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那些事儿”活动让“修文物”走进观众
择一事,终一生
工于做,匠于心
一毫一厘,日复一日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三尺工作台,一套老工具,日复一日和破损的文物打交道。这些破损的文物刚拿来修复时残破情况各有不同,经过这些人的修补后复原如初,修旧如旧。这些人就是博物馆里的修复师傅,但因为所修的都是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大国工匠”。对他们来说,每一件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辗转而来,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他们修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堙没在尘埃里的故事和被遗忘在历史洪流中的人,“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所有的前尘往事经过他们的手重现世间,让今人感知,后人瞻仰。这就是他们的使命。
2019年1月26日上午,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为观众奉上了一次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文物修复那些事儿”文物修复现场展示专题活动。
现场回顾
活动包括馆长讲座、纪录片播映以及现场修复展示等内容。
民族文化宫馆长们发延在讲座中介绍了博物馆馆藏文物特点及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并通过近年来馆里的文物修复案例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了修复所应遵守的原则。
播放的纪录片向观众展现了文物修复师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
现场修复展示环节中,一面云南蒲满族(今布朗族)代表于1950年10月在北京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的锦旗成为展示对象,旗面上的字已经出现脱胶现象。修复师付建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修复工具、修复程序等,一面细心修复一面回答观众的提问。为了让更多未能到现场的观众观看到此次活动,博物馆对活动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
付建立老师表示,因为现场温湿度、光照条件不适合暴露其他材质的文物,他最终选择了锦旗作为展示的材料,颇为遗憾不能向大家展示更全面的修复工艺和过程。
即使在人群的包围中和闪光灯下,付老师依旧专注地从事着手头的修复工作。他用毛笔掸掉锦旗上的灰尘,一点点地将自己特制的胶涂在脱胶处,这种胶在干后依旧能够保持柔软,不易干裂,随后用宣纸按压涂抹处,字的一个笔画就这样服帖了。付老师说:“别看修复锦旗看着简单,里面的学问也不少。”上面的步骤需要重复无数次,才能完成一面锦旗的修复,这大概要耗费20天的时间。
当现场有人问修复后文物的良好状态能保持多少年时,付建立老师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文物不遭到人为的破坏,受到合理的保存,修复后坚持数百年是没问题的!”
何谓工匠精神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进人们的视野。每一座博物馆中老旧的藏品,都是因为文物修复师们的巧手才能重新焕发出生机。下面让我们一起认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付建立老师。
付建立老师是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第一批文物修复师傅,研究的领域为书画、唐卡等纸本、绢本文物的修复、装裱,师从荣宝斋书画装裱修复大师王家瑞,而装裱修复这项技艺于2008年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二十四岁进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开始,四十年来,经他手里修复过的各类文物数不胜数。许多破损文物在他的一双巧手下重新焕发生机。
付建立老师已经退休,但因为修复装裱技艺高超,十分了解馆藏文物,去年又被返聘了回来,继续每天修修补补的日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复用的两把刷子从付建立老师当学徒开始就一直跟着他,四十多年的陪伴,就像他的老伙计。
因为红色作为底色可以在修复纸本文物时看得更清楚,所以工作台都会被漆成红色,众所周知,红色是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的颜色,而这种颜色,付建立老师一看就看了四十多年。最近他老是说,眼睛越来越花了,原来可以半个小时歇一次,现在二十分钟就得停一停。
文物修复用的都是天然的试剂,可以保证文物的安全,这一点是化学试剂无法做到的。熬浆糊和胶的用具是最简单的器具,但火候和比例的掌握却全凭修复师傅多年的经验。
每一次修复完成都是文物的一次涅槃重生,对付建立老师来说,也仿佛完成了一场与古人的对话。
像年轻人一样,付建立老师喜欢打篮球、喝咖啡。这些年一直是单位的运动健将,大大小小的比赛得过不少冠军。用他的话说,运动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和肌肉紧张,减少肩周炎等职业病的发生,还可以和大家欢声笑语打成一片,是平时需要极度专注力的修复工作的一种调剂。
付建立老师今年63岁,60年一个甲子,是一个人的大半个人生。2019年是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成立60周年。60年间,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里经他手修复的文物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代表国家走遍世界20多个国家,国内40多个城市。
文物的真正价值,是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祖先经历过什么,信仰过什么的精神记忆,是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的源泉,民族性格形成的密码,代表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文物的意义就不仅限于其物性,其本身就是历史,而文物修复工作正是在修复历史。曾有人写道:“时间仿佛一条洪流,而文物修复者,在其中逆流穿越,完成修复,也顺流而下,倾注一生。”
图文信息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吴相忘
编辑:吴相忘 #OP-D
往期精彩回顾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