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码与色彩间游走,编织属于你的故事——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数字媒体系报读指南
为了充分体现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优势和专业群人才培养特色,2023年在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发展定位和“12257”专业建设思路的总体框架下,学校将2005年建校初期设立并持续发展与积累近二十年、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且具有较高区域影响力的艺术设计系和数字媒体系,以媒体技术、媒体艺术、文化服务作为支撑,合并成立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紧跟产业前沿,着力构建设计艺术与媒体艺术特色专业群,目前艺术设计系开设广告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系开设有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和融媒体技术与运营11个热门专业,现有在校生2200人。
PART 1
数字媒体系简介
基于学校“12257”与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设定“12246”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学校原电影电视系基础上,融合近20年建设发展成果,组建成立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数字媒体系。数字媒体系以“以市场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全媒体整合传播”为手段,结合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重点打造电影电视专业群与新闻专业群,着力建设“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媒体系根据专业群的建设思路,开设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融媒体技术与运营六个专业,共计在校学生1500余人。构建了以采、编、播、影视制作、融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媒体专业群,坚持“课堂即片场”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PART 2
师资力量
数字媒体系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0人。兼职教师8人。所有师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人数41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还成立了由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为成员的专业指导小组全面指导人才培养工作。
PART 3
实训设施
系部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系部拥有光影工作室、小片场工作室、多功能演播厅、广播电台实训室、绿屏实训室、融媒体工作实训室、苹果一体化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有效地保证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摄影人像工作室
小片场工作室
苹果机房
新闻采编实训室
影视后期制作工作室
摄影摄像设备室
PART 4
教学成果
近年来,系部教师在公开期刊发表核心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教育部十三部规划教材3部、指导学生微电影作品《篾匠》《在尔玛底村的日子》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类微电影乙组(专业组)一等奖,指导学生《沧池印千秋》等多部微纪录片作品荣获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影视作品大赛一等奖。短视频作品《小小护旗手》被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PART5
影视编导专业介绍
希望教育集团特色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15年,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5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05名;有一批学历职称合理,具有行业一线从业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硕士3名,双师型教师6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各类型影视作品创作创新能力,掌握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视听节目编导等知识,具备剧本创作、导演编创工作、影视项目策划、视听节目制作、影视制片管理以及新媒体视听节目策划制作、新媒体运营等能力,能在影视制作行业的“采、编、播、摄、录、演、导、服、化”全产业链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
核心课程:影视导演艺术、影视剧本创作、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视听节目创意与制作、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创作、全媒体运营。
专业特色:依托电影电视专业群建设,对接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新文科建设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岗位要求为依据,“课堂即片场”的特色模式,构建了影视产业链生产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工作过程标准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影视行业全产业链岗位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影视行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发展战略,重点针对传媒影视行业策划、编剧、编导、导演岗位,就业率97%,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就业面向: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西南,从事影视导演、影视编剧、节目和短视频编导、企事业单位及传媒机构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新媒体运营等岗位。
PART 6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05年,1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5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50名;现有专职教师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名,硕士2名,双师型4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影视制作与商业摄影工作流程,面向新闻出版行业、广播影视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等行业的电影、电视摄影师、摄影记者、商业摄影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摄影师、摄像师、摄影记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图形图像处理、色差基础、特效拍摄、短片拍摄、商业广告摄影、人像摄影、数码照片处理、视频剪辑、影视特效合成、影视照明、视听语言等课程。
就业面向:立足于成都、面向于四川、辐射于西南的数字媒体市场,从事广告和商业摄影、媒体摄影、新闻摄影、旅游摄影、婚礼摄影、电视台摄像、及影视制作等岗位。
专业特色:依托电影电视专业群建设构建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校企合作、课证融通,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摄影摄像行业商业广告摄影、媒体摄影、新闻摄影、电视台摄像等岗位,就业率94%,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PART7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电影电视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05年,18年发展建设历史,现有8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169名;现有专职教师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名,硕士4名,双师型3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影视制作与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工作流程,面向广播影视、数字视频合成、剪辑、文化艺术业等行业,能够从事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动画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视频剪辑制作 、三维软件(3D MAX)、影视广告制作(综合实训)、视频包装基础(AE)、平面设计(AI)、栏目包装、短视频创作、数码照片处理、摄影摄像、影视动画制作、网站美工(web)、交互式设计(UI)、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H5网页设计(app)。
就业面向:立足于成都、面向于四川、辐射于西南的影视多媒体技术行业,从事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数字视频合成师、剪辑师等职业,能够胜任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动画制作等岗位(群)。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设计与媒体学院艺术学院数字媒介艺术+全媒体整合营销的大专业群构建逻辑下的电影电视专业群,构建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即“2366”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针对音视频创意策划、制作、剪辑、影视合成、栏目包装岗位,就业率93%,毕业生就业面广,行业竞争力强。
PART 8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学校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开设于2010年,现有9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255名;现有专兼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硕士4人,双师型5人。
培养目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闻和出版业的记者、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摄像、新闻制作、新闻宣传、新闻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短视频创作》《全媒体运营》《网络舆情分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训》《纪录片创作》《视听节目创意与制作》《数据新闻》《新闻摄影》等。
就业面向:主要立足成都市,面向四川省各市(州)、区(县)融媒体中心、各级新闻出版机构、网络媒体、传媒公司,从事新闻采编、全媒体运营、网络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新闻专业群建设,坚持校媒协同育人、融媒矩阵实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培养政治坚定、务实创新的融媒传播立体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媒体融合发展发展战略,重点针对传媒行业记者、网络编辑、全媒体运营师等岗位,就业率97%,毕业生能扎根基层,服务地方融媒行业,专业对口率高、岗位适应力强。
PART 9
播音与主持专业介绍
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新闻专业群核心专业。
基本情况:开设于2014年,现有8个教学班,专业在校学生240名;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2名,双师型3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 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 作、文化艺术等行业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播音 与配音、采访报道、节目与活动主持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电视节目主持、影视配音、广播节目主持与创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活动主持、电商直播。
就业面向:主要立足成都,面向四川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市场,辐射西南,从事播音员、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商业活动主持人、记者、配音员、网络主播、艺术教育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新闻专业群坚持把“出作品,出精品”作为教学的总目标,以“竞赛制”和“仿真实训”为平台,开展综合型专业实践活动,以目标作品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致力培养具备影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媒介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口语传播人才。本专业教学匹配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战略。重点针对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教育行业,播音、配音、采访报道、活动主持、新媒体主持、艺术教育岗位,就业率92%,教学内容覆盖全面,社会竞争力强。
PART 10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介绍
学校重点发展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等知识,具备融媒体内容策划采编、管理与运营、信息审核等能力,具有敏锐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融媒体采编、融媒体运营、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媒体技术应用、H5移动网页设计与制作、短视频创作、新媒体营销与运营、新媒体数据分析、网络舆情分析、直播技术、互联网信息审核、全媒体广告策划。
就业面向:面向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文化传播公司的品牌部、策划部、市场部、公关部,从事融媒体技术、融媒体运营、品牌策划、自媒体运营等工作;
专业特色:依托融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培养具有融媒体技术、融媒体产品营销、媒介资源整合运用、融媒体运营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融媒体产品制作、平台运营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教学匹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媒体赋能于各行业发展。可考取“全媒体运营师”职业资格证书。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重点针对融媒体行业策划、运营岗位。
PART 11
专家团队
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院长 翁礼明
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文学博士学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内江市首届“拔尖人才”、内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中西文学比较”精品课程负责人、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学特色专业负责人、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理事、内江市东兴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05年获四川大学优秀博士生“一等奖”;2008年获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内江市人民政府社 科 成 果 “ 一 等 奖 ” ;2009年 获 四 川 省 社 科 成 果 “ 优 秀奖”;2010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7年获四川省教育厅学术论文“二等奖。”
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常务院长 舒望
副教授,高级平面设计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18年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经验。主持、参与包括《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特色建设研究》在内的国内各级科研课题18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包括《民间美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运用》在内的学术论文22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拥有包括《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艺术设计教学设备》在内的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要编写包括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景观设计初步》在内的多部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主持艺术设计社会项目70余项,设计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级设计展。
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薛凌
四川省广播影视高等教学学会理事、成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崇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 、成都光影森林文化传媒公司特约艺术总监、成都锦凌蔚创影视传媒公司摄影总监。曾在多家影视公司、中央电视台工作经验;从事摄影教育教学工作13年,具有丰富的融媒体和影视行业摄影工作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先后在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刍议平面摄影中模糊影像视觉艺术的运用》《超现实主义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视觉语言表达》《影视摄影的视觉画面表达》《影视艺术中对于皮影戏的应用》等学术论文,主研省级课题4项;近三年,指导微电影作品《篾匠》《在尔玛底村的日子》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类微电影乙组(专业组)一等奖;指导纪录片《川剧守艺人》获得新非遗新故事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大学生非遗数字文创设计大赛二等奖,其多部作品在各类活动上展演。
数字媒体系系主任 赵春红
副教授,研究生。从事高职艺术类相关教育14年,担任高职艺术类相关专业负责人10年;先后10次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艺术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特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6个;主持、参于国内各级科研课题8项,精品课程建设2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编写教材7部教材,其中独著1部,副主编6部;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多次在企业开展影视后期培训,参与精准扶贫,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奉献,多次被企业聘请为“媒体运营与管理顾问”。
副教授 欧小凤
主持参研课题有:“产教融合视域下四川农村优秀民风民俗的开发与利用”、“高职开放课程网络平台交互设计技术研究”、“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重塑、“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儿童科普读物应用研究”、“县域融媒体发展趋势下民办高职院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编多部教材;崇州市优秀青年教师、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华美育情全国高校美誉成果展演大赛等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副教授 王善忠
副教授、资深媒体人、高级职称“主任舞台技师”1992.7—2017.2月任成都电视台导演、舞台美术设计师。成都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其摄影作品均进入2016年度CMPA手机摄影大展。作品《微笑》荣获摄影世界“微影赛”优秀作品奖及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推荐展出。201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总撰稿、副导演;2018年8,担任四川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2000年《青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式文艺晚会舞美总设计、副导演;1996年《文华飘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6届文华颁奖电视晚会舞美总设计。2019年,十月前往泰国执导中泰华人华侨大型演唱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等近百余台大型晚会导演。
美编丨廖欣美雪
以艺术之美,育时代之师——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报读指南
转发!收藏!
踏上理想舞台,演绎崭新人生——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表演艺术系报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