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这个月不算丢脸吧?| 九月已读

杨三十 朋友家 OurHome 2022-11-16



经常有朋友问我们:“你们在家都会做些什么?”
 
“看书。”
 
虽说不是全部的时间都在看书,还是要接一些活工作,但看书和聊天几乎也可以贯穿我们的每一天。所以就试着标记一下我们每个月的已读,如果也有你感兴趣的书,下次可以来和我们聊聊。



Echo
九月已读
 




这本看得很懵。「分裂」这个主题倒是很契合我的状态,在一半清醒一半迷糊的状态中看完。
 
有一些比较碎的启发点:
 
书像是提供了一个出口、一个选择,可以允许一些事情的存在,一味地抗拒和压抑,反而会让一些事情变得敏感不可描述,特别是——「性」这个话题——性冲动其实并不特指生殖器冲动;「市场」「馈赠」「固着」「阳具」,记住了一些有趣的概念,还没能很好地吸收,姑且收藏;没有对「佛洛依德」有太深的了解,就随波逐流地摈弃他,这一行为让我为自己感到羞愧。
 
 
 

 
先是看完了电子版,好喜欢又买了纸质书回来,搞不懂为啥要用铜版纸啊,很没有手绘的温度感!媒介、材质、排版,对阅读体验的影响真的还挺大。
 
关于内容的话,看第一遍的时候就觉得,是一个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想得很明白的人,会写出来的内容,适合时常翻阅。很多事,尤其是表面看起来糟糕的事,的确需要我们去接纳,否定是一种对抗,似乎第一步是自我的分裂?
 
 
 

 
《当下的力量》差不多是四五年前看的,突然发现居然有第二部,打开后看到的东西也刚好契合自己的状态,从昨天的「轻视思维」到今天的「破除文字语言的束缚」,甚至有些催化剂的感觉。看完之后舍弃了很多的概念,对立、矛盾,不要被时间和经历固着在某个状态里。
 
可能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过去几年我一直会翻第一部,里面的文字总是可以让我对当下不断觉察,也让我在这两个月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才可以更好地感受第二部的内容吧。
 
 


 
建议跳过前面一点点的文字部分,有些矫揉造作了哈哈哈。
 
照片的部分会让我想起很多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那会儿坐火车从南京到贵阳,是真的慢,可能要个两天两夜,然后因为贵也不会买卧铺,都是坐票,晚上轮流睡觉,也会睡在座位下面。下车之后感觉地还在晃,对小朋友来说真是太难熬了。
 
第一次是七岁,还没有手机,都是靠嗑瓜子聊天看风景打发时间,和这书里的很多场景很像。第二次差不多十四岁,那会儿已经有手机了,就会拍一些照片,聊个QQ,过隧道的时候是没信号的,不过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收到当地运营商的短信,这些印象很深。
 
最近我俩出行也会选择长途火车,基本会有一整晚无所事事的时光,聊些有的没的感觉也很棒。
 

 

 
坐在巷子口就着路灯和月光,看完了这本杂志的后半部分,也算是对「公共区域」那一部分的认可吧。看着自己的两只猫咪在小心翼翼地探索边界,猫咪离开家门就进入了野外的状态,人类只是习惯了用对待人类幼崽的方式来对待它们,这也正好是杂志里聊到的。
 
十分惊喜于这本杂志的品质,在学术理论的基础上,又可以让我很快地从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经验,有门槛的友好。
 

 

 
第一本看完的繁体书呢,很薄,更像是科普小册子。
 
因为和Sky聊到很想了解广州的建筑,同福西-市二宫这一片真的太多骑楼了,不想停留在只是「哇,真漂亮!」的状态里。
 
书里讲到了「山花」「檐口」……想象不到它们是什么样,就跑到马路对面,坐在大榕树下看街这边的骑楼,才发现原来家门口的骑楼木窗保存得好好,之前都没有留意,有很多的小细节。很开心比起香港,广州还有这样多的骑楼。
 



 

或许是自己的状态不一样了,不再局限于杂志采访的食物主题,而是可以更多地关注到,他们在采访背景里不一样的生活。看豆瓣的短评是一水的觉得「做作」,感觉好有意思,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看同一本书的感受居然是这么不同。
 

 

 
与《当下的力量Ⅱ》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重合的,并且似乎为了迎合「治愈」的主题,每章的小标题都好鸡汤,明明内容很棒。
 
最有启发的就是,对「自我形象」的进一步破除,我不是我的思想、情感、感知或经历,也不是我生活的内容,我就是生命本身,是一切事物发生的空间,我是意识,是当下,是「我是」。
 
「认识到自己是那个声音背后的觉知,即为自由」这一句泪目,常看常新。
 

 

 
十一点五十分,用一个晚上看完了这个故事。一直对小说无感的我,从打开的那一刻就没办法停下来。
 
在身体上画上大朵大朵鲜艳的花,再拍下身体重叠的画面,一定很美,很震撼。为什么不能死?对啊,想方设法活下去的过程到底是在满足谁的愿望?包括在吃肉这件事情里,众人态度的转变也是日常生活的缩影。
 
 


 
第一次看这种超能力科幻加悬疑推理的小说,感觉很震撼。文笔比较一般,但设定和情节的发展带给我很多思考。
 
一个可以杀人于无形的杀手,却依旧需要躲避监控警察的追踪;他也没有因为这个能力而为了取乐去杀人,反而是为了挣钱生存……主要是这种写法,故事有一部分超脱现实,但其他的东西又在日常的逻辑框架下运行,仅仅是单个变量的改变,让我能更好地代入故事的剧情。「人外之人」这个概念也仿佛让我觉得自己拥有了想象力。
 
 


 
很颠覆我对小说的认识,原来真的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人与生活。
 
故事围绕「网络」展开,对主人公来说,自己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被有心之人利用就会勾引出人性中黑暗的那一面——可以通过劫持界面来发送想让你看见的内容,上次还是在《监控资本主义》中看见了这样的操作,网络信息中充斥着不安全的隐私。人有什么「自由意志」,都是人为创造的因缘际会。
 

 

 
可能是近期看的最后一本这类型的小说了,有些疲了,没意思。
 
有一些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是我不了解的,比如不断在讲述的「更改年号」「婴儿潮」「泡沫危机」,我不了解这些词背后的重大意义,但似乎正是时代催生了小说里这样的不幸事件。
 
故事的叙述从每个人各自的视角展开,主人公的经历有点过分复杂和痛苦了,或许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代入吧,最后拼好拼图才发现原来是这样,但没有很惊喜。
 
 
 
三十
九月已读
 



 
看了很久,但可能是一本会改变我对城市认知的书。
 
关于这本书在聊什么,可能得先聊聊雅各布斯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本书可以说是很多对社区或者城市改造感兴趣的人都很喜欢的一本书,她称赞社区里的邻里关系,为城市里的老旧建筑争取存在的价值。
 
但在《裸城》里,作者却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开始探讨雅各布斯所带来的一些意向不到的后果:政府或私人企业,依靠对城市「原真性」——或者说那种捍卫城市建筑样貌的话语——文化的宣传,依旧是把低消费能力者驱逐出了原来的街区,把中产阶级吸引回来。甚至在全球的城市发展计划里,会看到类似的策略——宣扬一个街区的艺术气质或者老旧气质,吸引大批寻找低成本的创意工作者进入,然后再逐渐引入连锁商业体、奢侈品店、独立品牌店,创造中产阶级被雅各布斯等人所培养出来的对原真性、多元性等特征的喜爱,最后再以提高的租金将创意工作者们驱逐出去,完成一块面向中产阶级的「原真性」街区。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70年代后的纽约各个区,发生在伦敦、巴黎、上海……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中,也依旧持续正在发生,所以我们应当警惕城市更新、社区营造变成仅仅是文化审美的工作,而失去了对街区原居民权利的保护。
 
于是,就回到了作者在这本书里所探讨的「原真性」,它是一个很难被说清楚的感受,因为关于街区所谓「正版」的样子,它有关于街区原来样貌的「起源」,和关于街区面向未来和多样的「新开端」两种表达,这两种表达都有它们各自的信奉者。所以,或许把「原真性」视为一种在比较中才具有意义的特征会更清晰——它永远是被改造前后的「前者」。又或者说白了,「原真性」实质上是一种话语权,一种居民可以从开发商、政府、中产阶级手中,捍卫自己已有生活样貌和成本的权利和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城市,它不再是简单的「要被怎么营造」的问题,而「如何从被掌控的文化审美中,重新夺回关于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碰撞和生活权利的话语权」的问题。
 
 
 

 
看着看着才想起,很多年前好像看到过这本书的消息却一直没有买来着。
 
关于林生祥、钟永丰和他们的乐队、他们的音乐的故事要追溯到很久,但从不曾想过的是,他们和社会运动紧紧相连的音乐也是有一个形成的过程的——在没有遇到林生祥之前,钟永丰就已经写下来很多后来合作的词,而在这之前,他也是从美国的民谣运动里,一步步不断深入,才找到了音乐作为社会运动发生的可能。这本书就像是钟永丰按着大致的时间顺序,把他自己的经历,连同他关于作为社会运动的音乐的思考揉在一起,写成的一本又可以反过来去观察台湾从20年代起农村和社会的变化的集子。
 
 
 

 
最开始知道寻谣计划觉得很酷,看过这本画出来的书才知道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童谣夹带着口述史,老去的人们连接起年轻的人们。王烁的一段话一张画也让所有的故事都很有节奏感。
 
但是——就当我在挑刺吧——结合刚看完的钟永丰的书,小河他们把寻找的童谣定位在「在任何时代都只与孩子相关」是有明显的回避色彩的。童谣作为民谣的一部分,理应有更多的面向出来,而不仅仅是只有那些温暖的故事,就像钟永丰提到的招子庸所作《粤讴》里所录民谣遍及劳动者、怨妇欲女、贩夫走卒、顽童,甚至酒徒、鸦片吸食者、败家子等角色的声音。
 
现在来看,小河他们只是在做一个美好而克制的作品吧,对我而言,总缺了些力道。
 

 

 
为什么会买呢?我也不知道,可能就因为以前第一次看见这些照片的时候很喜欢吧。
 
总感觉这本编的不是很好?照片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排,看起来像是乱序,又好像有一些逻辑,会把一些拍摄主体相似的照片放一块儿,但怎么说呢,还是觉得是乱序。纸质也不太行,不知道为什么摄影书都喜欢用滑滑的铜版纸。
 

 

 
读和自己所处世界,在时间上尚未脱节的东西的感觉太奇妙了。这一本编得很棒,让我对科学、生物、城市、文学……都重新产生好奇,也对杂志这样的内容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看《黑客》那本。
 
 
 

 
定曦放在朋友家的书,喜欢这个简洁的故事。一个偶然开始跑步的学徒工,最后做了档案保管员。一个一开始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最后又被苏联控制。长距离的跑步在中间,简洁而美丽。






朋友家
Our Home

地址
-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东路594号
福仁东街89号对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