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推荐 | 故宫文物修复师背后
【导语】前不久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得到不少人的点赞和转发。这部3集记录片,每集约50分钟,第一集讲述了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它让文物修复这项有些神秘的工作走进了大众视野,展示了那些稀世珍宝是如何在修复师的巧手下焕发昔日光彩。看完该记录片,小编写了个安利文,但更希望你能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看纪录片之前,小编一直觉得“文物修复”是一项神秘和高级的工作,大概是因为它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即使经常去看的展览,多是其工作成果,也不会想到它与文物修复有什么关系,不会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就像记录片里所呈现的,没人会注意到故宫某殿的宫灯穗是经文物修复工作者清尘、修复的;而即使是面对乾隆皇帝生母的金发塔、《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也不会联想到在展览举办前文物修复者忙碌的身影;在展览中看到的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完好地呈现,其实是故宫多个修复组的合作成果。
我也曾好奇或者想象,这些文物修复人员应该是很严肃、很小心地对待这些古老的文物,不能让其再有什么损坏。但事实上他们的工作与常人无异,工作氛围也很轻松。为书画揭裱 、为三彩马补色增尾巴、为佛像补全手指.....一切都自然而然、轻描淡写,但其实和很多工作一样,看似轻松的背后,都是几十年经验的积累以及不断学习和探索。
与其它在高楼大厦或是高端实验室里的工作环境不同,记录片里的这些文物修复者住在故宫某个偏僻的屋子里。看着这些工作人员,我能够想象到,或许之前的几十年、几百年,他们的师傅、他们师傅的师傅的工作场景,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变化,可能只是修复设备先进了一些?
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5点,是故宫修复人员的工作时间。片中提到,在某修复部门早上上班前,要开7道门,而开门之前先要大喊一声,所以坊间谣传故宫经常闹鬼。修复工作人员说,这样做只是为了吓跑那些小动物。
片中的一些修复工作者称他们工作的地方像家一样。确实,记录片中,你会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老少师徒,挺像一大家子。他们一起摘杏,在院儿里种树、喂猫,和高楼大厦的工作气氛不太一样,以至于当他们出差参加展览会、交流会时,记录片说:这是和他们工作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
很多人会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成就感,来源于修复了一件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如《清明上河图》之类。当然,这肯定是巨大的成就感。但很多时候,能够修复到如此重要文物的人并不多,所以还有另外一种成就感。一位年长的文物修复者说,在他手中修复的,从来不是一件冰冷物件儿。这些文物是有感情、有温度的。修复过程中,他将自己融入文物,与古人隔空对话。当然成就中还有一种责任。比如,还在故宫缂丝者觉得,这是一项古老技艺,其繁琐过程已渐渐被机械化所替代,但需要有人去传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500万件需要修复的文物,但文物修复人才相当匮乏。正如记录片中展现的,像文物修复这种慢工出细活、需要坐得住的工作,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年轻人来说,缺乏乐趣,而工资不高也让对此感兴趣的人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文物修复,目前多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尽管近几年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但是和所承担任务相比,人才短缺还是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