院展出的“展品”中,也出现了一幅和考古颇有关联的作品,这幅作品就是画家艺术生涯起步的一副代表作,取名“炕围画”,山西博物院在布置此次展览时,特地组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完整的揭取并完整还原了此前的使用时的场景,使之能够陈列在今天的展厅中,以飨观众。我特别注意到,展览也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作为画展的点评嘉宾,他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令我难忘,他说“画家的艺术造诣虽然我了解不深,也不能给出专业评价,但作为一名考古从业者,有一点可以确定,试想几百年后几千年后,考古学家在面对这批‘文物’时,是否能准确还原这样一段历史以及这样一位伟大的画家?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如此看来,忻东旺教授的画展这次来到山西博物院举办的确是一件让考古、文博人着实欣慰的事。”


炕围画

 

诚然如徐天进教授所讲,生活在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这样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画展成功走进山西博物院,背后传递了很多信息,更值得思考。


观展


观展的观众

 

展后

思考

艺术家与博物馆的良性互动


当下中国,迫于某些制度原因,“美术馆”往往由文化部门主管,藏品以近现代艺术品为主;“博物馆”则大多由文物部门主管,藏品以历史考古类博物馆居多。近现代艺术品由于种种原因,相较历史和考古类的文物,其历史价值相对较低,受社会的认同度不高(背后诸多因素,如美育教育的缺失、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后现代艺术为了艺术而放弃教化、大众传播等功能,不追求社会认同而转向单纯追求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等等),展示规律、从业人员教育背景相差很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运作规律也都有很多相异之处。

 

但我认为这并非阻碍美术展走进博物馆展厅的实质性因素。事实上,前面也曾提到,受制于社会大环境和策展人传统理念上的各种因素交织,许多博物馆并未从长远眼观着想,把一些近现代各方面价值很高的作品纳入其藏品征集范围,致博物馆在这方面人员贮备薄弱,研究力量匮乏。这样的结果自然导致许多博物馆无法组织力量引进近高水平现代艺术方面的展览。忻东旺教授的夫人此次特意向山西博物院正式捐赠了部分画作,山西博物院同样也向其颁发了收藏证明,这样一种艺术家与博物馆之间的良性互动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展示了山西博物院接纳现当代艺术的高瞻远瞩和广阔胸怀。而关于今后博物馆如何举办一场成功的美术展,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以总结。

 

1

学术性是美术展览在博物馆举办的关键因素


博物馆策划美术展,既不同于美术馆注重展示效果,更不同于画廊注重商业价值,展览的学术性才是策划展览的基础和关键,一个博物馆的美术研究水平决定了其美术展的学术水平。此次忻东旺教授的画展之所以能得到山西博物院的垂青,其学术价值发挥了关键因素。忻东旺教授生前保留地大量书稿、手记、信札、画稿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理解为展览的“敲门砖”,也为博物院对其进行后续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信札


2

搭建美术展与普通观众沟通的桥梁是博物馆永恒的使命


博物馆的美术展不只是为那些品味很高、美学修养甚好的观众举办的,更主要的是为那些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水平有待提高的社会大众而举办的。为了突出美术作品本身,一般的美术展往往采用“裸展”的展示方式,注重观众在展示空间中的体验,然而对于大多数希望接受艺术熏陶的普通观众而言,仅仅依靠“眼睛”是很难理解“视觉艺术”的,观众希望能提供讲解服务或文字说明,证明了大部分观众看不懂,或者希望能够更深地理解展览。在环境和服务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观众认可,但没有在展品和观众之间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展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也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基于对每一位观众的尊重,博物馆应摆脱美术馆式的“裸展”方式,不能因为展览的临时性而省却或简化与观众沟通的工作,要像对待文物陈列一样,借助于文字说明、讲解服务、教育推广、讲座论坛等手段,搭建起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桥梁。正如曾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的泰勒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博物馆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能让门外汉了解艺术,又不使其觉得矮人一等”;“博物馆应该有能力逐渐向人们灌输一种品质意识,应不断缩小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鸿沟”。忻东旺教授此次画展走进博物院应该是做足了这方面的准备,山博邀请了诸多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以讲座、对谈的形式深入解读忻东旺的艺术轨迹,从而为观众剖析作品背后的美学价值。


多媒体展示

 

3

拓展国际馆际交流,从“现象级美术大展”中累积经验


其实,“美术大展”在博物馆中并非难觅踪影。诸如国家博物馆2016年末举办的《中华史诗美术大展》,我们便能看到美术与考古、与文物的这样一种有机融合。相比举全国之力筹办的这样一场“历史艺术大展”,我国历史考古类博物馆对知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挖掘与合作,还大有可为。再如2017年6月登录国家博物馆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特展以及之前2013的“现象级大展”草间弥生《A Dream I Dreamed》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观众更希望在博物馆看到“全国性大展”“当代知名艺术家展览”“由知名策展人策划的展览”的文化需求。但现在看来,观众的这些高品质需求仅靠一家博物馆的力量很难满足。尤其是越来越多观众提出希望更多地希望博物馆举办现代艺术展的需求,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忻东旺教授的此次画展规模并不大,看完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我们的博物馆不仅要有从引进到策划这样展览的长远眼光,还更要善于联合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对各自的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创造盘活艺术资源的机会,互相借力,让艺术大师们的佳作“活”起来。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需求,更能扩充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展览名称: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

展览时间:2018.2.20-2018.3.11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

*此次展览为免费展览


忻东旺教授简介文字来源:山西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梖梖

编辑:大侦探;大萌萌


【观展】栏目介绍及征稿启事


走出展厅,

你是否思绪万千?

你是否迫不及待地需要分享自己的思考?

你是否想要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博物馆听到?

你是否期待自己的文字可以拥有改变的力量?


现在有一个机会,你是否愿意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观展体验,分享你对博物馆展览的点滴想法?


征稿启事


1.征稿面向:所有愿意分享自己观展体验与思考的观众


2.征稿说明:希望能感受您的思考与态度,能够呈现问题,分享见解(看似无解,说不准努力的人多了,也就慢慢变了,谁知道呢?);可实名可匿名,我们充分尊重您的隐私。


3.投稿方式:news@hongbowang.net(唯一投稿方式,投稿请注明“观展”)


招聘进校园活动已启动

用人单位正在招募中

详情请猛戳图片了解

相关链接:

月刊|一月:求新莫忘温故,博物方能致远

昨晚看了“月光女神”,今天我们来国博“八卦”另一位女神

在博物馆中逛市集,边看展览边剁手

博物馆里过大年 | 文创篇

揭秘|阿里巴巴助力下,将这只漂洋过海的抹香鲸放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奔驰、肯德基、欧莱雅、稻香村...故宫、国博是要搞大事啊!

博物馆里过大年 | 活动篇

博物馆里过大年 | 展览篇

“寻宝”“打卡”热潮背后,博物馆所面临的新挑战

天天开车、坐车,但是很少人知道今天可是现代汽车的Big Day!

嘿!别光顾着赶春运啦,你了解这些“朋友”吗?

寒冬让手机“冻人”,博物馆让手机“动人”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