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实践中的交流对话与经验分享(二)
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9年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举办了以“实践·经验·对话”为主题的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昨日,弘博网发布文章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实践中的交流对话与经验分享(一),报道会议情况,并分享了两场分组讨论,本期将继续为大家带来部分分组论坛的精彩发言。
生态、社区与地方性知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吕伟涛主要讨论了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博物馆类型,在保护威海海草房这一文化遗产上的建设思考。他提出,要充分调动传统村落中原生居民的主体意识,尊重本地居民的意愿,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同时,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也是对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居民形式、生活习俗整体保护的有效途径。
云南省博物馆邱玮通过比较西南地区三个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直观地展现了博物馆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案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在实践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如何巧妙地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家的归属感和村民追求的经济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也就解决了博物馆社区的认同问题;如何充分调动地方文化精英的带头作用,帮助社区村民树立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当地的文化,这也就实现了生态博物馆的理想问题。
山东大学袁晓倩以“还给自者的一次尝试”为题,介绍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专题微博物馆群落的主体内容与形式。从本地居民、观众、国家话语的三类主体需求出发,为博物馆群落对理塘的地方性知识实施了整合,对其进行了多方位和多样化的展示与呈现。她通过前期调研与内容建设,希望博物馆能够尽可能回归到当地人的自者手中,让其成为展示理塘本地藏族文化,以及塑造本地文化认同的空间。
云南民族博物馆杜韵红对博物馆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发展作出了讨论。以腾冲和顺古镇为例,在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下,其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在地方旅游空间中得以重新塑造与构建,呈现出遗产多元化以及商业化的态势。但博物馆化的遗产保护如何在社区、村民、政府、公司之间得到平衡,是需要不断反思与审视的问题。生态博物馆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属性进行发展,避免同质性,这也符合了文化遗产多样性的保护要求。
民族学博士舒丽丽向大家分享了湖南省博物馆新馆的基本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的策展思路和心得。这一展览突出了区域历史文化,将“人”作为主线,立足于本馆的藏品和研究成果,阐释湖南人的起源和构成。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探讨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多样性,从而引发人们对遗产、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共鸣和反思。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关昕博士以新加坡的牛车水原貌馆、土生文化馆、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三座华人主题展馆为例,讨论其意义的生产和“再现”华人社群社会文化的策略。三馆对不同华人群体进行重新诠释和再脉络化,体现了在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国家,博物馆怎样成为表述与建构民族文化、凝聚与塑造国家认同的渠道。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蓝蔚以美国纽约华裔美国人博物馆、旧金山华人历史学会、洛杉矶华美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华裔美国人博物馆大量出现的背景,其基本陈列和叙述包括移民苦难史、华人融入美国社会、社区生活图景,再转向“移民自信”,体现了华裔美国人如何通过博物馆展览来完成认同塑造与身份构建。
来自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尹凯副教授以“关系主义博物馆学”为主题,论述了其缘起、立场与困境,以此来勾勒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基本图景。他指出“建构关系”始终是探讨博物馆的重要议题,分为作为关系的一端的博物馆,和作为关系介质的博物馆。在“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下,博物馆不能免于社会影响,应该从机构和学科设置的边界内走向更广阔的跨界合作。
来自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的林芳诚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切入,与人类学博物馆现状对话,提出博物馆与社群的紧密关系。通过梳理美国夏威夷主教博物馆、日本大阪民族学博物馆、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的展示,探讨人类学博物馆如何成为护卫文化遗产的枢纽。
来自云南省博物馆的沈宁副研究员提出云南石寨山的滇青铜器,由于其具象、雕塑式的表现手法,提供了记忆研究的方法。聚焦于“滇王之墓”M6:13的扣饰,从多角度分析探讨器物所表现的人物和汉滇“和亲”关系,从而在人类学视角之下探讨女性当时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等女性问题。
现工作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汤绍玲博士后经过对贫困村白山村的田野调查,主持完成了村史馆的建设。她分享了如何对这样一个没有突出特色的村落进行田野调查、信息梳理整合,以及筹建村史馆过程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思考博物馆专业在地方文化诉求与文化机遇中怎样发挥专业作用,推进博物馆专业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David Francis和张力生博士基于“手作中国”项目中国民族博物馆和UCL的合作,分享了中英关于展览制作的对话。以“软山”设计品牌在伦敦的展览为例,阐述了其创始人龙红紫娓通过彝族当代手作饰品沟通传统与现代,重塑民族身份认同和社群凝聚力。展现了中国工艺遗产如何在英国展示,以及英国在民族认同问题相关的展览制作上的经验。
来自中国民族博物馆的罗攀博士以“手作中国”课题的调研成果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人类学民族志记录和对民族手工艺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发现手工艺及其所反映的人、物关系,并将展览策划的视角置于时代变迁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多元渠道对民族手工艺进行介绍和展陈。
作为傣陶手艺人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徒弟,罕璇基于自身的经历进行了分享。她以傣陶手艺人的代际变迁为主线,阐述了三代傣陶手艺人的技艺、风格与作品的传承和转变,由此探讨傣陶手艺在新时代所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Michael Rowlands教授提出人类遗产因冲突和暴力遭受着破坏和失去,博物馆正是重要的遗产保护机构。在后殖民时代背景下,欧洲博物馆存在着大量失去背景的藏品,“物”的语境问题具有更大的复杂性,由此剖析了博物馆中“语境化”“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复杂辩证关系。
分组讨论现场
除分组发言外,论坛特设青年策展人特别单元,并公布获奖名单。
优胜奖
度·量:唐卡画师的神圣与世俗
——杨圆媛 中山大学
祖先的御史:苗族“百鸟衣”守护与传承文化大展
——王建明 日本千叶大学
入围奖
天地入一舟:泉州的王船仪式与地方世界
——孙静 北京大学
新媒介语境下馆藏民俗器物的实践转变:以山东乡忆民俗文化博物馆“五行八作”器物调研为例
——赵婧含 中国传媒大学
现代萨满的宗教日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BXQ萨满为例
——海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不忘最初 寻找未来——章朗村布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策展计划
——潘娜 云南大学
至此,第二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相关报道已全部结束,但关于博物馆人类学相关议题的研究和探索还在继续。如果对以上内容有任何想法和见解,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国旻
发布|北京市文物局规范博物馆展览备案管理 展品复仿制品使用应明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