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天】之文物局科员

2015-10-18 据说投稿后后悔了 弘博网

【一天 】

坚守

导语: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参加工作仅仅一年的文物局小科员,一个奋斗在文物普查一线的普查员,他的一天会有怎样的经历?又会有什么样的情感?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今天,让我们共同经历他的一天,他的故事,他的感悟……
我2014年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某某文物局工作,现在算起来刚好有一年的时间了,回想这一年,诸多感慨涌上心头,现将我从事的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参与的工作就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说的通俗点就是“摸底”馆藏文物,当然,具体的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我上班的地方在博物馆,说的再详细点,就是库房,博物馆的地下库房。说到这,你可能有点迷糊,我到底是在文物局上班还是在博物馆上班,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的编制是在文物局,而博物馆又是文物局一个下属机构,另外,几乎所有文物都陈列或者保管在博物馆,于是局里成立了一个普查办公室来完成普查工作。参加工作后,我被安排到这个办公室工作,也成为了一名普查员。

早上8点半,我骑着电动车按时到达博物馆,开始一天忙碌的普查工作。普查的流程大致如下:取出文物——去尘去垢——文物数据信息采集——拍照——放回文物——数据上传,虽说步骤只有这几步,但具体操起来,个中滋味,只有亲身参与过的人才能体会。就拿文物数据信息采集来说,不单单要对文物进行尺寸、重量测量,还要对文物进行断代、定名、描述,后者在实际操作中就需要扎实的功底,试想一下,馆藏文物种类千姿百态、数量巨大,即便是学校的优等生也不见得全部通晓。我也觉得在这方面是最锻炼人的,亲手触碰文物、仔细观察把玩文物、查阅论文资料研究文物,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也是我这一年提升最多的地方,以前只在报告、图录或者展柜里看到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就在面前,可以说是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说是实践检验真理。毫不客气的说,这一年的普查经历充分拓展了我的视野,以前不甚重视的杂项文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说实话,这其中考古类型学对我的帮助甚多,自觉不自觉地就把眼前的文物划分为诸型诸式,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分析有莫大作用。
下午2点准时上班,继续文物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其实每天的生活大抵如此,不同的可能就是面对的文物了,陶器、青铜器、古籍、书画拓片、钱币等等纷至沓来。这种每天重复的工作是繁琐和艰巨的,也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但面对眼前见证着文物,内心还是非常欣慰。总体来说,我所在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具有任劳任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也相信我们的普查工作会圆满顺利的结束。

说了这么多,该到了吐槽时间了。刚毕业时就听师兄师姐讲从学校学习到单位工作的角色过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有心理准备来迎接面对,但现实是我做的并不是很好。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每天要与各色人打交道,这些人有的会欢迎你并尽力帮助你融入这个集体,当然,也会有人不甚接纳甚至是排斥你这个“不速之客”,这就是我每天要面对的真实的环境,我想这也是许多机关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刚参加工作时,我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做的并是很好,我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琢磨其中门道,对于尚在学校的学弟学妹们来说,刚参加工作时保持谦逊、少说话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再吐槽一下的话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了,我想这也是很多单位存在的问题。就拿我所在的办公室来说,每天的上班时间有七个小时,但实际的工作时间有多少呢,大约四个小时吧,这仅仅是实际工作的时间,还没有算这四个小时的工作量,掐指算算,效率几何?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些不习惯,老想着抓紧时间完成工作,而后好好休息,慢慢的我就觉得不太对劲,其中的意思是,你很快完成你份内工作,当你休息而别人还在工作的时候,你就显得太突兀了,这就是一种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又会引起工作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奖惩体制的缺失,无论你工作量多大、质量如何,你只能拿到属于你那个级别的工资,丝毫不得僭越,这是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一年工作的经历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单单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还有人际交往方面的,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总体来看,我还是满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所谓的吐槽也只是发发牢骚,许多东西我也无从改变,既然无法改变别人,那就先做好自己,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
【一天】栏目介绍及征稿启事
是否想过,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存在?
你是否觉得,这日复一日的工作,干久了也会有些许倦怠?
你是否好奇,那些圈子里的伙伴,究竟有怎样的工作状态?
你是否困惑,这个行业有许多问题,却总是千头万绪理不清?

现在有一个机会,你是否愿意拿起笔来,记录下你一日人生的生活片段,分享你对这个行业的点滴想法?

我们希望打开圈外人了解文博事业的窗口,
记录下这个时代文博行业的真实情况,
构筑起我们这一代文博人的记忆库……

弘博网推出【一天】栏目,搜集文博圈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的日常,真实呈现问题,记录行业现状。现特向大家征稿:
征稿对象
所有关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包括但不限于:
1、事业单位(博物馆、考古所、文管所等各部门工作人员)
2、行政机关(文物局、文广新局等)
3、相关企业(展览、照明、展柜、运输等)
4、高校师生(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等专业)
5、关注博物馆事业的亲们(志愿者、博物馆达人、普通观众等)

稿件说明
1、我们希望能了解您的日常工作,来稿可做适当文学处理,例如一定的戏剧冲突、情景设置;
2、希望能感受您的思考与态度,能够呈现问题,分享见解;(看似无解,说不准努力的人多了,也就慢慢改变了,谁知道呢?)
3、可实名可匿名,我们充分尊重您的隐私。

唯一投稿式:news@hongbowang.net,投稿请注明“一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回复“一天”可查看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