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Opera Omnia技术下的复制品使得不可能成为可能
最近我看了一个由复制品组成展品的展览
展品包括了
远在法国的
蒙娜丽莎
藏于克拉科夫的
抱银貂的女子
展于卢浮宫的
岩间圣母
在内的17幅达芬奇的画作。
虽然这是一系列的复制品,但并不是所谓单纯的临摹和夸张的演绎,而是在Opera Omnia技术下实现的1:1完美复制。
这个展览就是“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联合呈现的全球艺术教育推广项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中国首站。此次展览也是作为中国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向公众传播、普及美学知识,让人们更深刻地感知和了解这个“文艺复兴天才”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无穷的文化魅力。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得益于Opera Omnia项目,通过展示高度清晰且尺寸相同的复制品来重现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工作人员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收集了一系列彩色数码正片,借助一台极高像素的鼓式扫描仪扫描这些图片,捕捉其中最为微妙的细节,进行1:1复制。扫描过后,工作人员还要对扫描件的色调、光线强度等要素进行调整,保持其与原作一致。画作印刷前还要对复制品的印刷面料、墨水和设备进行选择。
图片来源于展览宣传片截图
例如,原作《岩间圣母》被设定在岩石嶙峋、植被葱郁的环境里,阳光穿过岩石间形成明暗的对比,透过岩石的空隙还可见远处的山脉。这些细节都被完整地复制下来。
除了技术层面的要求,光线也就是复制画作背部的灯光使用至关重要。它需要两种色调的LED光源,这样不仅可以赋予画作不同的透光度适应不同展览场所的展厅条件,还能根据展厅情况调节画面色彩;再加上对透光度和色温的调整(调节范围在3000至5000开尔文度),观众对细节的感受会更加逼真。灯光设置的难点在于每件作品有着独有的系数,项目方制作了包含十个等级的系统,并计算出相应的LED照明模块之间的间距,以免制造出过亮或过暗的区域。每次安装设备必须考察不同的展陈场所,如地板、墙壁的颜色以及展厅层高,尤其要考虑窗户的采光及白日的照明情况。
图片来源于展览宣传片截图
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展厅的灯光主要用于照射展品说明,而减少对展品的照射,当然这也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观众带来不便,但还是为展品展示创造了良好的观赏环境。同时,如果在展品前安装玻璃罩等保护用具的话,则会影响观众的观感,所以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在近处欣赏,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
Opera Omnia项目不仅能提高观众对作品的观感,还能按照作品年代的创作风格和年代进行整体排序,使得观众在同一空间同时了解某位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风格的演变。
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成就无需多言,如果用现在潮流的词汇来形容他,那就是“斜杠青年”。对于热爱达·芬奇的观众来说,想要领略其作品的风采很是困难,佛罗伦萨、摩纳哥、华盛顿、罗马、米兰、法国......多个城市、多个国家记录着他在绘画领域的造诣,而此次展览作为一次艺术教育推广项目,将其17幅作品汇聚一堂,不仅能够让观众一次性观赏到收藏于世界各地的作品,还能在一个空间中学习研究他的的绘画风格与技艺。
在展厅入口附近,8个屏幕以时间轴的形式简短地介绍了达芬奇的一生。出生地佛罗伦萨、完成《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的米兰以及专注于科学研究的法国,这三个城市和国家是达芬奇一生的重要地点。
进入展厅,17幅画作挂墙而立。即使是一件复制品,也是绝对能够吸引了所有人目光的《蒙娜丽莎》,极具生机感和灵性的《天使报喜》沉浸在一种通透而明亮的空气中,寓意着救世主基督的降临注定给世界带来和平,并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新世界的《博士来拜》。压轴的作品就是那副极为经典的《最后的晚餐》,展览用一面墙的面积来展现当时晚餐时使徒们的惊讶、愤怒以及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活动。
Opera Omnia展览项目的宗旨就是激发展陈的灵活性,以适应一系列在策展之初无法考虑周全的外界因素。因使用原创作品设置展览的困难,这个项目也技术成为传播意大利文化的宝贵工具。迄今为止,RAI已经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举办了30多场展览,这些展览得到了权威艺术史学家的认可和数十万游客的赞赏。
时间:2019年4月16日—5月23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票价:全价票120元
编辑:miyagi#miyagi
往期精彩回顾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