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不只这“疫”天
(本文阅读时间:9分钟)
本文音频由微软人工智能女生晓晓朗读,它是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语音合成声音,支持新闻、情感等多种朗读风格。微软晓晓结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智能写作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曾登录央视新闻频道为用户唱作专属歌曲。
这是在 1998 年抗洪救灾背景下,《南方周末》于第二年元旦发表的新年献词。时间走到 2020 年年初,我们仍能感受到这种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
2019 年年末至 2020 年春节,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猛然来袭,我们迎来了这不平凡的新年。
这场病毒来势凶猛,短短的 2 个多月,已经有数万人感染。原本应该热闹度过的春节,也不复往昔的气氛。停工、停课,人们宅在家中,无聊、焦虑地挨过这段难熬的日子,哪怕本周陆续有企业开始复工营业,大街上、地铁里,却还是人流稀疏的样子。
来源:刘雨
感恩!一线的医护人员
2020 年 1 月 23 日 10 时,疫情形势严峻,武汉开始封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封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省市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万家团圆的除夕夜,第一架搭满载具有丰富经验医护人员的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至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各地,除了“白衣天使“,他们又多了一个称呼,“最美逆行者”。
来源:蒋小威
武汉封城的两天前,大家被一张照片刷屏— 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从广州急赴武汉,恰逢春运买不到机票,他便在高铁餐车一角安坐,貌似闭目休息,实则心潮难平。2003 年,非典爆发,他冲上前线,2020 年,武汉疫情,他载着万众的“希望”,再一次义无反顾,逆行而上。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苏越明
武汉封闭交通通道的最后一刻,同为医生的龚静和她的丈夫徐凯匆匆来到高速路口,将孩子交给从一百多公里外赶来的爷爷奶奶,放下心中的牵挂,他们火速返回医院,投入工作。
在飞赴武汉前,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许多女队员们毫不犹豫剪去长发。有网友评论说:剪去的是头发,长出来的,是勋章。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
医院里,方便面、自加热米饭这类速食堆满了值班室,一线医护人员吃住在此,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他们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睡成一片。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医护人员必须佩戴手套、鞋套、口罩,穿着又闷又热的防护服,时间一长,稍微行动往往浑身是汗。为了减少进出、节约防护用品,不喝水和憋尿已成常态,很多人用上了纸尿裤。长时间佩戴口罩,他们的鼻梁和耳朵常常勒得生疼,众多平日爱美的女医护的脸上甚至形成了连片的、短时间难以平复的压疮。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全副武装下,一对医生夫妻在隔离病房前偶遇,一眼认出后,短暂的紧紧相拥,再度匆匆分离,他们不能停下。
作为密切接触感染者,为了不传染给其他人,医生要进行自我隔离。腊月二十九,一位母亲隔门探望在家自我隔离的医生儿子,将炖好的汤、做好的菜放在门口,痛哭着对儿子反复叮嘱:“要多保重“。
一名护士连续工作多日,不幸被确诊感染,经过两周治疗痊愈后,她选择返岗,再次进入隔离病房与疫情斗争。这,也是许多痊愈医护人员的决然选择。
可是,有的医护人员却不幸倒在了抗疫的前线,他们的人生,戛然而止,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还在践行着当年的入学誓言:
感恩!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人们
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身处后方的人们也以不同形式,在这场“战疫”中,于各自的“战场”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与健康,让我们的基础日常生活井然有序。
保障城市卫生的环卫工人,穿梭于市井街头、寻常巷道,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对废弃口罩装袋、运输、处置,守护着城市的洁净。
来源:贵州综合广播
手握体温枪在小区入口一守就是 10 个小时、来来回回奔走在楼道、挨家挨户走访……大街小巷,每家每户,社区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和坚实的足迹,为社区居民们织就一层层厚实的防护网。
武汉的一位社工,一天要打 600 个电话,嗓子沙哑着不停排查小区人员信息;上海的一位社工,每天负责消毒 10 个楼组,在防护物品紧缺时只能赤手空拳,消毒液的腐蚀性,使她的双手肿胀开裂。
来源:新民晚报 萧君玮
还有那些我们不知道姓名、不知道来自何处、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身兼多职,运输、帮工、站岗。所有的倾情付出,所收获的,唯有感动。
滴水成河,齐心抗“疫”。山东 68 岁的环卫大爷在派出所扔下 12000 元捐款和“急转武汉”字条后转身离去。在之后的采访中他说:“人家能豁出生命,咱能不做点贡献吗?我只是为武汉人民献出一滴水的贡献。”
很多人给到的,是他们的全部。在河南,有个村子捐了十万斤大葱,而该村所在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因为联络不到刨葱机械,300 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一根根拔出,三天后将这批大葱交到志愿者手中,运往湖北。
国内的疫情牵动着海外华人华侨的赤子心,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奔波,遍寻物资。祖籍潮汕的华人作家发动全家总动员,”人肉排队“采购到 240 箱医疗物资免费捐赠送国内;肯尼亚华侨华人捐赠 5000 多箱医疗物资,搭乘飞机飞回国内,货舱不够用,客舱腾出座位让给这些特殊的“乘客”;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到布里斯班,到中国上海,再到西安,三天三夜,一群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外华人捐赠的物资,终于送达到医护人员手中。
来源:中国日报微博
感恩!政府的组织,企业的担当
面对疫情,国家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此表示:“中国应对疫情有力且有效,紧紧抓住疫情中心地区和病毒源头发力,既致力保护好本国人民,也全力阻止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这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信心和能力。”
1 月 29 日,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随即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防控措施硬核,网友喊话其他城市来抄作业;在农村基层,各地村长操着方言用大喇叭隔空喊话、花式广播,让人们警醒,少出门、不闲逛。
来源:浙江新闻
2 月 3 日,可容纳 1000 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建成并交付使用,上百家企业、4000 多名建设者、近千台大型机械的奋力拼搏和通力合作,成就了 10 天建成一座抗疫医院的“中国奇迹”。
全国一盘棋防控,国家卫健委宣布建立 16 个省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力量迅速汇聚。湖北的背后,有我们。
其实,在这之前,各地政府早就踊跃派出专家力量、医疗物资等支援湖北疫区。河南省运送 22600 件棉衣、16500 床棉被和 2300 张折叠床,供新建成的方舱医院使用;湖南省用 4 天时间建好了湖北蔬菜采购专区,每天为湖北直供 500 吨蔬菜;黑龙江从年三十开始,就把增强免疫力、抗菌的各类药品,持续运往湖北……
来源:央视网
这次疫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活下去,此时看起来如此艰难,有的餐饮企业损失营收数亿,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有的旅游服务企业收到了数百万张“取消”订单,境内外旅游近乎停摆。
但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许多企业仍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关爱与温暖。对外,他们提前复工生产、捐钱捐物,对内,他们关心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响应国家规定延迟办公时间,向员工发布个人防护须知,非常时期,给予员工信心与力量。
2月初,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就给微软中国全体员工发出一封邮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our employees and their families is our top priority.(我们员工以及他们家人的健康与安全是我们最高的优先级)",让员工感受到微软真正将他们的安康置于首要位置,时刻都不缺公司的关爱。
2 月 11 日,北京—微软宣布,发起包含现金捐款,及微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在内的第二批捐赠,累计捐赠总额超过 4578 万元人民币,全力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第二批捐赠包括来自微软公司、大中华区及美国总部员工的现金捐款与公司配捐共 478 万元,还包括总值超过 4000 万元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全力支援前线医院和医疗工作者,鼎力支持企业用户、学生、教育工作者及合作伙伴。此前,微软在 1 月 26 日,第一批捐赠了 100 万元人民币善款,用于防控疫情。这些,都展现了这家扎根中国二十多年的外企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感恩!屏幕前的网友们
和 2003 年的非典时期相比,科技让信息更加快速、透明。在这场战“疫”中,网友们全程在线关注、自发捐款,除配合各级政府做好自身防护外,还积极向亲友邻里讲解疫情状况,同时活跃在各大论坛上,建言献策,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放大弱者的呼救声,传播感人瞬间为大家加油鼓劲,成为全国“抗疫”一股重要的舆论力量。
这场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但人们始终相信,万众一心,无情“毒魔”终将被科学和爱心战胜。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那些逆行的身影、记住了那些不屈的生命、感受到了那些团结的斗志。大灾之后更有大爱,十四亿人的坚守,攒聚成无比悲壮而高亢的旋律,鼓舞着每一个人,在哀思逝去的生命、感怀爱的光芒的同时,我们更会积极、勇敢、坚实地迈向未来。加油,每一个中国人!
在这个特殊的情人节,你想对谁告白?
疫情结束后,你第一个想见的人是谁?
点击识别二维码,了解如何使用微软晓晓
疫情之下的创新中心
“假期”延长,如何转守为攻,实现自我救赎?
2最新活动重磅推荐丨微软为企业奉上复工不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