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秀NO.23 | Marco Romanelli:设计本身就意味着不断说NO

2016-12-01 网易家居 163设计

◆  ◆  ◆


年近六十的设计大师Marco Romanelli,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趣、童真,又有些任性和桀骜。他是意大利最聪明的设计脑瓜之一,也是当地炙手可热的专栏作家、讲师和杂志主编,更是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展会策展人。




独立的性格和多元的社会角色,在Marco Romanelli的设计中展露无遗,有趣、新奇,又不乏灵动多变的创意小火花。

 

争论和批评是设计的基础

   

 

在设计中,Marco Romanelli始终保持独立的观察视角。

 

收到一个花瓶设计的邀约,他给出“两个花瓶”的设计——一高一矮,可合二为一,也可拆分独用,高的用于梗长的花束,矮的用于短梗的捧花。


△多用途创意花瓶


△可独用 也可搭配使用


如果有好的想法,设计就不是一件难事。”Marco Romanelli说,但他从来不让甲方的想法,凌驾于自己之上,对他来说,设计本身就意味着要不断地说NO




争论和批评应是设计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发出更好的作品。”Marco Romanelli表示,设计师要敢于争辩,敢于“战斗”,敢于批评他看到的不对的地方。客户的想法只是一个出发点,可以寻找双方的连接点,但不能迁就客户的规则和框架,否则,设计师就被限制发挥、毫无方向,同时,妥协出的作品,空洞又缺乏创意。



但是,设计师也不可一意孤行,具有哲辩思维的Marco Romanelli认为,设计师尤其是产品设计师,是介于艺术家和市场之间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家,不能过于理想化而脱离市场的需求。

 

设计要先清空思维

   

 

设计有很多方式和方法,但是,无论怎样设计,Marco Romanelli认为,都要先“抽空”自己的思维。

 

“忘记过去,才能创造出更加全新的设计。”Marco Romanelli说,“我们要从事物的本源出发,而不是说事物原本就是这样,或者大家都说它是这样。我们要把思维清空,就像抽真空一样。”



△地灯的设计像是大自然中的石头

△却改变传统光线位置


设计,特别是室内设计,并不意味着是用家具把一个空间填满。空间也不是已有的空间,应重构空间的概念。


当然,设计也要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诠释,不同的色彩传递出不同的生活理念。


不同色彩 诠释不同设计


设计源于自然

   

 

在清空思维之后,一个好的设计师,要从他土生土长的地方和自然中挖掘灵感,换言之,设计的第一要素就是自然


从自然的石头中获取设计灵感


在90年代,Marco Romanelli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自然”,从简单的石块当中获取餐具灵感,整个设计,仿佛是自然的有机产品。 简单之中,透露出简约的设计。

 

△自然界的花 是设计师的灵感之一

△像大花碗一样的洗手盆

   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的创意烛台

 △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叶子灯设计

在灯具外壁涂刷一层感光油漆

白天吸收阳光

晚上释放能量


设计本身就是在生活

   

 

“设计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设计本身就是在生活。” Marco Romanelli介绍说,设计师从早上醒来到晚上休息,始终背负这个身份,不分工作或休息。和妻子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去旅行的时候,设计师的眼睛就是他的铅笔,他通过眼睛所观察到的一切,就是他通过铅笔描绘出来的一切设计。“设计不能去等待,要时刻用眼睛观察。”Marco Romanelli强调说。

 

 △设计本身就是在生活


在设计领域中,Marco Romanelli非常反感这样的现象:“很多设计师就像安装了‘开关’一样,有企业邀约,他就在‘开’的状态,没有邀约,他就处于‘关’的状态,完全脱离设计领域,没有将生活和设计真正结合。”

 

好的设计要有持续性

   

 

在介绍自己的设计时,Marco Romanelli刻意隐藏了几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其中的黑色餐盘和金属架都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用当下的眼光审视,它们依然很时尚流行。

 

 △Marco Romanelli 20年前的作品


设计的本质是创作出一些可持续的创意作品,而不是根据当下潮流做一个‘瞬间’的产品。”Marco Romanelli说,他先前的一些作品仍可以融入到现代的家居室内设计当中,并且不会有任何违和感,这才是好的设计作品。



举个相反的例子,回看20年前服装品牌的设计,大多只是契合那个时代的作品,已经过时。作为著名的室内设计师,Marco Romanelli重申,“我们不单单是用笔在做设计,也在用时间做设计。”


Marco Romanelli还设计出可以记载故事的书签,“这些微不足道的书签,却可以让你回忆每一天走过的道路。”


每个书签都有一个故事

不同的故事承载不同的情感功效


记者手记

   

在11月份的米兰上海展,遇见意大利设计师Marco Romanelli。演讲结束后,Marco Romanelli被一大群粉丝团团围住,请求合影签名,他倒是很豁达,来者不拒,让我一度怀疑,接下来的采访会不会因为他要拍照到展会闭馆而取消。


网易家居专访时,在翻译官转述Marco Romanelli的回答的一会儿功夫里,他和路过的老友热情地打了招呼,又极其温柔地用宽厚的大手,摸了摸我手中的红色玩偶小易人,见我呆住看他,他咧嘴大笑,露出十几颗牙,大眼睛也眯成一条线,像个贪玩的大孩子。


很幸运,能与这样有趣的灵魂相遇。

 

——END——

 

本文选自网易家居《设计大咖秀》栏目。《设计大咖秀》是国内首档以图片形式展现设计师生活工作细节与个人修养的高端专业品牌栏目。往期大咖秀的嘉宾有:梁志天、朱小杰、石大宇、贾伟、温浩、凌宗涌、郑忠、杨邦胜、梁景华、姜峰、高意静、瞿广慈、马岩松等等。我们也欢迎更多设计界大咖们参与《设计大咖秀》的拍摄,用镜头展现设计师与众不同的一面。


>>> 相关阅读: 


大咖秀NO.22 Fabio Novembre: 从导演系学生到设计鬼才,他经历了什么?

设计大咖秀NO.21 | Henry Zhu:用艺术的心 发现设计的魂

大咖秀NO.20 | Patrick Macklin:好的设计  是心的产物

设计大咖秀NO.19 | 马岩松:未来 让城市还给人类应有的归属感

设计大咖秀 | Patrick Aubriot:用法国的魂 设计世界的梦

设计大咖秀No.17 |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陈德坚

设计大咖秀 NO.16 | 瞿广慈: 稀奇天使  时代里的印记



温馨提示 微信号 design163

投稿邮箱:2993663472@qq.com

网易设计师频道网址:http://home.163.com/design/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