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进步——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广大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深入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进步。
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作为小组代表作了发言。他表示,本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提出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明确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目标要求,为新时代北京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明确了前进方向。北京文物系统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首善标准贯彻好落实好会议各项部署和要求。
谈到具体措施,陈名杰表示,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切实守护好传承好历史文脉。这既是做好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要重点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以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三条文化带”建设为牵引,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以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为重点,实施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等三大主题片区的整体保护利用。
“要全面深化历史文明研究,切实提高文物价值内涵挖掘阐释能力。”陈名杰说,深度融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古代文明理论”研究,设立“燕文化”“辽金元历史考古”“明清历史考古”等研究平台,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推进金中都、上宅遗址公园建设,充分展现北京50万年以上人类史、1万多年文化史、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发挥北京文物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挖掘内涵,深化价值阐释,讲好文物故事。
如何全面提升活化利用水平,切实让更多文物活起来也是北京市文物局的重点工作,陈名杰表示,北京市文物局将抓住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有利契机,编制实施《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出台一系列鼓励博物馆事业发展政策文件,在社会力量引入、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陈列展览、社教活动和文创开发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落实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建设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推动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形成新动能,发布“北京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提升北京在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蒙古文物工作同全国各地一道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为我们开展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我们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同时也深感振奋,更加坚定信心与全国文物系统的同志们一起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表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受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等影响,文物工作发展还有很多不足。”曹建恩坦言。
曹建恩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的专门政策文件和专项发展规划,加强党对文物事业的全面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责,落实好国家文物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文物工作各专项规划的各项任务,实施好《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
曹建恩介绍,内蒙古将着力推动文物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管理水平;深化边疆考古研究,讲好内蒙古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和博物馆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深挖文物价值,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围绕“万里茶道”“草原丝绸之路”等课题,继续推进与蒙古、俄罗斯等国在文物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吸收扩大文物专家队伍,完善人才储备,加强地方文博人员专业培训,推动基层文博机构能力建设,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奋力开创内蒙古文物事业新局面。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张建平表示。
“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领会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实际工作的不竭动力。把做好具体工作作为展现精神风貌、实现人生价值、贡献自身力量的重要载体。”张建平说,我们将加强考古与历史研究工作,深化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落实文化安全重任;切实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吉林特色文物保护利用格局;切实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吉林红色文化影响力;切实推进博物馆体系建设,促进文物活起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重点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张建平表示,将实施“考古中国”系列项目,探索吉林文明在推进中华文明和东北亚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进程、孕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长城、长白山金代神庙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构建全省“点、线、面”相结合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支持一汽旧址、伪满建筑群和中东铁路遗产维修保护,让工业遗产焕发生机;开展磐石红石砬子遗址考古研究,对抗联创建地进行深度还原,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学术支撑;建设“吉林冰雪丝路博物馆”,彰显吉林冰雪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特色。
“这次会议,规格高、内容实、成果丰,浙江将秉持对文物的敬畏之心、尊崇之心、珍爱之心,以争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三好生’的奋进姿态,努力为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浙江力量、浙江经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
杨建武介绍,具体来说,将在5个“着力”、5个“全面”上用力。
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夯实文物事业发展基础。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各环节,着力构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全链条闭环。实施文物除险保安工程,深入推进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法律制度和规范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文物资源底数清、文物保护管理闭环严、文物安全风险感知灵、文物利用机制活的事业发展基础。
着力提升创新和阐释能力,全面深化历史文明研究。强化联合科研攻关,推进急需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深化文物数字化改革,构建供需对接、支撑有力的文物保护利用科研机制和模块化、组件化、规范化的“浙里文物”应用体系。强化多学科合作,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牵头抓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等重点项目,充分展现浙江文物资源独特价值和历史文化深厚内涵。
着力推进文物活起来,全面丰富人民历史文化滋养。深入推进文物与旅游、科技、教育、传媒、动漫、设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四条诗路文化带文物保护利用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建设。着力推进文物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文物资源内容数字化、传播智慧化、服务体验化,构建文物资源与相关领域共融共创、共生共享的行业发展体系。
着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文物事业国际影响力。深入实施文化遗产全球伙伴拓展工程和浙江文物国际传播推广工程,积极参与海外馆藏中国文物合作研究,策划推出契合时代语境的文物外展精品,支持文博机构通过联合办展、技术合作、巡回展览、网上展示等方式走出国门,推动浙江文物资源、文博机构成为中国文物国际表达的“重要窗口”。
着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文物事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加大文博研究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构建覆盖全面的考古工作体系,努力培养一支精通价值阐释、遗产保护、国际传播、文化创意、文化管理、文化贸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会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出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战略地位、重要意义,以及方法路径,对新形势下文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说,安徽文物工作者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主动担当、认真谋划,努力推动新时代安徽文物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谈到具体工作,何长风表示,坚持保护第一,全面调查文物资源状况,开展长江文物资源、红色标语等调查,提升重要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坚持加强管理,夯实文物保护各方责任,开展文物保护单位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强化文物安全巡查检查,建立文物安全“一单四制”, 持续举办文物建筑博物馆消防队伍“大比武” 竞赛等, 提升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坚持挖掘价值,强化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课题为抓手,积极发掘安徽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作为空间,持续开展人字洞遗址、凌家滩遗址、垓下遗址、禹会村遗址、淮南楚王陵(武王墩)、阜阳古城遗址、郎溪磨盘山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强化多学科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揭示安徽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活化利用,加快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凤阳明中都、含山凌家滩、蚌埠双墩和禹会村、寿县寿春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考古遗址对外开放和考古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创新考古成果宣传方式,举办凌家滩文化论坛,推动考古成果整理出版,开展公众考古,普及考古和文物知识,引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博物馆联盟作用,推出更多更好原创展览,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推出“文物(考古)带你游安徽”系列宣传活动,推出文物体验、研学、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线路,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西递、宏村等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推进万里茶道申遗步伐,打造黄山古村落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努力推动安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让福建广大文物工作者倍感自豪骄傲,倍增信心干劲。福建将以为契机,发挥优势谋划新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说。
在具体工作中,傅柒生表示,要心存敬畏,秉承保护第一的科学理念,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开展福建土楼、石头古厝、闽南红砖建筑等的整体保护和系统保护;全面组织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等革命文物的线性保护和片区保护;继续试点“文物保护+服务”创新模式,确保文物安全生命线。坚持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管理,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壮大机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科技运用与创新,努力提升福建文物工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要心无旁骛,着力挖掘文物的价值内涵。”傅柒生表示,要有“择一业,终一生”的精神和干劲,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持续推进福建区域文明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文明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厘清福建区域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通过革命文物的调查研究,加强古田会议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深度阐释和广泛宣传。通过举办“遇见福建文物”系列讲座等活动,出版《八闽物语》系列精品图书,推广福建特色公众考古。同时,通过重点加强“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课题的深入研讨,揭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基因。
“要心系民生,切实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傅柒生说,要努力让福建宝贵的文物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科学、合理、适度、可持续的利用,真正地让文物活化起来。要发挥福州作为数字中国源起城市的优势,切实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物数字产品和文旅融合游径。要推广厦门、永安等地文物志愿者的成功经验,让社会力量更多参与到文物和文化遗产活化进程中,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政策文件,利用福州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一周年、泉州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周年等有利时机,瞄准方位,突出方向,加强传播宣介和交流互鉴,助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中,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极大鼓舞了我们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士气,同时也激励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推进新时代江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说。
丁新权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文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作示范 勇争先”目标要求,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完善健全制度体系,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出台《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成为全国样板,率先启动红色标语保护,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实施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代表的一批考古发掘项目,积极推动汉代文化研究,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十年来,江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52处增加到16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255处增加到920处,博物馆由98家增加到195家,累计获得11个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21项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重要展览推介名单。
在具体工作上,丁新权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展览展示活动,积极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推动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创新开展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试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全省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首批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等工作,积极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推动智慧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启动实施考古“培优”计划,推进江西长江文物资源调查研究、江西汉代文化研究,推进省级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启动特色百馆建设计划,推出新一批博物馆与景区融合发展示范馆。实施江西文化“走出去”精品工程,参与实施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外展精品,提升赣鄱文化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文物局局长王磊在代表小组总结发言中表示,会议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水平,加强党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领导进行全方位部署安排,把文物工作拓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王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开展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高标准建成了及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宣传展示为一体的省文物考古保护中心,重要考古成果不断涌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累计达到23个。大力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山东省博物馆总量和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革命纪念类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是全国第一个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保护传承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抓牢抓紧安全监管,省级以上文保单位重大险情排除率100%,文物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防火防盗设施达标率100%。创新开展齐长城“红黄绿”段保护管理。文物保护巡查列入公益性公共管理类岗位,首批确定了公益岗位860个,全部由省财政实施保障,实现了卫星遥感监测全覆盖。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山东文物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是成果惠及人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成效的十年。
王磊表示,下一步,山东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锚定目标开新局,推动山东文物工作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出台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着力统筹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深入开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积极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着力擦亮考古品牌。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实施博物馆一线一馆建设工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提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行水平,着力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开展省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监控地带,做好重点基本建设文物保护工作,深入推动“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实,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引育一批考古领队、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着力建强文物工作队伍。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表示,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了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增强了大家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了大家扎实深入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文物事业更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河南文物系统将迅速掀起学习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立足河南实际,研究重点任务,对标新时代文物工作总方针,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会议精神的落实。”田凯说。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田凯介绍,河南省将重点围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推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阐释,勾勒中原地区人类起源和早期农业图景及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发展演进历程。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进入新时代,河南省将进一步加强文物考古学科建设,通过重塑性改革打造现代新型科研机构,建设一流考古研究院,加强河南省文物考古队伍力量和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河南力量。”田凯表示。
“河南省将重点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让文物活起来。”田凯指出,做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文化公园建设。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中华文化重大标识,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采取“1+N”的模式,积极谋划博物馆群落体系。加快河南博物院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支持郑州加快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支持洛阳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勾画豫南红色博物馆片区、豫东元典文化博物馆片区、豫西文明探源博物馆片区、豫北殷商与文字博物馆片区和许昌、平顶山等的陶瓷博物馆片区。
“文物安全是底线,河南省将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强化管理确保安全。利用现代科技完善全省文物数字坐标,织密文物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全省文物安全整治工程,巩固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加快河南考古研究院新院建设,提升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文物综合管理水平。”田凯说。
“湖南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和遵循,以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牵引,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利用传承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考古强省建设和‘两馆两园两体系’建设,推动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陈列在三湘大地上的遗产、收藏在湖湘特色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大精神文化力量。”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表示。
“我们将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做好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文物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工作水平。”陈远平介绍,将推进湖南省博物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工作,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持续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的保护和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组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充实和加强全省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队伍力量,实施考古研究协同创新计划,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攻关中凝聚湖南力量、发出湖南声音、作出湖南贡献。
陈远平介绍,在“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中,将围绕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片区革命文物保护等为重点,着力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精品项目,创作推出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指导开展一批革命文物精品教育服务活动,打造、培育一批革命文物主题精品课堂、课程和基地,讲好“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和“一步一尊英雄躯”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使陕西文物工作者受到巨大鼓舞和激励。特别是提出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厘清了工作思路,是文物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陕西省文博工作者将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用实际行动推动陕西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
谈到具体举措,罗文利表示,加快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建成延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范。以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为抓手,探索打造大遗址保护一流示范样板。推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黄帝陵文化园区改造提升等重要文化标识项目。
坚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推进文物保护、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条例的编制。建立标准地块文物保护评估体系,推动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风险闭环管理制度,健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出台考古工作实施意见和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配合制定文物大市的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编制标准,构建与文物资源、工作任务相匹配的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
坚持深化研究,挖掘阐释中华文明文化价值。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东亚人类起源”等重大考古科研项目,进一步开展杨官寨、石峁、太平遗址以及周、秦、西汉和唐代都城遗址与帝王陵园遗址等承载中华文明基因和特质的重大考古学研究,逐步开展清平堡、慈善寺等长城和石窟寺考古。
坚持活化利用,合理布局博物馆体系,推动西安博物馆城、宝鸡博物馆城、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加快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推进延安、榆林、商洛、麟游等市县博物馆建设,支持特色行业、非国有、社区博物馆建设。整合提升5家国家级科研基地,构建有竞争力的博物馆科研体系。推出一系列原创展览,广泛搭建文物跨界合作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交流互鉴,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发挥“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作用,拓展与乌兹别克斯坦、缅甸等国家联合考古和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加强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与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传播,组织实施一批中国表达、国际影响的外展精品,加强中外展览交流与人文交流合作,为国际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在全国上下凝心聚力、踔力奋发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文物工作形势,全面部署新时代文物工作。青海文物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激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高波表示,青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立足青海实际,不断推动新时代青海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
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高波介绍,青海将进一步夯实文物管理基础。摸清长城、黄河、长征、长江、革命文物、石窟寺、石刻、古墓葬、古城址等各类文物资源现状,建立全省文物资源信息数据库,落实文物“四有”,实现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为更好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文物修缮修复。紧紧围绕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紧紧围绕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等为重点,加强文保项目谋划储备、申报立项,加强文保项目实施管理,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高保护质量效益。
“在文物有效利用方面,通过展览展示、参观体验、研究阐释、宣传推广,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积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改革发展,提升展览服务质量水平,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文化自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高波说,在推进考古研究方面,将积极做好基本建设文物调查勘探发掘,加强发掘资料整理、研究阐释。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围绕青海高原文明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作用地位、在丝绸之路文明史的作用地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等重大问题,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集中攻关,推出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守牢文物安全底线。聚焦法人违法、火灾事故和盗掘盗窃三大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文明之美看东方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资讯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资讯丨央博开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启动征集丨第三届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正式启动!资讯|博物馆奇妙游,如何玩好又学好
资讯|“艾雯雯”入职!国家博物馆迎来首个虚拟数智人展讯|“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将于7月22日在银川启幕直播丨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度大暑盛夏时光资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
通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
资讯|成都首次!成都博物馆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展讯|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云南陆军讲武堂史迹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
研学|36个博物馆宋韵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发布
资讯|中国农业博物馆携手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推出『赛博二十四节气』
资讯丨李群: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