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邹治波】 朝鲜半岛局势与前景

    2017年是朝核问题和半岛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朝鲜频频进行核、导试验,并初步对美部分目标构成核威慑能力;美对朝发出动武明确信号,半岛战争风险上升,大国博弈加剧。就美对朝动武而言,需满足四个条件,即:确定明晰的战争“红线”,确定战争目标及可承受的战争代价,做好各种战争准备,进行大国协调。就朝鲜导弹核武器发展水平而言,目前朝鲜还不具备核打击美国大陆本土的实际能力。美朝关系进入一个“死结”,根源在于美朝在朝核问题上都存在政策与目标上的逻辑矛盾。历史和现实证明,要解决朝核问题,关键是美国要放弃冷战思维、转变观念,按照伊核模式以和谈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2017年是朝核问题发展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其特点是美国显露出对朝动武倾向,朝鲜核、导武器发展进程加速,并对美形成核威慑能力,美朝对抗程度和战争风险创历史最高。美朝对抗给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严重挑战,中俄加强协作、努力缓和局势,提出“双规”并行思路、“双暂停”倡议以及“分步走”和谈解决朝核问题的“路线图”,国际社会在表达坚决反对朝鲜核、导试验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和谈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今后,半岛局势是向和平方向发展还是向战争方向演进,关键是看美朝这两个主要当事方能否调整思维和行事方式,能否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听从国际社会诉求,对解决问题做出正确政治决断。

一、朝鲜半岛局势特点

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充满变数。回顾2017年朝鲜半岛局势,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美国对朝政策重大调整,动武倾向显现

美国对朝政策调整是2017朝鲜半岛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最大动因。特朗普上台后,放弃了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发出动武明确信号。从2017年初上台后,一直到93日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特朗普多次声称对朝“所有选项都在桌上”,强烈暗示对朝动武,并一度表示“谈判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答案”,甚至在联大上声称要“摧毁朝鲜”。国务卿蒂勒森、国防部长马蒂斯等高级官员也多次发出对朝动武措辞。虽然特朗普也表示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蒂勒森并提出若朝鲜弃核,美国将不追求改变朝鲜体制,不追求朝政权崩溃,不急于南北统一,不跨过38度线进攻朝鲜的“四不”主张。但美国设定的朝不可接受的前提条件难以开启和谈进程,美也没有采取与朝对话的任何实质性行动,相反美却采取一系列对朝动武准备的实际动作。

在政治上,特朗普对外不断释放对朝动武信号,多次与大国首脑进行电话沟通,强调动武必要性,并首次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专门就朝核问题进行协商;对内罕见地召集全部100位参议员到白宫听取朝核问题简报。特朗普上述举动为对朝动武做政治准备的用意明显。在军事上,2017年以来,美与韩、日多次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检验各种对朝军事打击计划,并将包括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战略力量悉数调向半岛,演习实战性意味强烈。4月初,特朗普下令发动对叙利亚空袭,对朝予以警示。4月底,美国中情局(CIA)局长秘密访问韩国,显示情报准备意图。自上台以来的一系列言行表明,特朗普政府在做足政治姿态的同时,也在为对朝动武做实际准备。

(二)朝鲜核、导武器发展进程加快,实战化水平大幅提升

迄今为止,朝鲜核武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进行的6次核试验基本实现了目标。200610月,朝鲜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完成原子弹原理突破,从而跨越核门槛、拥有核武器。20095月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这是一次武器化试验,“在爆炸威力和操控性技术方面获得新的提高”。在20132月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中,首次使用铀钚混合材料核,完成了核装置的小型化。20161月进行了一次所谓“氢弹”原理试验,核装置重量和尺寸可大幅缩小。20169月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实现了“核弹头的标准化和规格化”,是一次裂变核弹定型试验。20179月的第六次核试验,是一次氢弹武器化试验,朝宣称“试验证明核战斗部的起爆性能完好,朝鲜的核武器设计及制造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可按照打击目标和目的随意调整核弹当量”,这就意味着通过此次核试验,朝鲜能够将氢弹核装置装载到各种弹道导弹上,标志着朝鲜拥有了氢弹武器。

同时,朝鲜全面加快了弹道导弹武器的研发进程,2017年进展尤甚。自金正恩上台以来,朝鲜试射弹道导弹的频率呈上升趋势。20124次、20136次、201412次、201510次、201616次,2017年截至9月底,朝鲜已进行16次弹道导弹发射试射。特别是20177月进行的2次“火星-14”远程导弹试射,证明朝鲜已拥有能打击美国关岛、阿拉斯加等领土目标的能力,朝鲜日益接近美国所设定的“红线”。

(三)大国外交互动频繁,地缘战略博弈加剧

针对2017年以来朝鲜频繁进行的核、导试验,特别是远程弹道导弹试射和第六次核试验,中美首脑多次进行沟通,但特朗普采取了一种对华施压、让华担责的策略,多次使用威胁性语言逼中国就范。特朗普这些举动符合特朗普善于算计的精明商人个性,其目的:一是推卸责任,让中国负责,甚至要中国“管住”朝鲜,服务于“美国优先”政策目标;二是施压中国断绝与朝鲜包括能源的一切经贸往来,实现其通过全面对朝封锁,推使其内部政权崩溃或剧变,从而寻机解决朝核问题的目的;三是以朝核问题为筹码对华施压,意图在经贸等其他问题上向中国要价;四是以此分离中朝关系,服务于其地缘政治战略。

针对美国展示对朝动武的倾向,中俄两国及时协调立场并采取共同行动,对美战争企图进行有力遏制。2017中俄两国首脑多次会面,共同表达反对战争、通过和谈解决朝核问题的坚定立场。201774日,中俄就朝核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以中方关于朝鲜暂停核、导试验和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的“双暂停”建议,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以及俄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分步走倡议为基础,制定解决朝核问题的“路线图”。

针对朝鲜核、导高频度试验,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及时反应,发表主席声明予以谴责,连续通过对朝严厉制裁决议,制裁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17围绕朝核问题国际形势的一个新变化是,域外国家和组织开始纷纷介入该问题。201785日,东盟外长会议针对朝鲜半岛局势发表单独声明,表示朝鲜核、导试验严重影响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强烈敦促朝鲜遵守国际义务和联合国决议。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与中、美、日首脑通电话,就半岛局势进行沟通、协商,在表达对朝鲜发展核、导武器进行严厉制裁的同时,也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德国总理默克尔甚至提出以伊核模式解决朝核问题,首次表达德国参与朝核问题谈判之意。朝鲜核试验后,墨西哥、秘鲁、科威特和西班牙宣布驱逐朝鲜大使,表示对朝核、导试验的坚决反对。

“萨德”之争是朝核问题战略博弈的结果。朴槿惠政府做出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遭到中俄的一致强烈反对。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后,一度以“环评”为由暂停了“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但在728日朝鲜再次试射“火星-14”远程导弹后,文在寅连夜召开会议,做出部署剩余四辆“萨德”反导系统发射车的决定,并在93日朝鲜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后,韩国迅速完成“临时”部署。尽管中俄对此坚决反对,但在韩国内多数民意支持、美国压力和朝核导试验牵制下,“萨德”在韩部署的现实将很难改变。

二、朝核问题的现实及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美朝双方围绕朝核问题已走入高强度对抗状态,战争风险越来越大,未来形势如何发展,需对美国动武的条件及可能性、朝鲜核导武器发展进程及水平,以及美朝在此问题上的认知逻辑进行分析。

(一)美国对朝动武的条件及可能性

虽然美国展现出对朝动武倾向,但未来能否对朝动武将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

  1.      美国需确定战争“红线”

美国要对朝动武,首先要取决于美对战争“红线”的定义,以及在朝越过“红线”时的制约因素。

首先,什么是美国的“红线”。从多年来美政府表态和美战略界认知看,美国划定的对朝动武“红线”是,朝鲜发展拥有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即洲际导弹或潜射导弹。虽然“红线”定义清晰,但美仍存在认定朝鲜是否跨越“红线”的模糊地带,即朝鲜跨越“红线”的标志是什么?对此,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朝鲜洲际导弹或潜射导弹的研制成功,另一个是朝鲜开始部署这种导弹而形成实战能力。从美国态度看,美是将朝鲜洲际导弹或潜射导弹研制成功,作为朝对美本土构成核威胁标志的。但这又有一个疑问,即朝试射这两种导弹的成功概率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算作研制成功?不能说只要朝进行试射而不管什么结果,就认为朝拥有了这种能力、具有了这种威胁。从国际武器研制一般标准看,导弹试射成功率至少要达到80%,才能算作研制成功。而从朝鲜发展导弹武器的历史看,朝以其极低的导弹发射成功概率(据统计,至今朝鲜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率不到50%),就宣称拥有导弹武器打击能力(其实际作战能力大打折扣),而且往往会夸大其导弹试射成功率。因此,朝鲜所宣称的导弹核武器能力水分较大,其虚张声势用以威慑美韩对其进攻、增加自身安全感的成分较多,国际社会不能因此而夸大朝鲜导弹核武器威胁。

其次,当朝鲜触及“红线”时是否意味着美国会立即动武。朝鲜达到“红线”是否就意味着美国就会立即动武,这是美国对朝动武的一个严肃政治问题。这不仅涉及美国对自身安全威胁的评估认知,也涉及到国际法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条关于自卫权的规定,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的条件是,本国受到客观上的武力攻击,或受到迫在敏捷的武力攻击威胁。将来即使朝鲜拥有了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核武器,也不意味着朝鲜就会对美进行攻击或即可对美攻击。在没有受到攻击或面临迫在敏捷的攻击威胁情况下,美国对朝动武就会违反行使自卫权的国际法,也就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除非朝鲜主动发出战争威胁,或发起主动攻击,从而给美国动武以口实。但朝鲜发展拥有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安全,而绝不是相反。若朝鲜主动发起攻击或展现动用核武器的强烈姿态,那就意味着朝鲜的自取灭亡,朝鲜再狂,断不会在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上犯战略糊涂。美国应该接受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教训,不能再以“莫须有”的所谓证据,而发动一场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安全与稳定带来长期深重灾难的战争。

2.战争目标与代价

即使美国拥有绝对优势,也不可不对朝动武的目标和代价作审慎而清晰的评估,而这对美并非易事。尽管美韩备有多个对朝作战计划,[①]但美要确定战争目标和实施各种作战计划以实现目标,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对特殊政体、长期封闭、地形地貌复杂的朝鲜作战,美实现战争目标的难度就更大。同时,美还需要精确计算并承受战争代价问题。朝鲜导弹武器可覆盖美在韩日的军事基地和关岛、阿拉斯加等目标,在美拥有精确打击能力和“先发制人”打击情况下,朝对美难以形成实质性威胁。但对与朝近在咫尺的韩国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朝拥有能打击包括韩首都首尔在内广大地区的多种常规武器,一旦开战,韩国将遭受不可预估的损失和灾难。据韩方估计,韩将付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生命代价和巨大经济损失。[②]美韩对战争代价的预估和承受,也是制约美动武的客观条件。

3.战争准备

美国要对朝动武,必须要做好一系列战争准备,不仅要做好军事准备、情报准备、政治舆论准备,还须征得当事者韩国的同意。军事上,美国需调动至少两个航母战斗群参战,完成相应大量军力部署,也要做好核生化防护准备,并完成相应后勤支援准备;情报上,要求有准确的情报信息支持作战,而这一点是美与在中东发动战争相比的难点,美难以对朝崇山峻岭复杂地形地貌及其领导人行踪做到完全精准掌握,难以确保一次性解除其武装和成功实施“斩首”行动;政治上,美政府必须要得到国会授权及国内舆论支持;最后,美国征得悠关其国运的韩国的同意,也是一个必须条件。韩国总统文在寅公开表示,没有韩国的同意,任何人不得发动战争。

4.大国协调

这是美国对朝动武与在中东、巴尔干、北非等世界其他地区发动战争的最大不同。从地缘环境与历史关系上讲,中国和俄罗斯与朝鲜不仅历史渊源较深,而且地缘利益悠关。美国若想对朝动武,也须与中俄进行沟通。否则,如若美国不顾中俄的反对,一意孤行对朝发动战争,在利益交织、意图不明、战情复杂情势下,大国有被迫卷入这场战争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也难以实现其战争目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深刻教训,值得今天的美国汲取。

(二)朝鲜导弹核武器能力评估

朝鲜所具备的核导能力是美考虑对朝动武的第一位因素。对朝鲜导弹核武器能力的评估,着眼点是分析其是否拥有对美国本土的核威慑能力。

  1.      关于核武器水平

朝鲜已进行了6次核试验,由最初2006年的原子弹原理突破,到20179月刚刚进行所谓氢弹试验成功,目前朝已基本实现了武器化,即核装置质量达到了可装载到弹道导弹上的技术要求(1000公斤以下)。按朝鲜拥核目的和国力看,单从军事技术上讲,今后朝鲜进行核试验的需求会逐渐下降(今后若进行少量核试验可能是为氢弹定型和武器可靠性目的),反而基于政治需要和应对时局目的,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可能性会更大。

目前,朝鲜已建成完整的核循环体系,即从铀矿开采、燃料元件制造、铀浓缩到运行反应堆和后处理。从朝鲜公开的照片看,朝已拥有了制造先进离心机的新式旋压机,旋压机能生产离心机关键部件——圆筒,朝也拥有制造离心机关键材料——马蹄钢,因此,朝已拥有完全自主生产先进离心机的能力,亦即铀浓缩能力。朝鲜现已拥有至少10000台先进离心机,能年产10枚左右的核弹头能力。到2016年底,估计已拥有30-40枚核弹头,到2020年,可拥有60-80枚核弹头。

  2.      关于导弹武器水平

虽然朝鲜拥有了中、近程弹道导弹,但其不到50%的发射成功率证明,其中、近程弹道导弹技术并不可靠。现在朝鲜在全力发展洲际弹道导弹,但到目前为止其试验并不成功。在7月进行的两次“火星-14”远程导弹高弹道发射试验中,虽然证明其射程可达6500公里,但据日本实时监测结果,其再入体进入大气层一段距离后消失,并没有看到再入体落入海洋的结果,这显示再入体分解融化到大气层中,证明朝鲜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最关键技术——再入技术仍未获成功。

目前对朝鲜而言,最关键的是要研制出可携带核弹头重返大气层的载具,保证核弹头在穿透大气层时不被烧毁。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在再入大气层时,速度达到7公里/秒左右,由于受到气动力和气动加热作用,其表面温度将达67千度,其顶端端头温度则可达89千度。一般金属材料制成的弹头壳体会变软变形,甚至会熔化和气化。同时,弹头在再入大气层时,也会遇到横向过载、滚动共振、粒子云侵蚀等严重干扰,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弹头偏离轨道,甚至会在空中解体。因此,要发展洲际弹道导弹,必须研制出能经受住恶劣再入环境的特殊材料,如“高硅氧纤维/石英基”复合材料等。目前,朝鲜尚不具备这种技术能力,要实现目标还需一段较长时间。

(三)美朝在朝核问题上的逻辑矛盾

目前,朝核问题陷入一个困境或“死结”,这皆因美朝双方在政策立场及目标上存在的逻辑上的矛盾所致。当然,各自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1.      朝鲜的逻辑与矛盾

在朝鲜看来,自朝鲜战争后,朝鲜一直生活在美韩威胁阴影下,推翻朝鲜政权和武力统一半岛始终是美韩对朝战略政策目标。多年来,美韩一直备有各种入侵和打击朝鲜的军事计划,并以此定期和不定期举行各种军事演习。在国家和政权受到威胁、常规力量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朝鲜做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选择。朝鲜拥有核武器,对外能威慑美韩军事进攻、保卫国家安全,对内可展现力量与成就、维系政权正当性。目前,朝鲜已将发展核武器纳入其国家宪法,似乎其核武器发展不可逆转。

然而,看似“符合逻辑”的背后,存在现实矛盾和政策与目标的严重背离。从国际政治和现实看,首先,朝鲜发展核武器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挑战了国际法,威胁了地区和国际安全与稳定,理所当然地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试想,如若受到安全威胁,就要发展拥有核武器,那么,这个世界何有秩序可言,伊核问题也就不可能通过和谈解决;其次,朝鲜所受到的威胁,完全可在现有国际机制框架内处理,况且东亚特殊的地缘关系也不允许美韩主动对朝发动战争,特别是在中国仍与朝鲜保持《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情况下,朝鲜的安全完全可在现有东亚地缘格局中,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得以保障。而处于孤立和偏激中的朝鲜,陷入发展核武器的误区,产生政策与目标的对立:朝鲜导弹核武器越发展,其自身感觉越安全、越强大。朝鲜认为通过发展拥有能威胁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就能威慑住美国对其动武,就能保障其自身安全,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逻辑错误。而事实正相反,朝鲜对美国的核威胁越严峻、越现实,离战争的“红线”就越近,美国对朝动武以解决其核武装的压力和动力就越大,战争就越现实,朝鲜就越危险。那些以萨达姆、卡扎菲命运为例引证美国不敢对拥核国动武的说法,存在对国际政治和战略逻辑的认知错误。同时,朝鲜核武器越发展,国际制裁就越严厉,其自身越孤立,发展越困难。

毋庸讳言,中朝在朝鲜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也存在重大分歧,这其中存有深刻原因。201753日,朝中社发表署名文章,首次点名批评中国,表达对中国强烈不满,并警告“动摇中朝关系基础的鲁莽行动将导致严重后果”。实际上,朝鲜对中国反对其发展核武器始终不满,近来更是随着朝鲜核、导试验的增多,和中国对此坚决反对并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朝鲜对中国的不满情绪终于公开化。表面上看,中朝矛盾主要是对朝核问题的分歧,因朝核问题演化而加深。但实际上,中朝矛盾是各自看待与世界关系在思维、观念上的分道扬镳,是中朝各自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所致。自改革开放后,中国走上了同世界相融合、通过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之路。而朝鲜在思维、思想和观念上仍停留在冷战时代,仍以意识形态为主导来看待世界,仍奉行闭门锁国政策,仍生活在自我世界里。因此,中朝矛盾的根源不是对某个问题看法的分歧,而是在国家发展理念、道路和方向上的根本不同。

2.      美国的逻辑与矛盾

美国不仅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主因,更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负有主要责任。然而,美国在朝发展核武器问题上,存在两个逻辑上的矛盾。

第一,美国认为,对朝保持军事压力越大,越能遏制住朝核、导武器发展,威慑住朝动用核武器,而且能加速朝鲜政权的崩溃。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对朝政策产生了相反的结果,美国的军事威胁反而促使封闭而倔强的朝鲜加快核、导武器发展,其核试验和导弹试射频率越来越高,导弹核武器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对美威胁和美对韩保护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美国的孤立、制裁等高压手段,并没有带来美国希望看到的结果——朝鲜政权的崩溃。因此,美国的对朝强硬政策产生了与其战略目标相反的结果,由此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战略逻辑。

第二,美国以朝核威胁为动源,巩固和提升对东亚地缘格局和安全秩序的主导权。自二战以来,军事联盟体制一直是美国主导和控制国际和地区秩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共同的安全威胁是维系这一体制的基础。但冷战的结束对维系军事联盟体制的这一基础提出了挑战,美国不得不在寻找新的共同威胁方面费尽心机。这就是冷战后俄罗斯一心想加入西方阵营而遭到美断然拒绝,美不顾俄坚决反对持续推动北约东扩、在欧强化反导系统部署,致使俄与西方摩擦不断、对抗逐步升级的深层原因。同样,在朝核问题上,美思维逻辑如出一辙。朝鲜的常规力量当然不值一提,而朝鲜核武器足以对韩日构成巨大威胁,这是在新的东亚格局和形势下,拉紧韩日同美国军事联盟关系的纽带,也是控制东亚政治、安全格局和秩序的抓手。因此,适度保持朝鲜核问题的存在,对美维护在东亚的主导力和控制权是有利的,这就不难理解当出现朝鲜弃核转机时,美国总是以某种借口违反协议,从而导致协议无法执行、朝鲜弃核失败的结果。

从历史看,19941021日美朝达成的《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美朝核框架协议》),和2005919日“六方”达成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919共同声明》),都促成了朝鲜弃核目标并开始实施,但因美国随后即以某种借口违反承诺,终使协议履行失败(在履行《美朝核框架协议》中,美国对帮助朝鲜新建两座轻水反应堆用以替代石墨反应堆的承诺一拖再拖,使协议无法履行;在达成《919共同声明》的一个多月后,美国就以朝鲜洗钱和制造假美元为由中止执行协议)。美国这种以朝核为抓手实现其在东亚战略目标的逻辑,存在矛盾甚至一定危险性,即如何在保持朝鲜“威胁”存在与“不对美构成实际核威胁”之间平衡好,如若拿捏不好,就有可能“玩火烧身”。

三、朝核问题的出路

(一)世界解决核问题的经验

目前为止,世界不乏成功解决核问题的先例,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武力解决:伊拉克方式

为了实现中东政治野心,维护独裁统治,萨达姆一直都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核武器计划,试图通过掌握核武器实现自己称霸中东的战略目的。该计划旨在通过生产武器级核材料来研发核武器。1974年伊拉克开始与法国商谈引进钚生产堆,1976年签署引进法国Osirak反应堆协议,1979年开始建设反应堆。此反应堆以及它的同伴反应堆堆心储存的武器级铀足够制造一枚核弹,钚的年生产能力的上限可达到25公斤。在掌握精确情报后,以色列感受了巨大威胁,决定通过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摧毁该反应堆。198167号,以色列八架F-16战机飞抵Osirak反应堆,80秒的时间内投下13枚炸弹,将该反应堆圆形水泥屋顶炸出一个洞并对其内部进行了轰炸。1981年遭空袭后,伊拉克试图“自力更生”实施核计划,减少对国外的依赖,但进展缓慢。19911月海湾战争中,联军对伊拉克反应堆和化学处理厂等核设施进行大规模轰炸,终于彻底摧毁了其核武器发展计划。

2.  自愿解决:乌克兰、南非、利比亚方式

苏联解体后,乌继承了在其领土上的176枚洲际导弹(可携带1240枚核弹头),42战略轰炸机(携带336枚核弹头)以及数百件战术核武器。这样,乌克兰就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核大国。1994114日,俄、美、乌在莫斯科签署了销毁乌境内核武器的三方协议,乌克兰顺利实施协议而成为无核国家。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原因有三个,即美俄压力,美俄安全保障(俄罗斯和美国在布达佩斯谅解备忘录中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国家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

1979年,南非生产出第一批高浓缩铀(80%U-235),南非政府正式向武器装备采购局下达了核武器研制任务。1982年,南非制成了第一个核爆炸装置。1985年,南非政府决定制造7个枪型核爆炸装置,实际上制造出6个核装置。但19902月,南非德·克勒克总统签署了终止核计划的命令,开始拆除核爆炸装置,1991年中拆除完毕,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人员对其与核武器计划有关的设备进行检查。南非弃核原因是其安全处境大为改善:第一,198812月,南非、安哥拉、古巴三方在联合国签署《纽约和平协议》,根据协议,作为苏联代理人的古巴将军队分阶段撤出南非邻国安哥拉。这样,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消失了;第二,19902月,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非国大和其他南非政党实现合法化,非国大领袖纳尔逊·曼德拉被释放,南非与美英等国关系得以改善,来自西方的安全压力也消失了。

利比亚是在巨大国际压力下选择弃核的。利比亚的核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开始加速。但由于1998年洛克比空难带来的西方封锁、禁运和制裁,利比亚的核计划曾一度停顿。90年代中期,利比亚的核计划再度启动。美英情报机构认为,利比亚拥有11处核设施。20033月伊拉克战争前夕,看到美国将对萨达姆发动全面军事进攻,卡扎菲认识到“获得这些武器可能比没有武器面临更大危险”,于是决定放弃核武器,主动提出与英国政府进行秘密谈判。后经与美英多次秘密会谈,同年12月利比亚正式宣布自愿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查。至此,利比亚终止了核计划。随后,利比亚也正式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申请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3.  和谈解决:伊朗方式

伊核问题是通过和谈解决核问题的成功典范。2015714日,经过十多年艰苦、曲折谈判,“六国”终于与伊朗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同年72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2231号决议,确认了“伊核决议”。随着美国国会和伊朗议会对该协议的批准,“伊核协议”正式生效。至此,伊核问题终于通过和谈以和平方式解决。

(二)伊核问题解决的启示

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以伊核模式解决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的成功解决,给相似的朝核问题的解决以如下启示。

1.      美国做出政治决断——问题解决的关键

纵观围绕伊核问题的纷争历史,伊核问题的本质主要是美伊矛盾,美国和伊朗是问题的两个主要当事方。实际上,伊朗的核能力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帮助下建立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伊朗就从西方国家引进了反应堆、核电站等核设施。但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奉行敌视伊朗政策,伊朗的核计划才成为“问题”。在随后漫长的美伊斗争中,美国始终以限制和削弱伊朗核能力为目标,对伊施加强大政治外交和军事、经济压力。从2006年到2010年,美国推动联合国连续通过了6个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对伊制裁决议,范围涉及铀浓缩、重水反应堆和弹道导弹相关物资、技术和设备禁运,冻结与伊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相关的人员和实体资产。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对伊追加额外单方面更为严厉的制裁,范围涵盖金融、能源、航空、汽车等领域,对伊朗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打击。但伊朗并未屈服,仍在困难中继续发展核能力,其关键核技术——铀浓缩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奥巴马上台后,奉行战略收缩、回归多边主义、与对手寻求和解,以及利用“巧实力”提高美软实力的外交路线,提出“无核世界”倡议(20094月布拉格)、“与俄罗斯关系重启”(20093月日内瓦)、“与伊斯兰和解”(20096月开罗)三大外交政策。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开始尝试与伊朗对话,但在双方存在巨大分歧情况下,伊核问题谈判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奥巴马第二个任期的后期。作为首个非裔黑人总统,奥巴马极欲效仿历任美国总统那样留下政治遗产,在国内推动的经济政策、“医改法案”和移民改革计划因政党之争而遭失败后,转向在外交上寻求留下政治遗产,但做出的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的决策,因导致不良结果和严峻形势而遭受诟病,奥巴马不得不寻求它途追求外交遗产。除打破美古巴五十年的关系“坚冰”,实现古巴建交外,寻求伊核问题的突破,成为奥巴马获取政治外交遗产的重要选择。基于此,奥巴马做出了达成解决伊核问题协议的政治决断,这是伊核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

2.      美伊双方均做出妥协——问题解决的条件

在伊核问题上,美伊原有立场是不可调和的:美国与盟国特别是以色列等坚持伊朗不能拥有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技术——铀浓缩的权利,而伊朗则坚持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成员国,决不放弃这一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由于双方立场的不可调和,伊核问题始终没有获得突破。但在美国做出解决伊核问题的决策后,美国和伊朗都在核心问题上做出了妥协:美国不再坚持让伊朗放弃铀浓缩权利(这一点导致以色列极为不满),而将目标定在限制伊朗铀浓缩权利,控制伊朗获得核武器的“突破时间”,即按照限制的核能力,伊朗不可能在一年内生产出制造一枚核武器所需的核材料。所以协议规定了伊朗可保持的浓缩铀质量(300公斤)和浓度(3.67%),以及浓缩厂离心机数量(10年内总数不超过5060台)、浓缩厂(只限于纳坦兹浓缩厂一处),及不能从事乏燃料的后处理或后处理研发活动等内容;伊朗虽接受了对其严格的核能力限制条件,但保留了其始终坚持的铀浓缩权利。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取消了对伊制裁,美国等西方也取消了对伊严厉的单方面制裁,并逐步恢复与伊关系。由此看出,在当今国际现实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是双方妥协的产物,绝不可能是一方全赢而另一方全输的结果。

(三)朝核问题解决的可行方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朝鲜拥核和东亚特殊地缘环境条件下,美国以武力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将给周边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美国也将承担重大战略风险。通过和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是唯一出路,伊核问题的成功解决给朝核问题的解决以重要启示,美国为此应承担主要责任。同时,朝鲜也应改变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通过与有关方面合作的方式寻求安全的保障。当然,朝鲜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走与世界相融合的道路,也是朝鲜走出困境的正确途径。

1.      多边和谈解决

以伊朗和谈模式解决朝核问题,即使并非是每一当事方的最大期望,但是各方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各方都应努力推动朝核问题向这一目标前进。

和谈途径成功的关键是美国要做出政治决断。以威胁压力遏制朝核发展和以朝核问题实现对东亚控制,历史证明这既不可行,又具有危险性,特别是在朝鲜已经拥核且核实战能力日益现实情况下,危险性就更高。现在是美国改变思维、做出政治决断的时候了,应汲取1994年和2005年达成促使朝鲜弃核协议而又不认真对待的历史教训。同时,美朝两个主要当事方应具有妥协精神,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看待和处理对方的关切,不能以自己的强势或偏执来追求自私的目标,这是通过和谈解决核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作为朝核问题攸关方,中国提出了弃核与“停和转换机制”并行处理的“双规”思路,实际上这是一个能顾及和处理各当事方核心关切的公正、公平的方案。在美朝目前严重对立并存在严重不信任情况下,中国提出了“双暂停”措施,即美韩暂停大规模军事演习,朝鲜暂停核导试验,这是开启和谈进程解决朝核问题的第一步。这也是检验主要当事方对和谈方案是否抱有真诚愿望的“试金石”。

2.      自愿弃核

实际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另一个可行方案是朝鲜自愿弃核,这种解决方案的前提是朝鲜做出改变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即走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与世界相融合和自身发展与安全的道路。如若朝鲜实行这种政策方针,在现有国际格局和地缘环境下,美韩对朝威胁就难以为继,朝鲜的安全关切也就能得以保障,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动因也就会消失,朝鲜弃核就会成为可能,这就是南非和包括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选择自愿弃核所走过的道路。尽管这个方案实现难度较大,但不能放弃对这一可行的和平方案的推动。

实际上,作为朝核问题的攸关方和东亚地区安全的负责任方,中国一直在推动朝鲜与世界的融合,希望朝鲜如同中国一样,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实现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友好相处,实现自身的发展强大。中国曾多次邀请朝鲜领导人来华访问,参观中国的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发展成果,展示改革开放成就,希望朝鲜能走中国之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发展与安全目标。同时,有关各方也要为朝鲜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仅在政治上要缓和对朝关系,也要在经济和能源等方面对朝提供帮助。历史证明,在朝鲜与各方关系处于较好时期,朝鲜就会在发展核、导武器方面收敛得多,对外所呈现的威胁态势就弱得多。有关国家对朝政策及其结果值得反思,动辄以武力推翻、和平演变等手段对待像朝鲜这样的国家,成为世界和地区动荡的一个根源。

结 语

朝核问题产生已近十五年,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曲折复杂,但基本事实和趋势是:

第一,美国掌握着朝核问题解决的钥匙,若美国不做出解决朝核问题的政治决断,即使因一时政治需要达成朝鲜弃核协议,美国也会借故中止协议而使朝弃核失败。解决朝核问题,需要美国放弃“以朝鲜威胁存在而掌控东亚政治安全秩序”的冷战思维。

第二,美朝双方以对抗、威胁方式相对,其结果是双方所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战争风险越来越高,行动与目标严重背离。一方面,自1993年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开始发展核武器,2006年进行首次核试验成功跨越核门槛,至2017年朝鲜连续进行远程导弹试射并完成氢弹武器化试验,朝对美核威胁逐步上升、日益现实。另一方面,针对朝核威胁,美对朝武力打击的意愿也逐步上升并在做实际准备,对朝威胁也大幅上升。

第三,东亚的地缘政治特点绝不允许美国动武,和谈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出路。显然,对朝动武不仅有因朝鲜已拥核而可能导致巨大灾难之虞,而且东亚地区大国并存的地缘格局,也有导致大国冲突和战争的可能,美国绝不可能独家掌控局势,或赢得战争胜利而全身而退。历史证明,通过和谈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不仅可行,而且也是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一致诉求。


[]刘嘉平:《透视美韩对朝作战计划》,《环球军事》2017年第5期。

[]参见韩国《朝鲜日报》2007年1月4日报道。

  

参考文献

陈凯主编:《2016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环球网:http://www.huanqiu.com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本文选自《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张宇燕主编,李东燕、邹治波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

 延伸阅读:

【邹治波】   中美俄三角关系演变的内在机理与现实

【张宇燕】   2017:未来历史学家可能浓墨重彩书写的年份

【姚枝仲】 2017-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请微信搜索“iwepcass”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发文章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