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M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2年4月22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ICOM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博协理事长刘曙光,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国际博协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北京大学教授宋向光,吉林大学教授史吉祥,南开大学教授黄春雨,浙江大学教授严建强,复旦大学教授、博物馆馆长郑奕,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瀚予和山东大学副教授尹凯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博协秘书长李金光主持。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准则》)被公认为是博物馆及其从业者的底线,它清晰地反映了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准则》的第一版于1986年正式发布,在2001年进行修订,2004年又经国际博协通过并发布,距今已18年。从2020年5月开始,国际博协道德委员会开始了第三次修订工作,并计划于2022年6月提交最终版新《准则》,供国际博协布拉格大会审议。目前,国际博协道德委员会正在广泛征集全球博物馆工作者的修订意见。
在研讨会上主题报告环节,宋向光教授详细介绍了《准则》的立场及原则。安来顺教授从国际博协的整体情况出发,以“变革驱动”为主题,分析了《准则》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背景。国际博协道德委员会委员赵丰从委员会工作层面,向大家报告了《准则》第三次修订的具体方案和最新进展。
在研讨环节,史吉祥教授重点探讨了博物馆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关系,黄春雨教授认为《准则》的修订应促进博物馆更加专业和活力的发展,严建强教授着重分析了博物馆职业伦理中的专业约束。郑奕教授强调《准则》修订应强化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张瀚予副教授希望更加关注当下和未来的博物馆伦理道德准则;尹凯副教授则重点阐述了关于博物馆伦理(道德)研究的标准规范与学术探讨问题。
刘曙光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准则》是全球博物馆的基本原则和共同行为准则,是全球博物馆人的通用语,也是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沟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博物馆人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他认为,《准则》也可以理解为是博物馆的底线和红线。如若博物馆的定义还不能轻易解决什么是博物馆的问题,那《准则》则至少能排除什么不是博物馆。《准则》关系到博物馆的神圣性、公益性、专业性,关系到博物馆的本质特征。承认不承认、遵守不遵守《准则》,是一块辨别真伪和纯度的试金石,也是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大众信任博物馆最根本的基础。
刘曙光理事长认为,博物馆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博物馆强国建设,所以在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以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培育为先。
来自全国100多家机构的300余名学者报名并在线参与了研讨会。
来源:中国博物馆协会
对话 | 考古机构自己建了博物馆,其他博物馆是否会面临展品“断供”?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成立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