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应知应会知识(一)





 01 

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开拓者,担负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有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利于学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统筹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目标要求。



02 创建文明校园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相融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思政工作相融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扎根陇原大地 讲好甘肃故事”的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相融合,努力创建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工作秩序井然的高品位文明校园,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为学校内涵提升、转型发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活力。


03

 创建文明校园的基本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坚持贴近师生,使每一名师生都成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坚持注重实效,引导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普遍开展,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广泛参与,把创建活动延伸到班级、宿舍和每个师生员工,夯实校园文明根基。


04 创建文明校园的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进一步提高师生道德修养、文明素质和法治观念,使讲文明、践礼仪、守道德在学校蔚然成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使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进一步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05 创建文明校园的工作要求

要形成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针对师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


06 创建文明校园的主要内容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德建设,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整洁优美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结合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使文明校园创建成为推动和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有力抓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07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分值结构

总分为110分,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10分,负面清单在评选文明校园时为一票否决条件。


08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试主要方式

测评主要采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其中,材料审核包括审看文字材料、媒体报道、影像资料。网络信息等,实地考察包括查看实地情况、随堂听课、座谈了解、听取汇报、现场模拟等,问卷调查包括面向师生员工的问卷调查、随机个别访谈等。



09 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基本构成

测评细则包括:“基本指标"“特色指标”“负面清单”三部分,设置6项一级测评指标、37项二级测评指标,190项测评标准。


10 全国文明校园测评周期

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参选高校首先要入围全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再经过三年努力,最终角逐全国文明校园荣誉。


11高校文明校园的标准

“六个好”: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


12 思想道德建设好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开展文明院系、文明处(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创建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力,道德建设广泛有效。


测评指标


包括统筹规划与组织实施、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实践育人、文明集体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网络文明教育11项内容。


13 领导班子建设好

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领导班子勤政廉洁。


测评指标


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6项内容。


14 师德师风建设好

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加强师德养成。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强化师德监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良好,学校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测评指标


包括工作机制、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激励惩处、师德师风表现6项内容。


15 校园文化建设好

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归纳,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宣传引导,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完善学校的文体、科学教育设施和场馆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竞赛、体育健身活动,打造一批活动品牌,校园文化生活健康丰富。


测评指标


包括工作保障、文化设施、文体活动、文化品牌4项内容。 


16 校园环境建设好

巩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抓好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和“两微一端”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的日常管理。深化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素养教育,建好管好用好网络平台,引导师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意识和习惯。


测评指标



包括重视活动阵地建设、活动场所管理、宣传阵地管理、网络阵地建设管理、发挥阵地育人功能5项内容。 


17 阵地建设管理好

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实现校园建筑、道路、景观等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学校平安创建机制。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做好卫生、后勤服务和绿化、美化工作,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和谐有序。


测评指标



包括环境规划、环境平安、环境卫生、环境和谐4项内容。




18 我校文明校园创建情况

    2018年



兰州文理学院被评为甘肃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


   2020年



兰州文理学院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甘肃省创建院校。


   2021年



2021年学校入选甘肃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六所先进学校,启动第三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2022年



学校将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


   2023年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测评验收。


END
往期推荐
文理之美 | 在兰文理,邂逅2023年的第一场雪


快来看,属于兰文理学子最好的“医美”!



编辑 | 孔婷 李娜

责任编辑 | 王伟真

审核 | 陈兵建 叶萌



↑关注我,了解更多雁苑故事↑

喜欢这篇推送记得给小编点赞喔

官方微信:

luasnews

官方微博:

@兰州文理学院

投稿邮箱:

2922039557@qq.com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