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二十多年来,亚太地区博物馆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对自身文化体系的哲学与伦理的思维,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观光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很有一番作为,做出了诸多贡献。如今,亚太地区博物馆文化正融入各国主流文化中,并呈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
在社会发展影响下,博物馆形成了多元模式,博物馆发展规划甚至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策略。今天,博物馆究竟是什么角色?博物馆的功能应具备哪些方面?博物馆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力?博物馆的名称是否需要法定的规范?如何去评价一所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任务是什么?当我们讨论博物馆定义时或可厘清这些问题。
博物馆定义应如何扩充与深化其意涵,使博物馆对社会产生多方位的积极作用,是本文讨论的要点。
一、ICOM公布的博物馆定义与修订
国际博物馆协会(下称ICOM)公布的博物馆定义主要来自欧美博物馆学体系。随着博物馆功能及其呈现方式的转变,博物馆学者们对博物馆的性质、角色、任务一再讨论与辩释。他们认识到博物馆的演变,逐渐深化与扩充博物馆的意涵,并不断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修订,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博物馆现象,另一方面提供了有关博物馆经营的思考。近半个世纪以来,ICOM大会对博物馆定义曾做了几次重要修订,并正式公布。剖析其文字内容,可以窥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定义内容显示,当时的博物馆是以公开陈列、保护文物与标本为主要业务及其特征的。博物馆包括美术、科技、工艺、自然科学、历史及考古等类型。
这次修订的内容,主要反映出对博物馆从事保护与研究工作的重视,强调文化价值的意义,注重博物馆对大众教育和公共利益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提出“常设机构”的要求。因为博物馆谋求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则需要永久机构的组织模式存在,以获得大众的公信。
重点是将博物馆的功能置于前题,强调博物馆之目的在于提供研究、教育和欣赏,并对博物馆收藏品的价值与意义,由收藏珍贵稀有物的传统观点,转向利用为对文化与科学价值的诠释。此外,对博物馆的形式认定扩大了范围。
这次修订的内容,主要提出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属于非营利专业组织。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社会发展,管理上需要凝聚社会资源,建立公众信心,方易获得大众支持与协作,才能永续经营,成为永久性的常设机构。
自90年代之后,国际博物馆学的专家学者强调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征集、保存、研究、传播、展出是基于服务社会、向大众开放,为研究、教育及欣赏、娱乐的目的而存在。强调博物馆要加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并利用博物馆资源去服务大众,满足大众需求。
博物馆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由主要针对藏品及展品的陈列、管理、保护,发展到重视观众、吸引观众,以至于服务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
ICOM对博物馆定义的历次修订,以欧美博物馆专家为主导,主要反映了当时欧美的博物馆现象。20世纪以来,全球博物馆的运行普遍在ICOM的指导之下,ICOM对博物馆所下的定义及对博物馆使命的确定,影响了博物馆功能与社会作用。然而,这个博物馆的定义真的足以反映21世纪亚太博物馆的社会现象吗?
二、ICOM公布的博物馆定义与博物馆的认定与评估条件
ICOM公布的博物馆定义对博物馆的认定与评估条件产生重要影响。归纳目前一些博物馆法与博物馆认定的条件包括:
(1)是一个有组织的、常设性的、非营利为目的的专业机构,拥有实体的建筑,需具备合法的消防与安全设施。
(2)其主要目的是教育与服务社会,传播历史、美术史与美学、自然史与科学知识,促进文化交流。
(3)应具备收藏、展览的基本功能。应拥有藏品及藏品档案,有专业人员管理,有库房妥善保管文物或标本,并公开展览(要定时开放、有一定的开放天数)。
(4)是一个能从事研究与教育、服务大众的机构,与观众互动。它应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成为大众终身学习文化的教育场所,并具备体闲娱乐的功能,可使大众提高修养。
这些认证条件对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公立博物馆而言是可行的,但是对一般民间小型博物馆或类博物馆而言是难以达到的标准。并不是许多已成立多年的博物馆不合格,它们也拥有大量观众,反应也不错,但是其硬件设施的改善有相当的难度,全面通过依法检核的行政流程也不容易。
因此,依博物馆定义而立的博物馆法,其作用在哪里?未依博物馆法成立的许多博物馆却能生存,其原因是什么?博物馆认定与评估条件是否一定要参照ICOM的博物馆定义去设计?民办博物馆是否应设立另外的评估条件?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调查研究。
三、亚太地区博物馆发展现象
从社会学与博物馆人类学的研究角度去探讨博物馆,需要分析博物馆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什么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现象。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21世纪亚太地区的博物馆是否产生出自身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否形成独特的博物馆文化,或者还仍然在模仿西方的博物馆形式?以下是笔者观察到的一些亚太博物馆现象:
近百年东方受西方科学与考古学的影响,传统的伦理与人文学的思维被忽略了。例如博物馆展现考古人类学的遗骸时,以赤裸的干尸置于玻璃柜引发民众好奇心而前来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从生物解剖学的角度将尸体及内脏以药水泡在玻璃缸中展示,完全忽略了悲天悯人的东方人文情怀。
此外,许多东方的历史文物造型与纹样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发展脉络,但我们多数只看到来自西方艺术博物馆的台柜展览形式,将它们以独立审美的角度陈列,脱离其生活场景的诠释。
不过近年有些以人文艺术类展示为主的博物馆,以中国文人雅逸境界去进行空间设计,甚获好评。这影响了许多茶馆、书院,寻求宋明的清雅陈列古玩与讲学。古代用器与生活美学若能与历史文学故事相结合应更能启发民众的生活美感与文化情感。东方的陈列美学设计仍有发展空间。
当代美术馆是艺术家表述其个人思想并与社会对话的重要场所,但艺术与政治往往纠缠不清,特别是在争取自由民主的亚洲社会中,有些艺术家借艺术自由开展政治活动,或以艺术自由批判社会现象与传统。
如果博物馆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和谐、凝聚社区共识,成为传达社会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基地,那么,如何把握尺度,既让艺术家发挥艺术自由,表达对社会发展的心声,而又免于政治行为,就成了当代美术馆不可绕开的议题。
这些理念影响了亚太地区,该地区开始建设生态博物馆,但是出现了新问题。许多未进入现代文明的部落与偏远村寨正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消失。原住居民迁走后的建筑聚落变成外地人经营的商店,播放着欧美流行音乐,住房成了酒吧。居民亦失去原来的生态居住环境,游客来到了一个没有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地方旅游消费。这里亟需要正确的生态博物馆的管理规范去指导。文化旅游政策应避免让传统聚落商业化,这会失去原生态博物馆的命脉。
当前博物馆的任务包括:文物保护与研究、文化传承与展示、社会教育、信息传播、观众与社会服务、国际文化交流、文创增值与营销、促进社会认同、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地等诸多方面。博物馆聘用人员的专业方向需涵盖上述各领域。与上述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博物馆专业毕业的学生未必更有竞争力。
博物馆的专业工程是谁在做?一些专业项目,如博物馆缺乏专业人才,就必须由外包完成。例如藏品研究、包装与编目、展览策划与设计、主题活动规划与执行、文创产品设计制作与营销、环境清洁与安全管理、出版品编辑与制作等。不少博物馆的专职人员多是行政人员,而缺乏研究人员,专业工作须由外面的公司承揽。因此,博物馆聘用的专业人员不一定是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的,亟需引进传播营销等上述各类人才。博物馆经营管理是跨学科的,现有的博物馆专业课程不能满足实际的跨学科跨专业需求。
博物馆难以满足大众对文化活动生活化的需求,类博物馆与商业文化包装的产品吸引更多民众参与。近二十年来,企业界兴起了投资文创产业的风潮,一些营利的文化产业:“主题博物馆”、“主题餐厅”、“主题咖啡馆”、“主题茶艺馆”、“文化游乐园区”、“主题乐园”、“主题书店”、“画廊艺术馆”、“观光工厂”等纷纷出现(图1)。
图1 台湾宜兰金车企业观光工厂
企业主将私人收藏配上主题展示,创造出特殊的文化环境,并采用商业经营方式,形成一种“类博物馆”的文化商业现象。它们以文化娱乐、休闲及营利为目标,并藉以推广企业形象。有些类博物馆存在藏品真假之争,藏品来源与鉴定是常见的问题。这些类博物馆教育性活动在营销策略计划中只是附属的,但其休闲趣味性高,对游客很有吸引力。博物馆希望被大众接受,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今天普通大众去博物馆参观的普及性尚不如这些商业性与休闲性的类博物馆。
亚太地区在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全球化趋势(Globalization Trends)、新移民政策(New Immigration Policy)与政治平等政策的影响下,形成许多地方性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社区博物馆(Community Museum ),80年代兴起户外博物馆(Out Door Museum)与生活博物馆(Living Museum ),而欧洲兴起生态博物馆。欧美地方博物馆的风潮推动了亚太地区地方博物馆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台湾走向一个文化环境更开放、更包容的多元社会。
1987年-1996年台湾由后解严时期的社会运动展现出民间力量的释放与社团的自由化。
1994年“文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建会”)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政策计划,更焕发解严之后民间社团活力。县市乡镇的基层组织与社区希望文化权下放,政府由上到下的传统政令,已无法解决乡镇受到都市化冲击所带来的改变的问题。
90年代的台湾经济上升,民众收入提高,但政党轮替,基层民众追求文化平等权利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建会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迎合了民众所要求的文化自主权。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制定了四项主要计划:
①社区文化活动发展;
②充实乡镇展演设施;
③指导县市主题展示馆之设立及文物馆藏充实;
④指导美化地方传统文化建筑空间。
2001年以后文建会设定社区总体营造计划第二阶段工作项目,推出“地方文化馆计划”。自2002年实施“地方文化馆计划”,以指导地方文化馆发展为出发点,以社区营造计划为基础。地方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导向的活动中心,2008年推出文化生活圈计划,更加快了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步伐。
文建会2002-2016年资助的公私立地方博物馆、展演馆与社区团体共计三百多家,其目标是平衡城乡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特色,以带动地方文化与文创产业发展。这个政策有效促进了地方博物馆的成长,资助对象既有博物馆(占资金的70%),又有展演馆、历史建筑与闲置空间转型的机构或团体(占资金的30%)。台湾现有中小型博物馆四百多所,约占博物馆总数量的95%, 若涵盖商业类型及私有未登记的馆舍则有七百多所,其中公立机构约占70%。地方博物馆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地方文化馆计划”带动了300多所纪念馆、故事馆、生态馆、街坊馆、产业馆与工业遗址博物馆等地方主题博物馆的成立与发展,也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地方意识。
有些地方馆并无足够的见证物作为藏品,其主题展示的内容与诠释也存在主观立场问题。而多数地方馆馆舍由旧建筑改造,仅配备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研究人员,只能外聘顾问,有的甚至由志愿者、服役人员管理。因此,地方文化馆的专业水准难以达到博物馆的评估标准,未能通过认证以博物馆挂牌。然而,地方文化馆提高了居民的地方认同,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很高,尤其是位于偏僻地区的小馆,俨然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中心。这类馆舍的评估认定应另外制定一套标准。
东方的寺庙与庙会活动聚集了大量的信徒与游客,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部分民众到寺庙是去参拜,感受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少有专注观察、了解各个建筑与装饰的细节及教育意涵。因此寺庙成立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加强宣教作用,也可保存寺庙中不再使用的器物。寺庙与博物馆的精神将更接近了。
寺庙本身就如一个鲜活的生态博物馆,寺庙的建筑与装饰、陈列的供养文物、神佛像等是物质文化遗产,寺庙中的仪式与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众与游客人数众多,这个既是物质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其实就是个宗教的生态博物馆。
寺庙中诸多使用中的物品、唐卡是可列入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但多数未以博物馆的标准去做专业保护与登记。政府主管机关对寺庙的管理,是基于宗教信仰,而非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寺庙是否可以作为文化机构或博物馆去运行?有不少寺庙自己成立了博物馆、陈列馆与庙史资料馆,寺庙与博物馆的关系日益接近。如果政府对寺庙的管理与指导能跨部门合作的话,宗教类的博物馆就会获得大力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随着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博物馆纷纷运用网络科技推广藏品与展览,也有人将个人收藏品设计成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空间置于网络上,出现了APP网站与虚拟博物馆等。这些虚拟博物馆强调互动效果,但未必符合ICOM的博物馆定义。
结语
博物馆是什么角色?博物馆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功能?博物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博物馆的名称是否需要有法定的规范?如何去评估一所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任务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与博物馆定义相关。
ICOM对博物馆定义提出的规范标准是以教育、保护文化遗产与促进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以非营利机构为条件,是为了取信于众并适用于相关税法。博物馆的类型日益增加,依ICOM博物馆定义去评估现有各类博物馆是无法完全适用的。其相关的评估机制可以提升博物馆的专业与管理水准,但是未必适应博物馆多功能、生活化、信息化多元的发展。今天是经济社会与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就无法脱离这一社会现实去经营。博物馆定义内容是否也应该考虑增加未来博物馆的多样性,更加开放而不止于规范的作用呢?
政府参考ICOM的博物馆定义制定法规去规范博物馆,那些被评定为“博物馆”的私立博物馆,是否得到了政府足够的财力扶持?是否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大多数私立博物馆的生存情况不能和有庞大的公益基金支持的美国博物馆相比,除了少数有企业集团支持的私立博物馆,多数缺乏大众资金支持,也缺乏营销推广能力,尤其是小型私立博物馆,长期靠赞助有实际困难,需要找到一条谋求资金而又不违反“非营利”的途径。
因此,对“博物馆”的认定,是政府法律管理的作用,还是大众认定的一种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博物馆定义的作用是激发博物馆的多元发展,还是影响法规条条框框限制了博物馆?
博物馆的定义影响了博物馆法,对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是值得慎思的。
本文已获得《博物院》杂志授权,改编自《从21世纪博物馆社会作用反思博物馆定义》,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17年第6期(总第6期)。作者:陈国宁 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亚太分会理事长。
《博物院》杂志2017年第6期
《博物院》杂志
《博物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协办的国家级博物馆行业期刊。该刊主要栏目有:专题探索、理论研究、博物馆实践,涵盖与博物馆相关的以下学术研究成果:博物馆学理论与博物馆史;藏品征集与保管;藏品修复与保护;藏品研究;展览与展评;博物馆教育;宣传与文创;博物馆管理;开放与安保;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数字化与信息化;专著与论文述评;与博物馆相关的历史与考古研究、古建筑和古遗址的保护与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
《博物院》杂志为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36面,全彩印刷,面向国内外发行。
投稿方式:
1. 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bowuyuan@mail.sciencep.com;
或注册登陆投稿平台:
http://ees.scichina.com/user/login.action。
2. 纸质版请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订阅方式:
1. 读者可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码80-603。
2. 读者也可在中科期刊淘宝店网购或与本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033878 010-63370450
传真:010-64030141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长按二维码,关注《博物院》杂志
编辑:会飞的小鱼
相关链接:
有腔调!在上海博物馆看古希腊戏剧《美狄亚》,感受“典雅与狂欢”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