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影像,留存文化记忆——广西民族博物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结硕果
2020年11月16日,第六届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落下帷幕。广西民族志影展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2年创办,是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影展关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及民族文化多样性,致力于推动纪录影像的多元取向,创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影像交流平台,力求增进各民族及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彰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和多彩世界。
本届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共收到来自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及国外的民族志影片近200部,影片内容涉及扶贫、生计、手工艺、饮食、戏曲、民歌、婚俗、节庆、仪式等题材,涵盖汉、壮、瑶、苗、侗、水、藏、独龙、哈萨克等民族。在历时5天的影展期间,广西民族博物馆从中精选42部民族志影片进行公开展映,以呈现多彩的民族文化。据了解,除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会场外,本届影展还在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和贺州学院设立分会场。
经过初评委评选和相关单位审核,主展映单元入围作品10部,乡村影像单元入围作品20部,新锐单元入围作品12部,在展示了民族志电影强大的魅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让更多的观众得以享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影像视听盛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透过镜头,记录民族文化记忆
广西民族志影像展可以说是生态博物馆建设“广西模式”的硕果之一。自2003年以来,广西选择自然文化遗产丰富且偏远的民族村寨作为建设地点,先后建成10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并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构筑起交流、合作、共享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几乎与此同时,广西民族博物馆依托这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借助录音、文字、影像等手段,开展了以记录、整理、展示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记忆工程”。
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进入新阶段
而作为“文化记忆工程”配套项目——“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于2011年开始在全区各个生态博物馆实施,对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民族志纪录片拍摄技能培训,让更多人参与到项目中;培养村民影像创作者,用镜头“搜索”身边具有传承、保护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影片完成后在生态博物馆所属社区循环播放,成为村民自我教育与对外展示的影像教材。
2013年赴凤山县金牙乡开展“乡村纪录影像”培训
为了检验“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的成果以及保存民族文化记忆,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2年开始探索举办相关展示活动,并于2013年1月成功举办“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影展”。据广西民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届影展共征集和展映了29部来自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村民的纪录片作品,共39人参与摄制,影片由他们自主完成选题、调研、拍摄和剪辑一系列过程,并以本土作者的身份与观众交流。通过为期2天展映与交流,广西民族博物馆看到了生态博物馆当地热烈的表达需求,使得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文化自觉”的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影展的举办也使得广西民族博物馆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即以影视人类学为学科基础,在生态博物馆群辐射区域内开拓一个文化发展新体系。
不断成长中的广西民族志影展
首届影展的成功也坚定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民族志影像道路上的持续性探索,并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广西纪录影像展”。相较于首届影展,第二届影展打破了只有生态博物馆乡村纪录影片参展的局限,开始尝试与高校合作,从而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与参与。通过在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举办宣讲会,征集在校大学生的拍摄选题和方案,经过甄选后以立项扶持形式签约11部学生纪录片,并在影展中增设“新锐单元”。自此,“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全面开启,旨在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到民族志纪录片创作中,透过他们的镜头来观察、研究民族的发展和变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民族历史、文化与生活,培养和壮大新兴的民族志纪录片导演力量,促进民族志纪录片学科的发展。此外,第二届影展坚持了其发展乡村社区本土表达的初衷,设置了“乡村影像单元”,内容涵盖全区所有乡村社区,并开始向周边省区辐射,使这一单元作为长期、固定的模式得以确立,成为广西民族志影展主要特色之一。
赴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新锐导演扶持计划”宣讲活动
此后,每届影展都在不断创新完善。2014年第三届影展在学科及视角的多样性上作出了显著提升,加之宣传及影响力度的不断提高,最终确定了广西民族志影展的整体格局——由“主展映单元”“新锐单元”“乡村影像单元”和“特邀单元”四部分组成,并开始初具三级评审模式。2018年第五届影展进一步调整了单元设置,增设了“广西非遗单元”,以充分发挥民族志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功能,并进一步完善了评审机制;2020年的第六届影展则开启了“四个结合”创新模式,即民族志影片与非遗影像相结合、“线下”展映与“线上”交流相结合、影片放映与学术研讨相结合、主会场活动与分会场活动相结合。
可以说,广西民族博物馆以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广西模式”为起点,结合地域特征、区位优势,在身份定位、合作关系及非遗保护等方面进行探索,发掘并树立了“乡村影像”“新锐”“非遗”等特色单元,逐渐衍生出了一条以博物馆为主导的广西特色民族志影展。与此同时,经过9年的发展,广西民族志影展的运作愈加规范成熟,参展作品愈加多元,年龄梯队也愈加完整,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
2020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开幕式剪彩仪式
除了对“广西元素”的强调之外,广西民族志影展还将自身定位为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影展。广西民族博物馆先后与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特罗姆瑟国际电影节、极地光影电影节等开展合作,并在影展期间举办学术论坛,共同探讨和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科发展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面向“一带一路”相关的东盟国家征集民族志影片参展交流。
民族志影展,民族文化传承新思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身处其中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不仅致力于民族文物的收藏、研究与展示,更在当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探索出基于民族村寨的生态博物馆“广西模式”。
与此同时,广西民族博物馆也时刻关注着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动态以及来自社区的实时反馈,并开展了“文化记忆工程”,以帮助当地乡村工作者、社区村民及时更新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更是将“参与式影像”理念融入“文化记忆工程”之中,鼓励乡村工作者和村民采用影像纪录的形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教会他们拍身边人、记身边事,以其独有的思维、视角记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为之后的相关研究保存了大量研究资料,也使拍摄者在拍摄的过程中自觉地参与家乡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建设的实践。
而长期的田野实践也使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获了许多关于乡村影像发展的新认识、新见解,并取得不少学术成果:开启了对独特民族文化事项的梳理归纳工作,以为民族影像数据库的建立打好基础;发掘了一批诸如南丹白裤瑶、龙胜壮族、融水苗族、金秀瑶族等优秀影像团队和个人,涌现出《火龙窑》《瑶族黄泥鼓制作》《不织茧的金丝蚕》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2017年,融水苗族、南丹白裤瑶两个团队,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和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两个国家课题立项,成为两个国家课题中首个由村民承担的子课题。
因此,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博物馆得以审视自身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的学术成果以及优秀的影像团队和个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得更多人得以将目光聚焦于民族文化,持续保护和激励了参与者的热情,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收获了超越博物馆职能以外的社会效应,为民族博物馆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
如今,在诸多业界专业力量以及国际同仁的支持下,广西民族志影展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使得广西得以聚集了大量本土乃至全国民族志影像创作的力量,尤其是以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依托的乡村影像纪录片在这次影展中展现出越来越卓越的创作水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未来的发展,担任三届影展评委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江也在本届影展的闭幕式上谈及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博物馆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广泛地对外推介影展,尤其是利用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影展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
本届影展开幕式专题研讨会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巡展”小分队赴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进行“文化记忆工程”成果巡展
来源:
广西民族博物馆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西 吕妍. 民间镜头讲述民间故事——广西:用影像记录乡土文化[N].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8日 09版.
梁小燕.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定位与发展[J].博物院,2017(05):42-50.
梁小燕. 社区参与与文化自觉—广西乡村影像研究(2003-2017年)[D].广西民族大学,2018.
朱靖江.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及其学术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01):62-68.
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
2015—2019 年度博物馆研学“最佳线路”和“最佳课程”花落谁家?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