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区,从改变“习以为常”开始——采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继寿主任(节选)
Heathy Residential District Starts from the Change of “Accustomed to Be”: An Interview with Dr. ZHONG Jishou, the Director of 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 Settlements
健康住区,从改变“习以为常”开始
——采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仲继寿主任(节选)
采访/《住区》 Design Community
仲继寿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中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学技术部“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住区》:健康对住宅来说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您觉得我们现在的住宅建设中最大的不健康在哪些方面?
仲继寿: 我觉得应该是人们习惯了不健康,对许多影响健康的现象或者问题习以为常。
我举个例子,比如卫生间的地漏返臭气问题,我们去调研的时候,老百姓觉得地漏返臭气是正常的普遍现象,并习惯于经验处理办法,就是向地漏倒水补充水封,或者用装满水的塑料袋塞上,或者干脆把它堵上不用,要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健康问题,因为从排水系统尤其是卫生间排水系统排出来的臭气中,含有大多属于“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气态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无论是对儿童、老人还是对我们成年人影响都很大。人们反而对此习以为常了。像屋顶漏水,是一个建筑通病,虽然屋顶漏水不一定直接影响大家的健康,但它会间接地产生影响,比如说会产生霉变,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我再举个例子,人们对于日照很关注,因为这方面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但却常常把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忽略了,尤其现在房价不断上涨,房子户型越做越小、一梯多户的时候,自然通风基本很难保证,开在凹槽中的窗户天然采光很差,更不要说视野了。是的,日照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在关注日照的时候忽略了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对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人体节律也称生物钟与天然采光条件密切相关。
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住宅产品是不应该存在上述问题的。所以,对住宅中不健康因素的习以为常是最大的社会问题。因为不只是居住者习以为常,我们的设计师也习以为常了。我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因为我们明明可以去修改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系统模拟的方法发现现有系统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住区》:看来相关政策、 法规、 规范的完善对健康住宅尤为重要。
仲继寿: 一方面,现有国家或行业层面的工程技术规范,修订的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由于居住环境健康的研究还不多,我们还没有大量的数据来定量分析和佐证住宅问题影响了多少人的健康。人们生病了去医院,医生们一般就病症下药,不会也无法判断是否是因为家里卫生间的地漏返臭气引起的疾病。因为没有建筑环境与疾病或健康损害的关系溯源,缺乏定量的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尤其是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方面卫生医疗系统里没有建筑环境致病这个领域或学科,另一方面建筑领域的调研数据又很难与卫生医疗系统的疾病数据对位,这是一个系统问题,而这个系统问题也被社会习以为常。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得白血病比过去多,这可能和家装中使用超标油漆、汽车尾气有关系,所以我希望把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问题,与致病源统计、住宅健康相关联,然后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去把关联的因素找到,从健康影响因素或者说致病源头上解决问题。从卫生医疗部门的角度来看,必须将疾病预防与健康环境营造结合起来,就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那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中国传统的“治未病”观念,并在制定住宅建设政策和修订住宅相关规范时加以贯彻。
这是一个方向,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和健康建筑建设是现阶段营造健康环境的有效载体。从城市规划、建设到项目运营等各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居民健康生活和工作,将成为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这也是健康住宅的实质。
但是在中国做健康住宅也好,健康建筑也罢,很容易变成少数房地产企业的一个噱头,这是违背我们研究者初衷的,我们的初衷是未病预防,让人们在居住的环境里不会受到健康损害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健康损害,医院的医疗资源就可以倾向于其他健康损害的治疗,医院可能会越来越小,其主业也可能会逐渐转向健康教育、健康营养、康复治疗、老年人护理等方面,而不是花费这么大的医疗资源和资金投入在年轻人和孩子身上。当然,与健康损害相关的环境还包括与人们生活与工作相关的其他近人空间,如道路的无障碍性能、工作环境等。
刚才我说的都是物质层面的习以为常,我们再说说心理层面的习以为常。过去的小区以业缘关系或血缘关系为基础,大家聚居在一块。现在血缘关系、业缘关系都不足以让人们住在一起。现在小区里的人与人之间是生疏的,有的小区缺乏公共空间设计,无法促进人们的相互交往,使得居住者越来越没有归属感,这是中国住区发展的巨大隐患。政府提倡的“开放街区”,不仅仅是要解决交通的微循环问题,也要解决邻里交往问题。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概念,在解决商业等生活配套的同时,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交往问题,因此“邻里中心”既要有一个合理的半径,如15分钟的步行距离,也要有为邻里交往服务的设施,如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之家、书店、咖啡屋等。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工作中会有各种压抑产生不良情绪,需要释放,也需要有合适的场所,比如住区内外的花店、咖啡店、小酒吧等;也可以到住区里的交往场所,有可能是住区门口、中心花园、入户大堂,甚至楼梯间,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的交往场所。人们首先能够停留下来,创造机会与陌生人搭讪,也许发现原来大家是邻居,可能孩子在一个学校、家里的老人岁数相近或个人爱好相投等等,找到了共同话题,就有可能在交往的过程中去释放自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我们的一个习以为常是把家当成睡觉的场所,而它不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还是一个心灵归属的地方。
关于健康住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安全,国家标准对于建筑本体的安全规范得很细致,比如台阶的高度、坡道的坡度、过道的宽度、栏杆的高度和间距等等。但是一个社区的安全感不仅涉及物理层面,还有心理层面的安全感,比如住区的视线死角一多,人就感觉不安全;比如实体的围墙比镂空的围墙给人产生的安全感更差,因为不知道围墙的那一边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现在到处都能看到摄像头,它确实对我们的防盗等环境安全起到了作用,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极度的不安全感。另外,道路、院落、楼梯间的安全照度不足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东西也似乎变成了习以为常,暗了就暗了,围墙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了。我最近看到过一个小区的围墙盖到三、四米高,从开发商的角度似乎强调了物理环境上的安全,却忽略了人们心理层面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个应对应急事件的住区管理模式或者沟通方式,也就是没有一个基层的和被信任的沟通渠道,去告诉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风险,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确保安全。社区层面需要有沟通交流或者应急处理预案去应对类似传染性病毒等突发事件。
但是我们平常对住区的要求并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物业服务就是管好了我们的房子别漏水,管好了我们的住区没有发生盗窃事件,维护好绿化就知足了。但是在住区层面人们需要的是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住区需要邻里的氛围,通过交往去降低自己因为各种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引起的压抑,同时需要各种应急沟通渠道去了解周边正在发生的风险,以及我们应对这些风险所需要采取的适当措施。
《住区》:已经挂牌的健康住宅项目中有没有后评估环节呢?
仲继寿: 有。如果要挂健康住宅示范工程就要有后评估。但是目前能够满足后评估要求的项目只占了1/4。正在与CQC联合推行的健康建筑认证项目也是包括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从2001年起到目前只批准了近60家试点工程,反过来也说明健康住宅并没有成为开发商的核心开发理念,这个也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少、没有形成健康维护与促进的社会氛围有关系。上网查一下健康住宅的文章没有几篇,高校也很少,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它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
我觉得健康住宅、健康建筑未来会是一个大产业,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PM2.5造就了多大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人们对水的担忧促成了净水技术设备的提升。尽管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依然存在着影响,我们作为科研机构试图把健康住区的要求转成一个国家的、行业的要求,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中国住宅的发展一定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绿色的方向,就是让身边的环境更加环保,大自然健康了,就不会有雾霾的出现;第二个是健康的方向,就是居住的环境更加健康。我觉得绿色是发展的根本,健康是最终的目标,包括环境的健康、地球的健康,但是今天首先要从关注人的健康开始。
◆ ◆ ◆ ◆
中国健康住区发展大事记
A Chronicle of Heathy Residential District Development in China
◆ ◆ ◆ ◆
1999年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联合建筑学、生理学、卫生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专家就居住与健康问题开展研究。
2001年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1年版)。
2002年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2年版)。
新增 5 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03年
承担住建部课题“城乡社区建筑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与环境和公共场所防控‘非典’类流利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措施及对策研究”。新增 6 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04年
召开第一届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应用技术》(2004年试行版)。
新增9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2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05年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5)出版健康住宅普及读物《居住与健康》。
召开第二届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珠海)。
新增 7 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 3 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06年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居住建设健康影响规律及评估研究”。
新增 2 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 4 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07年
召开第三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大连)。
新增6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居住建设健康影响规律及评估研究”获得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增 5 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 2 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09年
发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9:2009)。
召开第四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北京)。
新增5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2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10年
出版《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解析》。
召开中国房地产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
参加第四届可持续健康建筑国际论坛(韩国)。
新增5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11年
新增3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12年
新编《住宅健康性能评估标准》新增3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13年
召开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北京)。
发布《住宅健康性能评价体系》(2013 年版)。
新增2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新增1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
2014年
召开第七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北京)。
新增1个健康住宅试点项目。
2016年
召开第八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北京)。
发布《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此访谈与大事记刊登于《住区》杂志
总第76期《健康住区》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