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助力上海博物馆安防
原标题: 视频人脸识别系统助力上博安防
参观者进入安检门时,视频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取像。(上海博物馆供图)
日前,在郑州召开的“2015(郑州)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第41届年会”上,诸多高科技博物馆安防产品与技术成了亮点。其中,上海博物馆于2013年投放使用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在参观者无感知的情况下自动采集其参观信息,提升博物馆安防水平,备受与会专家瞩目。近日,记者走访上海博物馆,亲身体验高科技安防的魅力。
视频人脸识别 安防变被动为主动
据了解,传统安防监控系统往往要到盗窃案件发生之后,再回放录像记录调查取证。上海博物馆保卫处负责人吴敏伟告诉记者:“这种事后追踪的方式显然是比较被动的。博物馆更应该做好事前的预警工作。根据长期观察经验,盗贼一般作案前都会进行多次踩点。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抓拍来馆参观的人脸、人脸入库、查重比对、对可疑人员进行预警,再配以人防,就能积极有效地及时发现和处置博物馆的安全隐患。”
那么,视频人脸识别系统是如何运作以实现预防?记者作为一名普通游客进入上海博物馆体验视频人脸取像过程。记者通过安检门时,触发了摄像机取像系统,距离安检门几米远处设置的3个方位720P高清数字超宽动态摄像机便自动进行取像。系统信息管理平台于是精确地获取了记者通过安检门时正面、左面和右面3张图像以及一张半身照。通过复杂的运算,系统信息管理平台最终存储一张最清晰的正面照片存档入库。
随后,记者再一次进入安检门。摄像机再次获取图像后,图像查重比对系统随即自动检测出记者在30天内两次入馆,并将记者入馆信息放进二次库。一旦有信息进入二次库,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监控机便会发出声音和光线预警,并自动调出此人之前进入安检门的信息。点击照片,还可以自动播放其每次进入安检门的视频录像。
此外,针对国家安全部门、公安、边防及海关等部门下发的黑名单人员,系统能够通过查重比对,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无感知采集 避免干扰参观者
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了取像入库的动作,通过安检门的记者却毫无感知。吴敏伟说:“为了保证观众参观,我们尽量从技术上让取像过程不被察觉。”视频人脸识别系统采用了远距离人脸采集方式,其有效的采集距离可以超过7米,通过安检门的游客一般不会感知摄像机的取像过程。同时,取像场景被加以光照环境改造,使得系统在自然状态下完全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这种远距离、无感知的采集过程,避免了取像给参观者带来的反感。
“此外,针对非配合环境下取像可能出现的游客低头、抬头等情况,我馆的采集系统利用多台摄像机同步采集,可以扩大正面人脸采集范围,提高正面人脸采集率,保证多角度采集的人脸图像均接近正面人脸。”吴敏伟补充说。
据统计,该系统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过97%。上海博物馆保卫科的系统操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因系统预警失误而给正常参观者带来影响,我们对于系统提供的二次库图片信息都会加以人工排查,更有效地保证预警的准确性。”
此外,吴敏伟告诉记者,采集的图像信息由馆内专人负责管理,设定严格的管理权限,连馆内其他员工都无权随意查看调用,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博物馆管理期待高科技
自2008年初上海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年参观量增至免费前的2倍左右。同时,免费开放也使得参观人员成分更加多元。“面对迅速增加的人流量以及多样化的人群,传统的监控模式很难使值班操作人员兼顾众多视频图像信息。这就给博物馆安全防范工作提出了亟须攻克的难题。”吴敏伟向记者解释了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初衷。
2010年,吴敏伟与保卫处的同事参加了上海世博会,首次触发了将人脸识别系统运用在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的想法。“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接待超过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人脸识别技术在世博会的运用,让我们想到也可以通过这套技术,有效采集参观者的信息,以提升我馆管理和服务的能级。”吴敏伟介绍,此项系统为中船重工集团七二六研究所与上海博物馆共同研制。目前该系统尚属视频人脸识别第一阶段研制成果,后期将会根据实践效果对此系统进行更多的优化改进。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将博物馆构建为智慧型文物宫殿已成为可能。吴敏伟指出,除了利用视频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主动防范功能外,该系统的投入运行也为上海博物馆的服务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不仅较为准确地自动统计出观众客流量(其准确率达到95%以上),建立了客流数据库,还通过来馆人员历次进馆信息的分析管理,准确了解和掌握了人员来馆的活动规律等信息,从而弥补了以往上海博物馆对观众实情掌握的空白。
“未来对该系统的应用更多可以放在服务民众上。我们可以利用系统信息,通过对来馆参观人员活动规律的了解,为他们及时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切实的服务保障。” 吴敏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