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头条】上博推出“每月一珍”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2015-11-04 黑眼圈小编 弘博网


编者按
对于一件文物来说,在展厅内,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它的色彩、形状、材质,在说明牌上能够简单了解它的名称、出土时间;置身展览中,能感受到文物在展览主题下所传达的历史信息。但离开博物馆,我们如何了解一件文物?或许学术报告中的考据太专业晦涩难懂,而社交媒体刷出来的历史段子虽有趣又不大靠谱。为此,小编特别推荐上海博物馆官网上推出的“每月一珍”栏目,它正恰当好处地讲述着文物背后的历史记忆。

一个网页图文并茂: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上博官网首页“典藏”板块下的“每月一珍”栏目是上博于7月份上线的传播文物知识、讲述文物故事的新栏目,每月通过一个网页以图文搭配的形式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字通俗易懂,图片清晰,文中还穿插有动画、视频等效果。目前已经推出“牺尊”、“大克鼎”、“唐思惟菩萨像”、“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四期。


小编看到,每期的文章并不局限于介绍文物本身的名称、材质,还关注文物的来源以及和其它同类型文物的对比,并辅之以相关时代背景的介绍,将文物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例如,在“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一期中,文章分以“跨海归来”、“异域风情”“摹仿与创造”、“输出与反馈”四部分,介绍了该文物的入藏过程、关于关于瓷器图案以及花纹及对比,并拓展到中国外销瓷器在国外的影响过程,以及其它国家在此过程中的借鉴创造等等,将文物置身于大的历史环境中,使文物更丰满、可感。


文中插入的动画(截图)


一个月反复打磨:不媚俗也不故作高深

昨天,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负责人刘键接受采访时告诉小编,早在2014年初就有了初步想法,主要想在文物知识传播上找到新的方式和途径,让读者有新的收获。“当时受到网上的长新闻的启发,正式筹划是去年年底开始的,在今年7月份推出第一期,希望在解读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在当时现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高清图片大克鼎纹饰


我们的态度:希望做一个真正博物馆网站所应该做的:不媚俗,不八卦;有格调,有内涵;不故作高深,但又易于传播。

目前该栏目,每月只推出一期(一件文物),似乎时间间隔有些长。刘健告诉小编这些文章从选题、收集资料、写作修改、开发制作都很费功夫,至少一个月,需要不断打磨。他还表示,希望能将此栏目作为上博的一个品牌来经营。对于今后的打算,刘键表示以后在移动应用上可能会有改良版。



上海博物馆的每日一珍栏目,是在国内博物馆服务社会理念不断深化的表现。网站没有时空限制,其内容相对于展厅所见也可极尽丰富和便捷,所以对于普通公众的自我学习或专业观众的学术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国外博物馆网站上的藏品信息包括博物馆所享的所有信息,如基本物理信息、清晰的流传过程、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及视频,或者还有专门针对某一藏品所作更多诠释性内容,拓展了信息深度和广度,也在伸向最大范围的公众。但国内很多博物馆网站上的藏品信息还停留在图片加尺寸年代出土地的阶段,对于知识普及和学术研究意义甚微。

每月一珍栏目在解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同类器物或该器物的所处的社会背景、流传过程,并辅以相关图片,生动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普通观众加深了对器物的了解。而该栏目的在内容上的传播策划,也对宣教部门和文创部门有借鉴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每月一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