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虽无“明星展品”傍身,但却打破观中国传统山水画展的“望而却步”
2019年9月28日~12月1日,“江山如画:12-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圆厅二、三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开放展示,展览展出了来自全国12家收藏单位的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山水画精品93件,其中一级品文物30件(组)。虽然展览已经如期闭幕,但是层层递进的叙事逻辑、透画见人见精神的表达方式以及展览与相关题材展览的共性和特色仍然值得我们回味和讨论。
有观众会因中国传统山水画难以“看懂”而却步,但是“江山如画”展却是平易近人的,哪怕摒弃皴法、树法这些山水画程式,只要能静下心观赏自己喜欢的那么几幅,你似乎也会发现在山水之间的人物或抚琴垂钓、或月夜泛舟、或对弈赏雪……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上看到一些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画面中的山川树木、水流云气真实存在于我们栖居的土地,这些无不让我们从视觉上感受到祖国山川之美,体会文人们通过登高临远,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独特方式,最终达到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的精神境界。
正如展览在开篇提出的“中国人将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常用美好的品行比德山水,因而山水之乐又被誉为‘仁智之乐’。人们通过登高临远,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独特方式,最终达到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的精神境界。这极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与精神旨趣,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通过这样一个展览,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审美方式、精神旨趣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呢?
可见展览的意图绝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似乎更希望通过展示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让观众获得与画家精神上的共鸣,体味“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与精神旨趣”。
在展览的叙事逻辑上,“江山如画”展不以时代或者画派、画家群体为脉络来布展,而是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作为整个展览叙事的关键,在主题之下划分登山、临水、揽胜、栖居、卧游五部分,通过展示山水画中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人们栖息居住的自然环境,来回应“江山如画”的主题。
这五个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先是描绘名山大川,进而访胜纪游、雅集文会,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卧游,以山水等寄托情怀,主张心灵返归自然,颐养自得,栖身自然的无为境界,以此为人生之乐。参观者无须远足即可见江山如画,也和古人一同达到了精神上的卧游。
这种叙事逻辑不是后人生硬地划分的派别与归类,不同画家间在艺术上的交往、合作、切磋,遍学诸家而后力求创新,反映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既降低了参观的“准入门槛”,也让观众更容易看出古代山水画画家作为独立个体对相似主题的不同个性表达,同是画水,有人画风急浪高、有的画面水波粼粼;同是画树,有人画枯木惨淡,有人画松柏长青。
有人喜爱《巫峡秋涛图》是因为想起了自己漂三峡难忘的回忆,有人喜爱《木泾幽居图卷》是因为让他想起自己的家乡。我们看一幅画,难免会想起许许多多东西,牵动自己情感。
巫峡秋涛图轴
袁耀 清
首都博物馆藏
在众多展品中,《高山烟雨图轴》的某一位藏家可以说是为了作品的永续流传“操碎了心”,“后之攬者幸加珍護遇重装时勿用绢托”,短短一句话却流露出藏家对作品的小心、爱护和担忧,不禁让我想到现在保护文物特别是书画这种非常脆弱的纸质类文物的匠人们,前人对待藏品如此小心谨慎甚至写下千叮咛万嘱咐,后人更要爱惜之、珍藏之。
高山烟雨图轴
元 方从义
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展览的辅助品也有较高的完成度,比如结构完整的前言结语、信息详实的说明牌。展览的通篇,前言结语以及每一章节,都不忘紧扣主题,时时点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内涵;而说明牌内容丰富,撰写风格平和舒缓,让驻足展品前的我们无需考虑技法、流派等技术性信息,而是随着说明牌自然而然沉浸在画意里,静静感受画家笔端的山水,这样的观展体会经得起琢磨,能够通过反复观展来不断获得新的体悟。
于我而言,“江山如画”展我最欢的画作应该是由辽宁省博物馆出借的仇英《赤壁图》,相较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华丽繁密的画风,这幅《赤壁图》则显得更色彩清雅,淡淡的笔触描绘出了赤壁涳濛的景致。《赤壁图》用非常简单的构图,画面中心以苏轼与友人泛舟江上、啜茗闲叙为主景,配以远山近壁烘托主题,“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意境自然流露而出。
赤壁图 卷
明 仇英
辽宁博物馆藏
无论是读书还是看画,总是要能想见其人为止。而史家笔下的仇英几乎为零,虽然后世公举他为明四家之一,但是甚至他的生卒年月都还要专家们在各种题跋中推敲猜测。仇英一生没有留下一篇文字,甚至自己的画上,也永远只有工工整整又略显拙劣的名款,“仇英实父制”,寥寥数笔,藏在小角落里轻易不能寻见。董其昌曾有一段描述仇英作画时的文字:“实父作画时,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如隔壁钗钏,顾其术亦近苦矣。” 这更像一种克制的温柔,不过分表达,只是希望别人看到他一笔一笔的坦诚与勤恳,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在画之后,这其中的诚实、谦逊足以打动世人的心。
在参观的尾声,也有同行的观众提到辽宁省博物馆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更值得一看,“光看到张旭的《古诗四帖》、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不虚此行”。同期同类型的展览难免被拿出来相互比较,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展览是否需要一件或几件“明星展品”呢?
2017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似乎本想凸显出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青绿山水的关联性信息,但是由于《千里江山图》本身的高关注度和“明星效应”而被观众过分关注,观众观展的需求是看过《千里江山图》,而忽略了“历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2015年“石渠宝笈书画特展”到2017年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时隔两年后故宫博物院再次引发了观众排长队观展甚至“跑步入宫”的热潮。
“江山如画”展本身的定位是与“又见大唐”和“千里江山”不同的,“江山如画”更像是群像,更多的是表达文人墨客这一群体的精神境界,从展览的内容、结构和叙事逻辑,似乎没有什么是必须要突出的重点。有人冲着黄公望而来,有人慕八大山人之名而来,而在观赏过程中很可能又极有可能被其他画家的画作所吸引,没有画技优劣、价值高低,只有欣赏与否,所有的展品又紧扣着展览的主题,这也是“江山如画”展的成功之处。
但是,没有这一到两件的“明星展品”的展览会带来一个问题,即一幅又一幅的中国传统山水画陈列密集、内容又很相似,展览信息量极大,很容易造成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疲劳。
针对这一问题,辽宁省博物馆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处理地非常巧妙,展览以书画为主线,通过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形成丰富链接,缓解观众由于只看一类展品而产生的疲劳。
首博此次“江山如画”展给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关于展览是否需要一件或几件“明星展品”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览的内容定位不同,采取的叙事逻辑、展示手法都不尽相同。“38件一级文物集中展现”的“又见大唐”可以讲好盛唐故事,作为“群像”的“江山如画”极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与精神旨趣。可见,依赖于精品文物自我表达的展览已经难以说服、打动观众,而基于科学、知识的做出合乎逻辑的展品组合和叙事线索的展览才能提供难忘的观展体验。
栏目介绍及征稿启事
走出展厅,
你是否思绪万千?
你是否迫不及待地需要分享自己的思考?
你是否想要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博物馆听到?
你是否期待自己的文字可以拥有改变的力量?
现在有一个机会,你是否愿意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观展体验,分享你对博物馆展览的点滴想法?
1.征稿面向:所有愿意分享自己观展体验与思考的观众
2.征稿说明:希望能感受您的思考与态度,能够呈现问题,分享见解(看似无解,说不准努力的人多了,也就慢慢变了,谁知道呢?);字数在2000——3000之间;每篇文章需要提供高清晰度配图(最好标注上相应的名称,单独打包);可实名可匿名,我们充分尊重您的隐私。
3.投稿方式:news@hongbowang.net(唯一投稿方式,投稿请注明“观展”)
4.稿酬:稿件录用后,即有相应稿酬;能够引发广泛共鸣与讨论的文章(以阅读量为标准),还有额外奖励。
部分资料参考自首都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作者:云梦泽&芊眠
编辑:国旻#国旻
2020年,山西文物工作这样做:设立全省文物系统最高奖“张颔奖”、筹建全国第一所文物保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延迟开馆、消毒清洁、巡查文物……战“疫”进行时,博物馆在行动!
以纪实展览的形式,讲述疫情时期的100个故事
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在线观展更便捷!
线上云观展?聊天表情包绝对不能少!
答题“战疫”进行时——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有奖竞答等你来参与!
看展荒?第三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汇总为你再推荐50个!
每日线上逛馆|闭馆不闭展,伦勃朗与你不见不散
延迟开馆、消毒清洁、巡查文物……战“疫”进行时,博物馆在行动!
隐藏细节、3D视角、绝版书籍......这些国外博物馆的小惊喜只有线上才能看到
每日线上逛馆|展品细节尽情看,江南春色居家览
通知|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申报倒计时
疫情之下的“云展览”,距离成为公众观展新常态还有多远?
每日线上逛馆|可以在线观展、可以互动聊天,多平台体验湘博云观展
“博物馆里过大年”,中国红带来的海外新时尚
第二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来袭!线上观展不要停!
每日线上逛馆|三种方式全方位了解陕历博,今天你云逛馆了吗?
快速上手,宣传便捷,速来入驻弘博网开放平台
大年初十| 他来了!猜猜今天送祝福的馆长是哪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