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东西方瓷都共话“白色金子”的秘密
“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以下简称“白色金子”展)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2019年7月26日推出的原创展览。展览再现了中国瓷器对欧洲的影响、梅森瓷器的产生以及景德镇与梅森之间的交流碰撞,用瓷器讲述了17-19世纪全球化贸易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从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东西方瓷都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彼此成就。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许多博物馆举办过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览。其中的外销瓷展多以瓷器为主角,讲述“海上丝绸之路”为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白色金子”展览正是在此基础上而尝试做出的拓展与外延。
副标题“从景德镇到梅森”申明了展览的主题范围:此展览不止做单线的中国瓷器外销,而是拓展到德国梅森,内容上在“中国瓷器的对外传播”之外,增加了“欧洲的瓷器热”、梅森瓷器的产生和影响、两个瓷都的碰撞等内容,将“海上丝绸之路”做一个闭合式的完整呈现。在更为开放的时空中,观众得以感受曾经辉煌的瓷器贸易历史和频繁的文化交流,并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在中国瓷器的直接影响下,代尔夫特蓝陶、法扬司釉陶、梅森瓷器陆续产生,其中梅森瓷器对中国瓷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景德镇和广州除了生产仿梅森风格的瓷器以完成欧洲的订单外,梅森瓷器的经典纹样、造型等也渗透到这两地的瓷器生产中,并且远销到更多地区。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和以梅森为代表的欧洲瓷器就是在这种相互模仿和碰撞中,互相欣赏,交流融合。正如梅森全球CEO提尔曼·勃拉希克(Tillmann Blaschke)在接受该展览短片摄制组的采访时所说,“通常谈到中国或欧洲的瓷器,总是从讨论他们可能彼此会是竞争对手的想法开始,我想我们会体验到,在全世界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瓷器会与你们的世界共同成长。”东西瓷都彼此成就,共同成长,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展览前言
三个故事解密“白色金子”
何为“白色金子”?为何被称为“白色金子”?
展览围绕“克拉克瓷”、“骑兵换瓷器”、“炼金术士和白色金子”三个故事展开,以叙事化的方式讲述“中国瓷器的传播”、“欧洲的瓷器热”、“欧洲瓷器的产生及影响”。故事中,这些瓷器不完全是独立的欣赏对象,而是证明故事真实性的依据。展览不是将瓷器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一系列有内在关联的瓷器按照故事的逻辑有序地组织、展示,让观众了解瓷器贸易的历史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第一展厅以“克拉克瓷”的故事为重点,并引申出订制瓷以及与日本的交流,为后面欧洲王室的收藏及对东亚瓷器的仿制做好铺垫。在中国瓷器的对外传播中,荷兰将截获的葡萄牙商船上的克拉克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拉开了欧洲瓷器热的序幕。此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将欧洲人生活中所用器皿的木制模型或者画稿带到景德镇,订制瓷出现;明清之际的社会动乱使荷兰将订单转向日本市场,日本的伊万里瓷兴起,与中国瓷器一起成为欧洲人认识东方文化的载体。
远销欧洲的瓷器在进入欧洲宫廷和世俗生活之前,是敬献诸神的圣物。此后则成为王公贵族的财富、声望、地位的象征,对瓷器的痴迷以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为最。他在1717年曾用600名萨克森龙骑兵交换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珍藏的151件中国康熙时期的瓷器。这种迷恋使他在德累斯顿建立了庞大的瓷器宫殿,也推动他实现了拥有萨克森人自己的瓷器的梦想。“骑兵换瓷器”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到中国瓷器在欧洲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欧洲瓷器产生的社会土壤,由此也就明白了瓷器被称为“白金”的原因。
用油画和诗歌装饰的展厅过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仿制中国瓷器、研制制瓷配方的热潮高涨,“炼金术士和白色金子”的故事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谎称能点石成金的炼金术士伯特格尔没能炼出黄金替奥古斯都二世弥补财政赤字,但是他在国王的科学总顾问契恩豪斯的督导下,破解了硬质瓷的配方,生产出梅森瓷器。国王设立的梅森瓷厂,对欧洲的瓷器生产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甚至也影响了景德镇的瓷器。
三个故事不完全按照时间线,比如骑兵换瓷器时,梅森瓷器已经产生,但不管是生产技术、规模,梅森瓷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釉下青花的难关还没解决,国王仍然对中国进口的瓷器有极大的热情,这并不影响观众对整个故事发展线索的理解。
以故事为核心组织陈列,这些胎体白如玉、价格堪比黄金的瓷器,在中国、西亚、日本、法国、德国的旅行中,完成了因商业的交换、美感的交流和各种交融整合之下文化的全球化,在故事中观赏这些瓷器,观众自然也就解密了“白色金子”。
形式设计:融入不同地域的建筑元素
形式设计紧扣展览主题:天下瓷都景德镇和欧洲瓷器摇篮梅森,分别代表着东西方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承载着匠心与记忆;上海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都会,早在北宋时期青龙镇就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在自古以来的中西汇通之地,举办这个展览,进行东西方瓷都的对话,更是对“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继往开来。
整体设计风格保留瓷器本身典雅、素净的基调,根据各部分内容提取出青花蓝色(景德镇)、明黄色(欧洲宫廷)、绿色(梅森彩绘瓷器上的一种颜色)、灰色(瓷都的碰撞)四个主色调,以此划分不同的展区。颜色稳重大气,兼顾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展览内容,突出东西方的不同风格。整个空间规划简洁疏朗,在结合内容比例的基础上划分区域,将参观动线尽可能的延伸,参观节点明确,内在引导清晰。
展厅一角:克拉克瓷及传播中的交流
展厅一角:欧洲的瓷器热
设计师将中国南方、日本、欧洲的建筑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更好营造了地域空间的感觉。尤其是进入到拱形门以后,就是欧洲瓷器部分了。地域空间元素和迥异于中国瓷器的风格,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欧洲瓷器的产生及其影响
情景还原、场景体验
展览设置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一楼南厅,这里原是跑马总会旧址的下注厅,面积不足600平方米,且展厅的利用要遵循文物保护规范,因而空间略显逼仄。展厅面积虽小,但是精彩的故事和展览中设置的几处场景,都给观众带来不少惊喜,有的甚至成为观展必打卡之地。在第一部分“中国瓷器的传播”结尾,展览根据外销画中船舶装运货物结构图设置了货船横剖面场景。用实物装载形式直观地告诉观众瓷器的装运位置,以及瓷器这种比重大的物品作为压舱货、平衡船体、抗衡风浪的作用,受到观众赞赏。
货船底仓场景吸引了前来观展的幼儿园师生
欧洲的“瓷器热”部分,则复原了德累斯顿茨温格宫的瓷器陈列场景。这是当时流行的巴洛克式的陈设方式,按照瓷器的体型、类别和装饰纹样进行分类展示,将大型罐、瓶放在最下面,其上放置盘、碗等,最上面放杯、碟等小件器物。这种陈列方式重视整体效果而非个别器物,整体望去琳琅满目,华美壮观。拱形展示柜和铺陈于墙面的瓷器虽显简约,但观众在仰视之余,仍可以从中感受18世纪欧洲宫廷的奢华,借此去想象奥古斯都二世的瓷器收藏。
观众在复原的茨温格宫瓷器陈设场景前留影
欧洲贵族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他们按照自己对东方的想象布置其房间,里面陈设着瓷器、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中国的壁纸、丝绸、瓷器等真正的东方物品和它们的欧洲仿制品混在一起,摆放在欧洲人所设想的梦幻情境中。根据德国无忧宫中的陈设,展览中布置了一个简易的“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场景。从展线上来讲,参观至此,约是展览内容的一半,观众既可以打卡拍照,又可以稍作放松,进入下一个展区“欧洲瓷器的产生及影响”部分时,会产生更强的对比感。
这个依据德国无忧宫复原的简易“中国风”场景,是专门留给观众打卡拍照的。
展览结尾有个“大师工坊”,梅森瓷器制作技艺的视频,配上一桌一椅摆放着制作瓷器的模具,让观众对梅森瓷器手工制作和彩绘有了深刻印象。这个场景加上独到的配乐——柏林爱乐乐团的“Dance of the Hours”(“时光之舞”),可以感受到这些瓷器都是时间的艺术,以及瓷器制作者的匠心。视频制作者刘杰说,当时3分钟的片子一个小时就剪辑好了,但是音乐找了整整两天。他要找的是一首能撞击心灵的配乐。带有背景音乐的瓷器展览,给观众一种舒适、惬意的观展体验;同时,正是各个环节对极致的追求,一如极致追求下的产物——展厅中的这些瓷器一样,带给了观众许多感动和思考。
“大师工坊”
为展览量身定做影片
放映厅有一部将展览内容浓缩成10分钟的影片,是主办方延请专业团队,专程赴德国、日本、中国江西和广州等文物涉及的地方,为这个展览量身定做的。影片将外景、专家访谈和文物的局部放大、细节呈现等相结合,用影视语言及表现手法,再现了景德镇瓷器的海外传播之路,以及在此影响下而诞生的世界名瓷梅森瓷器。影片以客观叙事为主导,动静结合的实拍画面为基础,穿插历史照片和历史影像,结合恰当的背景音乐,讲述了展览中所涉及的三个故事,并加以延伸,加深了观众的印象,给观众以立体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引发观者的思考:过去的辉煌固然值得怀缅,但在现实和未来面前,我们怎样做到如梅森全球CEO所说的,在彼此的世界里“共同成长”。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在体验经济中,叙事性已比作品本身更重要,如何讲好文化故事,是博物馆面临的全新挑战。“白色金子”展览不是聚焦于瓷器的工艺、年代等特征,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它们当成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与场景相结合,使观众有代入感、体验感,将瓷器按照故事的逻辑有序地组织、展示,让观众了解瓷器贸易的历史和东西两个瓷都的交流融合。此外,拓展了以往展览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避免了千展一面,呈现出与以往瓷器展不同的样貌。
作者:王成兰
图片来源:张毅
原标题:《对话东西瓷都,解密“白色金子” ——观“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
编辑:祝焱#miyagi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入藏|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经理的“施工日记”入藏国家博物馆
月刊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新一届“博博会”筹备工作启动……一览10月文博大事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